(五)寰樞椎骨折、脫位
1.寰椎開裂骨折 較少見,為重物墜落擊于直立患者頭部,或患者由高處墜落,頭頂垂直沖擊地面所致。沖擊力通過顱骨傳導,過枕骨髁作用于寰椎兩上關節(jié)突,而反作用力則由樞椎作用于寰椎兩個下關節(jié)突,使寰椎側塊被擠壓于枕骨與樞椎之間,由于寰椎的上關節(jié)突朝向外上方,下關節(jié)突朝向外下方,上下兩力的作用使寰椎最薄弱部分,即前弓和后弓發(fā)生裂開骨折(圖72-8、9)。
圖72-8 寰椎受力示意-冠狀位
圖72-9 寰椎受力示意-水平位
病人常感頭部劇烈疼痛及頸部疼痛,常自已用雙手托住頭避免頭頸活動,當頸2神經(枕大神經)受損時,患側枕部可有放射痛。檢查可見頸上部壓痛,頸肌痙攣及活動,特別旋轉活動受限。少數伴有脊髓損傷者,常顯示不同程度的運動和感覺喪失。攝下頜顱頂位象(Hertz攝影法)或CT檢查可清楚顯示骨折。
骨折無移位且不伴有脊髓損傷者,可臥床數日,疼痛減輕后,上Minerva石膏,固定3個月。骨折有較明顯移位和合并有脊髓損傷時,需采用顱骨牽引數周后,換石膏固定如上法。
2.樞椎骨折齒狀突的完整對頭部穩(wěn)定甚為重要,如有骨折、半脫位或脫位,將使椎管狹窄,損傷脊髓。齒狀突骨折占頸椎骨折的13%,尤以齒狀突基底骨折最多見。多由跳水或高空墜落時頭部著地,外力作用于頭部,使齒狀突骨折移位。齒狀突骨折又可分為成人型和兒童型兩種。①7歲以內的兒童齒狀突骨折,絕大多數為屈曲型損傷,前脫位多見,其骨折線多在骨骺線上,甚至低至椎體內,骨折愈合無問題,且雖復位較差,亦可在生長過程中自行塑形矯正,極少出現(xiàn)再移位及晚期脊髓受壓情況。②成人型齒狀突骨折則相反,骨折平面較高,由于血運不良,不愈合率高或形成纖維愈合,為不穩(wěn)定狀態(tài),很容易再移位引起癥狀。治療時應充分考慮上述不同特點。
單純齒狀突骨折、不合并有神經系統(tǒng)損傷時,臨床表現(xiàn)輕微,仍能步行入診室,僅感頸部疼、旋轉時加重。一部分病人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損傷,有肢體無力或感覺減退,上肢麻痛等等。新鮮的齒狀突骨折,可用Minerva石膏固定治療。骨折有移位者,先行牽引6周,復位后再行固定。
齒狀突骨折合并前(后)寰椎脫位者,合并前脫位多見,約為后脫位的兩倍。齒狀突骨折合并有寰椎脫位時,可引起脊髓不同程度損傷,而且后脫位較前脫位的機會更大,因為齒狀突骨折合并前脫位時,齒狀突仍依附于寰椎前弓之后一起前移,加之寰、樞椎交界水平的成人脊髓的直徑僅約10mm,而寰椎橫徑約為20~25mm,故脊髓仍然有較大的活動余地而免于受壓。臨床體征有頸部強直,局部壓痛及脊髓神經損傷或受壓癥狀。X線檢查可見齒狀突骨折線及寰椎移位。
治療要求有三:①保護脊髓免受再損傷;②復位完善,否則日后有疼痛及復發(fā)現(xiàn)象;③固定要可靠有效,否則愈合不良,引起復發(fā)。我們常常先用顱骨牽引或領帶牽引。對前脫位者,開始即用6.8kg(15Ib)牽引,并逐漸增加重量至骨折重疊拉開后,再逐漸伸直頸部復位。然后再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進一步措施。對于齒狀突骨折線較低,位于樞椎體內容易愈合者,兒童齒狀突骨折,復位基本滿意者,繼續(xù)牽引4-6周,待骨折有纖維愈合時,再用Minerva石膏固定頭頸部于輕度過伸位。對于成人齒狀突骨折,特別基底部骨折并復位較差者,或顱骨牽引復位不滿意者,非手術治療3~4個月骨折仍不愈合者,有移位復發(fā)甚至壓迫脊髓者,應盡快行頸椎融合術。
寰樞椎融合的方法很多,我們認為改良的McGrow法實用易行(圖72-10)。具體做法為,顯露頸椎上部后,將雙股鋼絲彎成合適的弧形,緊貼寰椎后弓前緣穿過,一端由后弓上緣引出,然后將樞椎棘突根部鉆孔,鋼絲兩端交叉穿過此孔,將樞椎棘突和寰樞擰在一起,如法再將頸3棘突固定在一起,然后將寰椎后結節(jié)及頸2、3棘突及一部分椎板鑿成粗糙面骼骨,取骨植骨,再用Minerva石膏固定8-1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