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結果判定 腫瘤細胞質內核旁可見CK、EMA點狀棕黃色顆粒樣陽性產物;腫瘤細胞膜上可見CD56彌漫陽性產物;腫瘤細胞的細胞質上可見Syn、CgA彌漫分布陽性產物。在染色均勻的腫瘤區(qū)隨機選擇>5個高倍視野,計數≥500個細胞。根據細胞著色深淺程度及著色細胞百分率評分:基本不著色為0分,著色淡為1分,著色較深為2分;著色細胞數占計數細胞總數的百分率:≤5%為0分,6%~25%為1分,26%~50%為2分,≥51%為3分。將每張切片著色深淺程度與著色細胞百分率得分相乘的積作為最后得分。0分為陰性(-),1分為弱陽性(+),2~3分為陽性(),4~6分為強陽性()。表1 6例SCNEC患者臨床治療及預后
2 結 果
2.1 肉眼觀察 5例SCNEC均為廣泛全子宮及盆腔各組淋巴結清掃標本, 1例為宮頸殘端癌(2年前因子宮肌瘤行子宮次全切除)行宮頸切除及盆腔淋巴結清掃標本。1例宮頸腫瘤呈菜花狀,腫瘤大小分別為5 cm×4 cm×3 cm,余5例均可查見宮頸大小不等的贅生物,質硬,觸之易出血。
2.2 光鏡觀察 H-E染色下可見癌細胞小且較為一致,胞質少,胞核相對大,深染,核仁少見,核分裂象多見,常伴有壞死,絕大多數細胞排列呈條索狀或小梁狀,部分瘤組織片狀壞死,個別病例癌細胞呈彌漫性改變。6例SCNEC中5例為純小細胞癌,1例伴低分化腺癌,3例清掃淋巴結有轉移癌。6 例宮頸肌層血管、淋巴管內均有脈管內癌栓形成(圖1)。
2.3 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瘤細胞質內核旁可見廣譜CK陽性表達,但陽性細胞數及強度不一。6例腫瘤細胞的細胞質見CgA, Syn、彌漫分布的陽性表達(),其中5例NSE陽性表達()、6例腫瘤細胞中LCA 及Vimentin 均呈陰性表達(表2,圖2)。
3 討 論
1958年,Wentz 等最早報道了子宮頸小細胞癌[3], 其發(fā)病率低, 惡性程度高,診斷標準不一,命名混亂,迄今尚無統(tǒng)一的治療方案。1997年,美國病理醫(yī)師協(xié)會和國家癌癥研究所對宮頸NEC分類 表2 6例SCNEC患者主要病理表現(xiàn)及免疫組織化學情況
如下[4-5]:典型類癌、非典型類癌、大細胞及小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其中小細胞癌所占比例最高,且預后更差。小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形態(tài)學相似于經典的肺部燕麥細胞癌,并呈現(xiàn)下列特點:細胞成分一致;核染色深;核/質比例高;腫瘤細胞排列呈不規(guī)則的團狀,常常粘附性差;偶見菊形團或不明顯的腺泡。在低分化NEC中常見而在鱗狀細胞癌中不常見的其他組織學表現(xiàn)包括血管浸潤、明顯缺乏并存的炎癥,這與鱗狀細胞癌形成明顯的對照[6],而且快速生長、寬帶狀區(qū)域性壞死也是低分化NEC的特點醫(yī).學全.在.線網站m.bhskgw.cn。
NEC起源于人體內廣泛分布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瘤細胞具有嗜銀性,能合成和分泌胺及多肽激素,發(fā)揮神經遞質、激素、旁分泌調節(jié)因子的作用,此類腫瘤能表達特有的神經內分泌標志物如NSE、CgA、Syn等,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有助于診斷。NSE、CgA、Syn、CD56和Lea7是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特異性標志抗體,其中尤以NSE、CgA和Syn最有意義[7]。免疫組織化學和電鏡檢查有助于鑒別診斷,其診斷建立在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基礎上,聯(lián)合運用光鏡、免疫組織化學標記和電鏡檢查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8]。SCNEC免疫組織化學診斷標準:(1)有一種或一種以上上皮性組織標記物陽性;(2)有一種或一種以上神經內分泌相關標記物陽性,具備以上2項標準可確診為SCNEC。本組6例均以免疫組織化學的標記而予以臨床診斷,但由于術前缺乏NEC診斷的依據而未能意識到留取標本進行電鏡檢查,導致臨床上缺乏電鏡檢查資料。
SCNEC約占所有宮頸癌的2%~5%,平均發(fā)病年齡42~47歲[9];腫瘤常呈內生性生長,惡性程度高,易浸潤宮頸深肌層,發(fā)生早期血行和淋巴道轉移。SCNEC患者的5年無病生存率僅為36%,明顯低于宮頸鱗癌(71%),臨床Ⅱb期及以上的患者常在診斷后的3年內死于此病[10]。Viswanathan等研究認為,腫瘤大小和疾病分期與預后密切相關,其他影響預后因素有淋巴結轉移、間質深層浸潤、切緣狀態(tài)及單一的小細胞癌組織學類型等[11]。SCNEC復發(fā)早,約80%的患者在診斷后的1年內復發(fā)[9]。腫瘤預后差,不論分化度如何,診斷時大約一半以上為Ⅱ期或更晚,遠處轉移最常見于肝、肺和腦[12]。本組6例病理檢查均發(fā)現(xiàn)脈管內癌栓形成,3例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1例術后20月出現(xiàn)盆腔轉移伴深靜脈血栓形成,1例術后17月出現(xiàn)肝、肺遠處轉移,證實SCNEC預后差、惡性程度高、易浸潤宮頸深肌層、發(fā)生早期血行和淋巴道轉移,進而播散至其他器官的生物學行為。
近年來,伴隨小細胞肺癌化療研究的進展及對SCNEC病理研究的深入,化療及綜合治療在SCNEC治療中逐步顯示出重要作用[13]。但SCNEC發(fā)病率低,病例數少,目前尚無統(tǒng)一治療方案。有學者認為,早期病例進行手術+術后放化療對控制局部或全身病灶以及延長生命有重要意義[14]。晚期不能手術的則予以放療和/或化療;煼桨钢幸訴AC/PE(長春新堿、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順鉑、依托泊苷)效果為佳[15]。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化療反應率最高的是依托泊苷和鉑類,故更推薦BEP方案[16]。在采用紫杉醇、卡鉑聯(lián)合方案(TP方案)治療肺小細胞癌取得較好療效的基礎上,一些醫(yī)院也嘗試著將此方案用于SCNEC的治療。Hoskins等發(fā)現(xiàn),與VP方案比較,TP方案對SCNEC的療效無提高, 但治療的毒副作用明顯降低[17]。因此臨床強調早期診斷,采取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及密切隨訪,有助于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