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淚囊切開 鼻淚管鉆切刀 研制及應用
下淚道疾病是眼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其中鼻淚管狹窄或阻塞表現(xiàn)為溢淚,發(fā)展成淚囊炎則溢膿。治療方法眾多。我們參考文獻[15],本著對原有淚道盡量疏通而非改道的原則,設計制造了簡易鼻淚管鉆切刀,在打開淚囊后,順行鉆切鼻淚管狹窄或阻塞處,并留置腦室引流管作支撐管2~3mo,以達到管道上皮覆蓋,進而再通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患者18例18眼,男1例1眼,女17例17眼。年齡38~54(平均49)歲。病程3mo~20a。隨訪3~24(平均6)mo。鼻淚管鉆切刀制作:直徑3mm針頭,長度60~70mm,尖端磨平。手術方法:(1)麻醉:下鼻道放置麻黃素、丁卡因棉片;20g/L利多卡因作滑車下及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預定切口皮下少量浸潤麻醉。(2)切開:距內(nèi)眥角內(nèi)、上各3mm向下順皮紋弧形切開皮膚15mm,分離皮下組織和輪匝肌,暴露內(nèi)眥韌帶和其下的淚筋膜。于內(nèi)眥韌帶下方沿淚前嵴切開淚囊。(3)鉆切:用鼻淚管鉆刀鉆切鼻淚管狹窄或阻塞處。(4)置管:用小號腦室引流管順淚囊切口送入鼻淚管達下鼻道。取出下鼻道棉片,用斜視鉤將腦室引流管引出鼻前孔。將腦室引流管尾端膨大留2mm剪除,并送入淚囊。(5)關閉切口:淚囊切口縫合兩針。皮膚傷口縫合做深層縫合三針,淺層連續(xù)縫合。(6)沖洗淚道:見黏液血水從腦室引流管流出,管道通暢。向淚道內(nèi)注入黏彈劑或紅霉素眼膏。齊鼻前孔剪除多余的引流管,術畢。術后每日滴典必殊眼液、沖洗淚道1wk,此后沖洗淚道1~2次/wk,2~3mo拔除引流管,繼續(xù)沖洗淚道,1~2次/wk。
2 結果
效果評定標準:痊愈:無溢淚,沖洗淚道通暢。好轉:偶有淚充盈,沖洗淚道通而不暢。無效:溢淚、溢膿如前。隨訪3~24(平均6)mo。痊愈:17眼(94%)。好轉:1眼(6%)。無效:0眼。總有效率100%。
3 討論
下淚道疾病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方法眾多。常見的有:(1)單純鼻淚管探通及順行插管術,由于未能有效解除鼻淚管狹窄或阻塞,遠期效果不佳。(2)淚囊摘除術,給患者留下永久溢淚的痛苦。(3)淚囊鼻腔造孔術,手術復雜,難度大,患者痛苦多,而且面部留下瘢痕。(4)激光造孔術可避免上述不足,但激光造成的通道仍然較狹窄,易于再堵而復發(fā),且儀器昂貴難以普及。(5)張宏文首創(chuàng)逆行鼻淚管鉆切術,但它的缺點是手術操作過程,非直視下,鉆刀有割斷牽引線而滯留在骨性鼻淚管的危險。
本手術的優(yōu)點在于:(1)保留淚道正常生理結構;(2)可重復操作或改行其他方法治療;(3)操作容易,風險。唬4)材料來源廣;(5)器械簡單可自制;(6)費用低;(7)特別適用于年老體弱、不能耐受淚囊鼻腔造孔術者;(8)可在基層醫(yī)院廣泛開展。本手術的缺點在于:(1)切開皮膚,面部遺留永久性瘢痕;(2)必須排除鼻部疾患醫(yī).學.全.在.線m.bhskgw.cn。
【參考文獻】
1 劉東輝,五亙,劉銀玲.一種改良的淚道插管穿線法.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1997;19(6):403
2 劉東光,方頌吉.鼻淚管逆行擴張及弓形硅膠管植入術.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1991;9(6):360
3 宋俊林,蔣靜芬.鼻淚管逆行環(huán)鉆刀的研制與應用.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1998;20(6):630
4 黃海平.改進的鼻淚管逆行置管術.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1999;21(5):511
5 張宏文,姚斌.逆行鼻淚管鉆切置管術.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01;2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