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覺唯摘吾
|
漢語拼音 | SHASHENGHUAIZI
|
拉丁名 | Sophora moocrofiana (wall.) Bonth.ex Baker.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砂生槐的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高50~60cm,分枝多,密生白色短柔毛,小枝先端刺狀。奇數(shù)羽狀復葉,托葉宿存,刺狀;小葉11~17,倒卵形,先端具長硬芒狀尖,長6~8mm,草質,淡綠色,兩面被灰色細絹毛,后漸無毛?偁罨ㄐ蛞干蝽斏;花梗較花萼短,花萼鐘狀,被白色長柔毛,萼齒短,約為筒部的1/5,花冠長為花萼的2倍,深青紫色,旗瓣瓣片卵圓形,瓣柄乳白色,約與瓣片等長,翼瓣瓣片較瓣柄長,龍骨瓣較翼瓣略短;雄蕊10,基部微連合,花藥背著;子房有毛,具短柄,花柱內彎,柱頭頭狀。莢果有節(jié)成串珠狀,長7~11cm,密被短柔毛,含種子5~6粒。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西藏的波密、林芝、米林、拉薩、仁布、日喀則、拉孜等地。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000~4400m的干燥山坡及河谷沙丘之上。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5~7月,果期8~10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8~10月采種子,晾干備用。
|
藥用部位 | 以種子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皺縮成團或長條狀,完整者莢果較瘦細,呈串珠狀,有密毛,含5~6顆種子,種子如豆粒,橢圓形,長3~5mm,表面粉紅色或紅黃相間,光滑,有時頂端附有白色膜狀物,種臍點狀,內凹、下方延伸有一條深顏色的線。質堅硬,種皮分離,胚乳黃色,味極苦。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涼。
《藏醫(yī)百科全書》:味苦,性涼。
|
歸經 | |
功效 | 引吐膽病。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治白喉、蟲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1.5~2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絲瓜子、黃帚橐吾(根)、砂生槐子、唐古特烏頭,粉碎成細粉,混勻,即得。用于疫癘腦刺痛?诜糠3g,每日2~3次。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記載:覺唯摘吾引吐膽病,是生于山溝沙地的灰白色刺叢。《如意寶樹》記載:覺唯摘吾解毒,生培根。讓鈞多吉說:覺唯摘吾治白喉!缎螒B(tài)比喻》記載:覺唯摘吾為最有效藥物之一,遍體生灰白色刺,葉細小,花小,藍色,果莢長,種子似豆粒,味苦,氣香。功效治白喉,蟲病。《藍琉璃》記載:覺唯摘吾各地均有生長,葉細小,花灰藍色,莢果長,種子紅色。 據(jù)查證覺唯摘吾即本品。本品分枝多,先端具灰白色針刺,葉細小被灰色毛,花小深青紫色,果莢細長呈串珠狀等與《晶珠本草》記載相符。今各地用藥基本一致。本品為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區(qū)的主流品種,青海,甘肅亦有用白刺花Sophora davidii (Franch.) kom.Ex Pavol.種子的;云南(迪慶等地),四川除用白刺花外,尚用其變種(甘孜州)白花灰毛槐So-phora glauca Lesch.var.albescens Rehd.et Wils. !恫貪h大辭典》譯注為“苦槐”,別名作槐豆、槐子?嗷奔幢酒。后者為豆科植物槐樹Sophora japonica L. 的種子,為其同屬的大樹,各地栽培,無刺等而應與本品分開,且藏藥不用槐樹的種子。 |
藥物應用鑒別 | 白刺花與砂生槐形態(tài)近似,其主要區(qū)別為白刺花葉端具小尖:花冠白色或藍白色。砂生槐葉端具硬芒狀刺:花冠青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