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Niu Pi
|
維藥名 | 卡拉 特里
|
別名 | 提阿魯里 白卡爾、蘇普日孜 高《明凈詞典》。
|
考證 | 《注醫(yī)典》載:“牛脾,是動物牛的脾臟;暗藍色、質(zhì)軟、量輕、海綿狀內(nèi)臟,位于動物腹部左側(cè),靠近腎臟處。宰牛時取出脾臟鮮用或掛起陰干備用。動物脾臟中,藥用價值最佳者為豬脾和牛脾,這里主要指的是牛脾。以體肥力壯之牛犢脾臟為佳品!备鶕(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藥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牛脾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苿游稂S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水牛Bubalus bubalis 1.的脾臟。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參見“牛乳”條。附:1. 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體長1.5~2m,體重一般在250kg左右。體格強壯結(jié)實。頭大,顴廣,鼻闊,口大。上唇上部有2個大鼻孔,其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眼、耳都很大,頭上有角1對,左右分開,角之長短、大小隨品種而異,彎曲,無分枝,中空,內(nèi)有骨質(zhì)角髓。四肢勻稱,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著地,稱懸蹄。尾較長,尾端具叢毛,毛色大部為黃色,無雜毛摻混。
2.水牛 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體比黃牛肥大,長達2.5m以上。角較長大而扁,上有很多節(jié)紋。頸短,腰腹隆凸。四肢較短,蹄較大。皮厚無汗腺,毛粗而短,體前部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較稀疏。體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黃褐色或白色的。
全國和世界各地均有飼養(yǎng)。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宰牛時取出脾臟后鮮用或掛起陰干備用。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從牛脾中提取的淋巴細胞抑素租提物體外處理親代小鼠淋巴細胞,可降低其在子一代F1幼鼠產(chǎn)生移植物抗宿主反應(yīng)能力,顯著降低脾指數(shù)。經(jīng)淋巴細胞抑素處理,能提高F1成年鼠骨髓移植后30日的存活率及其他品系小鼠骨髓移植效果[1]。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干寒。
《藥物之園》:“一級干寒。”
|
功效 | 生干生寒,燥濕愈瘡,祛腐生肌,收斂止血,健脾生血,清熱防疫。
|
主治 | 主治濕熱性或血液質(zhì)性疾病,如各種濕性瘡瘍,瘡瘍腐爛,創(chuàng)傷出血,脾虛血少,疫病流行。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于品0.5~1g,鮮品50~80g。外用適量。可入散劑、膳食劑、傷粉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鮮品不易消化,矯正法為用綿羊油煎熟后使用。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綿羊、山羊等動物的脾臟代。
|
附方 | 1.治各種濕性瘡瘍,瘡瘍腐爛,創(chuàng)傷出血 取適量牛脾干品,研成細粉,制備傷粉,撒于患處或與相應(yīng)的藥粉,制備散劑.沖服適量。
2.治脾虛血少 取適量牛脾干品,研成細粉,撒于烤羊肉上食用適量。
3.治腸虛不佳 取適量牛脾干品,研成細粉,撒于烤腸上食用適量。
4.各種流行疾病 取適量牛脾干品、干芫荽,研成細粉,制備散劑,沖服適量。(1~4方出自《藥物之園》)
|
制劑 | 蘇福非 蘇普日孜 高 散 牛脾干品99g,干沙棗花66g,芫荽實、黃瓜子仁、甜葫蘆子仁、馬齒莧子仁各33g,冰糖200g。藥物研成細粉,過羅,制備散劑即可。功能清熱防疫等。主治各種熱性疾病,如流行性疾病、疫病流行、頭痛眼痛、頭昏腦脹等。內(nèi)服,每日2次,每次10~30g。(《藥物之園》)
|
參考文獻 | 藥理 [1]耿怡,等.中華器官移植雜志,1989,10(2):50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