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xi ming z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勃日嘎,套利圖-烏布斯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十字花科植物遏藍菜的種子。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遏藍菜 Thlaspi aruense L.
一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圓柱形,有分枝,表面粉綠色。單葉互生;根生葉有短柄,莖生葉無柄,基部抱莖;葉片橢圓形、倒卵形或披針形,長2.5~5cm,寬1~2cm,先端尖,基部箭形,邊緣具稀疏錢齒或粗告,兩面粉綠色,中脈在背面隆起,側脈不明顯?偁罨ㄐ蛞干唔斏L10~20cm;花萼4片,卵形,長2~2.5mm,寬1.5mm,綠色,邊緣有白色膜質;花瓣4片,“十”字形排列,倒卵圓形,長約3.5mm,寬lmm,先端圓純,基部漸狹,白色;雄蕊6,四強,花藥卵形,背著,2室,縱裂,花絲粗壯;雌蕊1,子房卵圓形而扁,光端微凹,綠色,2室。短角果扁平,卵圓狀,長8~13mm,寬6~10mm,具寬翅,先端深裂,熟時淡黃色,沿中央頂端向下開裂種子小,卵圓形而扁;ㄆ4~7月,果期5~8月。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田畔。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5~8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種子扁圓形,長約1.8mm,寬1.2mm;表面棕黑色,兩面各有5~7條突起的偏心性環(huán)紋,基部尖,并有小凹。種皮薄,無胚乳,小葉直疊。氣微,味淡。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菥蓂子所含黑芥子苷經(jīng)酶水解成黑芥子油后,有殺菌作用[1]。黑芥子苷可用于痛風治療以增加尿酸的排出[2]。
|
性味 | 味辛、苦,性微溫。效膩、輕、柔。
《無誤蒙藥鑒》:“味苦,膩。”
|
功效 | 清熱,滋補,開胃,利尿,消腫。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下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8.557
(2)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編寫組.中草藥學(上冊).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374
藥理
(1)Kovalev N I.C A,1952,46:4176d
(2)Gregoric G.C A,1964,61:11225d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