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Hong ke sha ren
|
傣藥名 | 麻娘亮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
動(dòng)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紅亮砂仁 Amomum aurantiacum。H.T.Tsaiet S.W.Zhao
植株高2~2.5m。莖叢生,被黃褐色短柔毛。葉片狹披針形,長30~60cm,寬5~l2cm,葉面疏被平貼、黃褐色短毛,葉背密被淡綠色柔毛;近無柄或有極短的柄。穗狀花序橢圓形,鱗片三角形,紫紅色,被毛;花序軸密被淡褐色柔毛;苞片長橢圓形,紫紅色;花冠黃紅色,花冠管約與花萼管等長,唇瓣圓形,白色,中脈黃色,有紫紅色斑點(diǎn);側(cè)生退化雄蕊線形,藥隔附屬體3裂,中裂片半圓形,兩側(cè)裂片線形。蒴果近球形或卵圓形,橘紅色,果皮被平貼、銹色毛及稀疏柔刺;花萼宿存,被毛;種子多粒,紅褐色,具香氣;ㄆ5~6月,果期7~8月。
生于海拔600m左右的常綠闊葉林中。分布于云南南部。
|
采收加工 | 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曬干備用;秋冬季果實(shí)采收后,挖取銀洗凈曬干備用。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果實(shí)含油率5.84%,微呈黃色,主要成分是芳樟醇(linalool)和橙花醇(nerolidol)[1]。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澀,氣香,性溫。入土塔。
|
功效 | 補(bǔ)土健胃,理氣止痛,止嘔,利尿通淋。
|
主治 | 主治“接崩短嘎,冒開亞毫”(脘腹脹痛,不思飲食),“攏!保ㄐ”銦釢弁)。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果實(shí)5~10g,根20g。
|
注意事項(xiàng)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化學(xué)成分
[1]藥檢工作通訊.1980,10(5):233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