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連別亮
|
年份 | lamb baec ndiangx
|
別名 | 扁柏、睛向面、柏葉、扁柏葉
|
來源 | 柏科植物側(cè)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枝梢、葉、種仁。
|
形態(tài)特征 | 常綠喬木,有時為灌木狀。樹皮淺灰褐色,常呈薄條狀剝落。多分枝,側(cè)小枝扁平,排成一面,向上直展或斜展。鱗形葉交互對生,每節(jié)4片,二型,兩側(cè)一對基部下延,包著中間一對的下部,背面有棱脊;中間一對扁平,近頂端有腺點。花雌雄同株,球花單生于枝頂;雄球花多生在下部小枝,雌球花生于上部小枝。球果近卵圓形,種鱗肥厚肉質(zhì),4對,覆瓦狀排列,初期藍綠色,被白粉,成熟后木質(zhì)開裂,紅褐色,中部兩對倒卵形,生種子,背部近頂端有反曲的尖頭;上下兩對形小,不生種子。種子卵圓形或長圓形,頂端微尖,無翅或有棱脊;ㄆ3~4月,球果10月成熟。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山坡草叢中或山地大巖上,多栽培于庭園中、路邊。產(chǎn)于廣西那坡、羅城、柳江、來賓、金秀、桂平、容縣、博白等縣市;分布于除新疆、青海外全國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根、葉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種仁于秋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取仁備用。
|
性味 | 味苦、澀,性微寒。
|
功效 | 涼血止血,清肺止咳,散瘀消腫,降火平肝,補中益氣。
|
傳統(tǒng)應用 | |
用法用量 | 根、葉30~60克,水煎服或用鮮葉適量搗爛取汁沖酒服,或研粉沖酒服。種子15~19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研粉冷開水調(diào)敷。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
藥理 | 1.止血作用 用小鼠剪尾法測定出血時間及用兔毛細血管法進行凝血試驗,證明側(cè)柏葉煎劑對小鼠出血時間及兔凝血時間均有明顯縮短。其有效成分為槲皮甙和鞣質(zhì)[1-5]。兩者的混合物能使小鼠出血時間縮短62%[1]。炒側(cè)柏葉炭(炒炭)片和燜煅側(cè)柏葉(燜煅炭)的止血作用較生側(cè)柏葉(生品)強[6]。側(cè)柏葉燜煅炭可減少其揮發(fā)油的損失,增加鈣含量,加強止血作用[5]。烘烤法炮制本品的作用優(yōu)于蒸制法[7]。 2.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 (1)鎮(zhèn)咳作用 側(cè)柏葉煎劑的醇沉部分、醇提取液10g/kg及其提取物黃酮250mg/kg腹腔注射,對小鼠由SO2所致的咳嗽,均有鎮(zhèn)咳作用[8,9]。石油醚提取物、乙醚析出物及酚性物對小鼠氨熏法所致咳嗽,亦有明顯鎮(zhèn)咳作用[10]。電刺激貓喉上神經(jīng)實驗證明,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樞[8,9]。 (2)祛痰作用 側(cè)柏葉黃酮1g/kg給小鼠灌胃及200mg/kg腹腔注射均有明顯祛痰作用(酚紅法)[8,9]。進而分得一種祛痰有效成分為異海松酸[11]。但煎劑的醇沉部分對大鼠則未見氣管分泌物明顯增加[8]。側(cè)柏葉石油醚提取物,能增加家兔呼吸道排泌酚紅的作用,切斷兩側(cè)迷走神經(jīng)后,祛痰作用仍然存在;此外,石油醚提取物對雞纖毛運行印度墨汁的速度亦無明顯影響[12]。 (3)平喘作用 側(cè)柏葉煎劑醇沉后部分,對小鼠及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并可部分阻斷乙酰膽堿的作用。其有效部分主要是存在于醋酸乙酯提取物中[8,9]。但對豚鼠組胺性哮喘無明顯保護作用[8-11]。此外,本品對大鼠氣管-肺組織呼吸有降低組織耗氧量的作用[13]。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側(cè)柏葉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白喉桿菌、乙型鏈球菌、炭疽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9,11]。側(cè)柏葉煎劑(1:40)對流感病毒京科68-1型、皰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14]。 4.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 側(cè)柏水煎醇沉淀制劑給麻醉貓靜注或灌胃,均可使血壓輕度下降,并對離體兔耳血管有擴張作用[8,9]。 5.毒性 小鼠灌胃側(cè)柏葉煎劑60g/kg,觀察72h,未見死亡;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5.2g/kg。水煎劑經(jīng)醇沉后,毒性就明顯降低[9]。側(cè)柏葉的石油醚提取物灌胃對小鼠的LD50為2964mg/kg[10]。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林啟壽:《中草藥成分化學》,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577。 [2]南京藥學院:《藥材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0:965。 [3]Lamer Zarawska,Eliza.C A,1972,77:149656r. [4]Khabir M,et al.C A,1986,104:48734k. [5]Natarajan S,et al.Phytochemistry,1970,9(3):575. [6]Pelter Andrew,et al.Phytochemistry,1970,9(4):1897. [7]徐振文等:《中藥通報》,1983,8(2):30。 [8]Takuo Kosuge,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12):5565. [9]賈元印等:《山東醫(yī)藥工業(yè)》,1989,8(3):17。 |
藥理參考文獻 | [1]徐振文等:《中藥通報》,1983,8(2):30。
[2]山東省中醫(yī)研究所藥理室:《中醫(yī)藥研究資料》,1965,(3):48。
[3]小島卓夫等:Chem Pharm Bull,1985,33(1):206。
[4]孫文基等;《藥學學報》,1987,22(5)∶385。
[5]范紀洋等:《中藥通報》,1987,12(11):660。
[6]徐楚江:《中藥炮制學》,第一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62。
[7]閻凌霄等:《中藥材》,1989,12(7):22。
[8]浙江衛(wèi)生實驗院藥物研究所防治慢性氣管炎研究組:《科研資料匯編》(浙江衛(wèi)生實驗院),1973:175。
[9]浙江衛(wèi)生實驗院藥物研究所防治慢性氣管炎研究組:《科研資料匯編》(浙江衛(wèi)生實驗院),1972:130。
[10]第四軍醫(yī)大學防治氣管炎藥理組:《科技資料》(第四軍醫(yī)大學),1973,(5):10。
[11]第四軍醫(yī)大學防治氣管炎藥理組:《科技資料》(第四軍醫(yī)大學),1975,(6):1。
[12]第四軍醫(yī)大學防治氣管炎藥理組:《科技資料》(第四軍醫(yī)大學),1976,(3):21。
[13]河北新醫(yī)大學藥理教研組:《新醫(yī)藥研究》(河北新醫(yī)大學),1972,(3):2。
[14]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病毒組:《新醫(yī)藥學雜志》,1973,(1):26。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