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新中醫(yī)1990,(3):25 |
劑型 | 散劑 |
藥物組成 | 蛇床子、苦參、雄黃、枯礬、冰片、硼砂、血竭、滑石、乳香、沒藥、黃連、金銀花、連翹、炒蒲黃、五倍子等。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帶下病。 |
制備方法 | 先將冰片、雄黃、枯礬、硼砂研為細末,余藥經(jīng)粉碎過80-120目篩,合并前藥拌勻,瓶裝密封備用。另取虎杖500g,加水1500ml濃煎,取汁1000ml,加防腐劑瓶裝備用。 |
用法用量 | 患者仰臥,取膀胱石位,用窺陰器擴開陰道,暴露宮頸,用1‰新潔爾滅或0.9%鹽水棉球,將陰道、宮頸處的分泌物擦凈,糜爛面用2.5%碘酒及75%酒精消毒,繼用干棉球擦干。用長鑷取消毒干棉球1枚,先蘸虎杖液少許,再蘸本方約0.5g,將其貼于宮頸部位,每日1次,7次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帶下病488例中,年齡19-65歲;病程4日至15年。療效標(biāo)準(zhǔn):帶下已凈,陰癢消失,宮頸糜爛愈合,無自覺癥狀,陰道炎癥消失者為臨床治愈;帶下、陰癢減輕,宮頸糜爛面縮小,陰道炎癥減輕,自覺癥狀改善者為好轉(zhuǎn);上5項均無好轉(zhuǎn)者為無效。結(jié)果:臨床治愈440例(90.2%),好轉(zhuǎn)48例(9.8%);總有效率為100%。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