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1990,9(4):11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海藻3份、牡蠣4份、浙貝母3份、蛤粉3份、白芥子2份、玄參4份、夏枯草4份、桔梗1份、香附2份、甘草1份、紅娘子30枚、糯米8份(用文火炒糯米、紅娘子,棄紅娘子用糯米)。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甲狀腺良性腫塊。 |
制備方法 | 上藥按比例配伍,共研細(xì)末,打水丸如綠豆大小。 |
用法用量 | 每次4.5g,日2次飯后開水送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甲狀腺良性腫塊112例,除具有自覺癥狀外,均經(jīng)B超及同位素掃描確診。其中男23例、女89例;甲狀腺腺瘤者68例,甲狀腺膽囊腫者44例;年齡20-68歲;病程1周至15年;腫塊1×1.5-5×5.5cm。療效標(biāo)準(zhǔn):經(jīng)B超或同位親掃描證實(shí)甲狀腺腫塊完全吸收,自覺癥狀消失為痊愈;明顯好轉(zhuǎn):經(jīng)B超或同位素掃描證實(shí)甲狀腺腫物縮小一半以上,自覺癥狀明顯減輕;好轉(zhuǎn):甲狀腺稍小不及1/2,自覺癥狀減輕;無效,服藥1月以上無變化。結(jié)果:痊愈33例,明顯好轉(zhuǎn)35例,好轉(zhuǎn)3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90%。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