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jia du xing ca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十字花科植物家葶藜的全草和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家葶藶 一年生草本,高20-40m,通常被藍灰色粉霜。莖直立,單一,通常在頂部分枝;~倒卵狀橢圓形,一回或二回羽狀全裂或淺裂,裂片少數(shù)有鋸齒或全緣;莖生葉線形,羽狀多裂,長2-3cm,頂端急尖;莖上部的葉線形,全緣?偁罨ㄐ蝽斏蛞干ㄐ蜉S無毛,果期顯著伸長,花小,多數(shù),排列疏松;萼片橢圓形,長1-1.5mm,有白色膜質(zhì)邊緣,外面常被白色短柔毛;花瓣白色或帶淡紅色,長圓狀匙形,長1.5-2mm;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約2mm,短雄蕊長約1.5mm;雌蕊1,子房近寬橢圓形,長1.5-2mm,寬約1mm,花柱界限不顯,柱頭頭狀。短角果圓卵形或橢圓形,長4-6mm,先端微凹,基部圓形,邊緣有翅,花柱長約為缺口之半。種子每室1粒,卵形,長約2.5mm,扁平,果瓣紅棕色,光滑,無邊緣;ㄆ6-7月,果期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新疆、山東及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栽培或逸為野生。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草春、夏季采集、種子于8-9月果熟時割取全株,曬干,打下種子,去除雜質(zhì)。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及種子含揮發(fā)油0.115%,主要成分為苯乙睛(benzyl-cyanide),硫氰酸芐酯(benzyl thiocyanate),異硫氰酸芐酯(benzyl isothiocyanate)等。全草還含獨行菜堿(lepidine),種子還含芥子堿(sinapi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痰止咳;溫中;利尿
|
功效分類 |
祛痰止咳藥;溫中藥;利尿藥
|
主治 |
咳嗽;喘息;痰多而稠;呃逆;腹瀉;痢疾;腹脹;水腫;小便不利;疥癬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Lepidium sativum L.
|
科屬分類 |
十字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