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hei gu ju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中國蕨科植物薄葉碎米蕨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15-40cm。根莖短,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棕黃色、鉆狀披針形鱗片;葉薄革質(zhì),簇生;葉柄栗色,長6-25cm,下面圓形,上面有溝,下部稀有鱗片;葉片五角狀卵形、三角形或闊卵狀披針形,遠較葉柄為短,長4-18cm,寬4-12cm,三回羽狀;羽片6-8對,基部1對最大,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9cm,寬2.5-4.5cm,柄長3-10mm,二回羽狀;小羽片5-6對,具有狹翅的短柄,一回羽狀;末回小羽片羽狀半裂,裂片橢圓形;小脈單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生于裂片上半部的葉脈先端;囊群蓋多少由受質(zhì)的葉邊反卷而成,連續(xù)或斷裂,全緣。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1000m的溪旁、田邊或山地林下石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活血散瘀藥 |
主治 | 痢疾;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heilesoria tenuifolia(Burm.)Trev.[Trichomanes tenuifolium Burm.] |
科屬分類 | 中國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