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地棉花 |
漢語拼音 | ji mao gou |
英文名 | cottony mass of Mongolian Jurinea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蒙疆苓菊的基生葉柄部與莖基部的白絨毛團塊。 |
動植物形態(tài) | 蒙疆苓菊 多年生草本,高8-20cm。根狀莖粗大,莖部被殘存的葉柄,具極厚的綿毛。莖叢生,分枝,被白色蛛絲狀綿毛;~和下部莖生葉有柄,中上部葉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2-10cm,寬0.5-2.5cm,羽狀深裂或淺裂,少有不分裂,邊緣皺而反卷,兩面被或疏或密的蛛絲狀綿毛,下面密被腺體。頭狀花序單生枝端,長2-2.5cm,寬1.5-2cm;總苞半球形;總苞片多層,黃綠色,被疏蛛絲狀綿毛和腺體,外層長卵形漸尖,內(nèi)層伸長,先端具草黃色刺尖;花冠紅色,長約2cm,筒部向上漸擴大成漏斗狀的檐部,外面有腺體。瘦果長橢圓形、長約6mm,寬約2.5mm,冠毛污黃色,剛毛狀,不等長,有短羽毛。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和新疆。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沙丘、沙灘及砂質(zhì)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秋季采挖莖基部的棉花狀團塊,除去沙土,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淡;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止血 |
功效分類 | 止血藥 |
主治 | 外傷出血;鼻出血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燒炭存性敷;或寒鼻。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寧夏中草藥手冊》。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Villus Jurineae Mongolic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Jurinea mongolica Maxim.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