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巴菽(《本經(jīng)》)、剛子(《炮炙》)、老陽(yáng)子。 |
釋名 | 時(shí)珍曰: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宋本草》一名巴椒,乃菽字傳訛也。雷斅《炮炙論》又分緊小色黃者為巴,有三棱色黑者為豆,小而兩頭尖者為剛子。云巴與豆可用,剛子不可用(殺人)。 |
產(chǎn)地 | 《別錄》曰:巴豆生巴郡川谷。頌曰:今嘉州、眉州、戎州皆有之。 |
生境 | |
性味 | |
歸經(jīng) | |
藥物形態(tài) | 木高一、二丈。葉如櫻桃而厚大,初生青色,后漸黃赤,至十二月葉漸凋,二月復(fù)漸生,四月舊葉落盡,新葉齊生,即花發(fā)成穗,微黃色。五、六月結(jié)實(shí)作房,生青,至八月熟而黃,類白豆蔻,漸漸自落,乃收之。一房有三瓣,一瓣一子,共三子。子仍有殼,用之去殼。時(shí)珍曰:巴豆房似大風(fēng)子殼而脆薄,子及仁皆似海松子。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八月采,陰干用之,去心、皮。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用之去心、皮,熬令黃黑,搗如膏,乃和丸散。 斅曰:凡用巴與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煮干研膏用。每一兩,用油、酒各七合。 大明曰:凡入丸散,炒用不如去心、膜,換水煮五度(各一沸也)。 |
質(zhì)量鑒定 | 戎州出者,殼上有縱紋,隱起如線,一道至兩、三道。彼土人呼為金線巴豆,最為上等,他處亦稀有。 |
主治 | 傷寒溫瘧寒熱,破癥瘕結(jié)聚堅(jiān)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脹,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谷道,去惡肉,除鬼毒蠱疰邪物,殺蟲魚(《本經(jīng)》)。 療女子月閉爛胎,金瘡膿血,不利丈夫陰。殺斑蝥蛇虺毒。治十種水腫,痿痹,落胎(《藥性》)。通宣一切病,泄壅滯,治惡瘡息肉,及疥癩疔腫(《日華》)。治生冷硬物所傷(元素)。治瀉痢驚癇,心腹痛疝氣,風(fēng)?,耳聾,喉痹牙痛,通利關(guān)竅(時(shí)珍)。 |
功用 | 可煉餌之,益血脈,令人色好,變化與鬼神通(《別錄》)。除風(fēng)補(bǔ)勞,健脾開胃,消痰破血,排膿消腫毒,殺腹臟蟲,導(dǎo)氣消積,去臟腑停寒, |
用法 | 時(shí)珍曰:巴豆有用仁者,用殼者,用油者,有生用者,麩炒者,醋煮者,燒存性者,有研爛以紙包壓去油者(謂之巴豆霜)。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蓋此物不去膜則傷胃,不去心則作嘔, |
臨證應(yīng)用 | 震亨曰:巴豆去胃中寒積。藏器曰:巴豆主癥癖痃氣,痞滿積聚,冷氣血塊,宿食不消,痰飲吐水。取青黑大者,每日空腹服一枚,去殼勿令白膜破,乃作兩片(并四邊不得有損缺)吞之,以飲壓令下。少頃腹內(nèi)熱如火,利出惡物。雖利而不虛,若久服亦不利。白膜破者不用。好古曰:若急治,為水谷道路之劑,去皮、心、膜、油,生用。若緩治為消堅(jiān)磨積之劑,炒去煙令紫黑用,可以通腸,可以止瀉,世所不知也。張仲景治百病客忤備急丸用之。 |
配伍應(yīng)用 | 以沉香水浸則能升能降,與大黃同用瀉入反緩,之才曰:芫花為之使。 |
配伍禁忌 | 惡蘘草,與牽牛相反。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得火良,無寒積者勿用。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jī)理 | 元素曰:世以巴豆熱藥治酒病膈氣,以其辛熱能開腸胃郁結(jié)也。 |
全文 | 巴豆 (《本經(jīng)》下品) 【釋名】巴菽(《本經(jīng)》)、剛子(《炮炙》)、老陽(yáng)子。 時(shí)珍曰:此物出巴蜀,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端伪静荨芬幻徒罚溯淖謧饔炓。雷斅《炮炙論》又分緊小色黃者為巴,有三棱色黑者為豆,小而兩頭尖者為剛子。云巴與豆可用,剛子不可用(殺人)。其說殊乖。蓋緊小者是雌,有棱及兩頭尖者是雄。雄者峻利,雌者稍緩也。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參、術(shù)亦能為害,況巴豆乎? 【集解】《別錄》曰:巴豆生巴郡川谷。八月采,陰干用之,去心、皮。 頌曰:今嘉州、眉州、戎州皆有之。木高一、二丈。葉如櫻桃而厚大,初生青色,后漸黃赤,至十二月葉漸凋,二月復(fù)漸生,四月舊葉落盡,新葉齊生,即花發(fā)成穗,微黃色。五、六月結(jié)實(shí)作房,生青,至八月熟而黃,類白豆蔻,漸漸自落,乃收之。一房有三瓣,一瓣一子,共三子。子仍有殼,用之去殼。戎州出者,殼上有縱紋,隱起如線,一道至兩、三道。彼土人呼為金線巴豆,最為上等,他處亦稀有。 時(shí)珍曰:巴豆房似大風(fēng)子殼而脆薄,子及仁皆似海松子。所云似白豆蔻者,殊不類。 【修治】弘景曰:巴豆最能瀉人,新者佳,用之去心、皮,熬令黃黑,搗如膏,乃和丸散。 斅曰:凡用巴與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煮干研膏用。每一兩,用油、酒各七合。 大明曰:凡入丸散,炒用不如去心、膜,換水煮五度(各一沸也)。 時(shí)珍曰:巴豆有用仁者,用殼者,用油者,有生用者,麩炒者,醋煮者,燒存性者,有研爛以紙包壓去油者(謂之巴豆霜)。 【氣味】辛,溫,有毒。 《別錄》曰:生溫、熟寒,有大毒。 普曰:神農(nóng)、岐伯、桐君:辛,有毒;黃帝:甘,有毒。李當(dāng)之:熱。 元素曰:性熱味苦,氣薄味厚,體重而沉降,陰也。 杲曰:性熱味辛,有大毒,浮也,陽(yáng)中陽(yáng)也。 時(shí)珍曰:巴豆氣熱味辛,生猛熟緩,能吐能下,能止能行,是可升可降藥也!秳e錄》言其熟則性寒,張氏言其降,李氏言其浮,皆泥于一偏矣。蓋此物不去膜則傷胃,不去心則作嘔,以沉香水浸則能升能降,與大黃同用瀉入反緩,為其性相畏也。王充《論衡》云:萬(wàn)物含太陽(yáng)火氣而生者,皆有毒。故巴豆辛熱有毒。 之才曰:芫花為之使。畏大黃、黃連、蘆筍、菰筍、藜蘆、醬、豉、冷水,得火良,惡蘘草,與牽牛相反。中其毒者,用冷水、黃連汁、大豆汁解之。 【主治】傷寒溫瘧寒熱,破癥瘕結(jié)聚堅(jiān)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脹,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谷道,去惡肉,除鬼毒蠱疰邪物,殺蟲魚(《本經(jīng)》)。 療女子月閉爛胎,金瘡膿血,不利丈夫陰。殺斑蝥蛇虺毒?蔁掟D之,益血脈,令人色好,變化與鬼神通(《別錄》)。治十種水腫,痿痹,落胎(《藥性》)。通宣一切病,泄壅滯,除風(fēng)補(bǔ)勞,健脾開胃,消痰破血,排膿消腫毒,殺腹臟蟲,治惡瘡息肉,及疥癩疔腫(《日華》)。 導(dǎo)氣消積,去臟腑停寒,治生冷硬物所傷(元素)。治瀉痢驚癇,心腹痛疝氣,風(fēng)?,耳聾,喉痹牙痛,通利關(guān)竅(時(shí)珍)。 【發(fā)明】元素曰:巴豆乃斬關(guān)奪門之將,不可輕用。 震亨曰:巴豆去胃中寒積。無寒積者勿用。 元素曰:世以巴豆熱藥治酒病膈氣,以其辛熱能開腸胃郁結(jié)也。但郁結(jié)雖開,而亡血液,損其真陰。 從正曰:傷寒風(fēng)濕,小兒瘡痘,婦人產(chǎn)后,用之下膈,不死亦危。奈何庸人畏大黃而不畏巴豆,以其性熱而劑小耳。豈知以蠟匱之,猶能下后使人津液枯竭,胸?zé)峥谠铮膮s天真,留毒不去,他病轉(zhuǎn)生。故下藥宜以為禁。 藏器曰:巴豆主癥癖痃氣,痞滿積聚,冷氣血塊,宿食不消,痰飲吐水。取青黑大者,每日空腹服一枚,去殼勿令白膜破,乃作兩片(并四邊不得有損缺)吞之,以飲壓令下。少頃腹內(nèi)熱如火,利出惡物。雖利而不虛,若久服亦不利。白膜破者不用。 好古曰:若急治,為水谷道路之劑,去皮、心、膜、油,生用。若緩治為消堅(jiān)磨積之劑,炒去煙令紫黑用,可以通腸,可以止瀉,世所不知也。張仲景治百病客忤備急丸用之。 時(shí)珍曰:巴豆峻用則有戡亂劫病之功,微用亦有撫緩調(diào)中之妙。譬之蕭、曹、絳、灌,乃勇猛武夫,而用之為相,亦能輔治太平。王海藏言其可以通腸,可以止瀉,此發(fā)千古之秘也。一老婦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調(diào)脾、升提、止?jié)T藥,入腹則泄反甚。延余診之,脈沉而滑,此乃脾胃久傷,冷積凝滯所致。王太仆所謂大寒凝內(nèi),久利溏泄,愈而復(fù)發(fā),綿歷歲年者。法當(dāng)以熱下之,則寒去利止。遂用蠟匱巴豆丸藥五十丸與服,二日大便不通亦不利,其泄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積滯諸病,皆不瀉而病愈者近百人。妙在配合得宜,藥病相對(duì)耳。茍用所不當(dāng)用,則犯輕用損陰之戒矣。 【正誤】弘景曰:道家亦有煉餌法,服之云可神仙。人吞一枚便死,而鼠食之三年重三十斤,物性乃有相耐如此。 時(shí)珍曰:漢時(shí)方士言巴豆煉餌,令人色好神仙,《名醫(yī)別錄》采入本草。張華《博物志》言鼠食巴豆重三十斤。一謬一誣,陶氏信為實(shí)語(yǔ),誤矣。又言人吞一枚即死,亦近過情,今并正之。 【附方】舊十三,新二十六。 一切積滯:巴豆一兩,蛤粉二兩,黃柏三兩,為末,水丸綠豆大。每水下五丸。(《醫(yī)學(xué)切問》) 寒澼宿食久飲不消,大便閉塞: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夜,研熟,合酒微火煎令可,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水下。欲吐者,二丸。(《千金方》)。 水蠱大腹,動(dòng)搖水聲,皮膚色黑:巴豆九十枚(去心、皮,熬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熬黃),搗丸小豆大。水下一丸,以利為度。勿飲酒。(張文仲《備急方》)。 飛尸鬼?yè)糁袗海?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bhskgw.cn/tcm/2009/20090113023401_77574.shtml" target="_blank">心痛腹脹,大便不通:走馬湯:用巴豆二枚(去皮、心,熬黃),杏仁二枚,以綿包椎碎,熱湯一合,捻取白汁服之,當(dāng)下而愈。量老小用之。(《外臺(tái)》)。 食瘧積瘧:巴豆(去皮、心)二錢,皂莢(去皮、子)六錢,搗丸綠豆大。一服一丸,冷湯下。(《肘后方》)。 積滯泄痢,腹痛里急:杏仁(去皮、尖)、巴豆(去皮、心)各四十九個(gè),同燒存性,研泥,熔蠟和,丸綠豆大。每服二、三丸,煎大黃湯下,間日一服。一加百草霜三錢。(劉守真《宣明方》)。 氣痢赤白: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研,以熟豬肝丸綠豆大?招拿罪嬒氯⑺耐,量人用。此乃鄭獬侍御所傳方也。(《經(jīng)驗(yàn)方》)。 瀉血不止:巴豆一個(gè)。去皮,以雞子開一孔納入,紙封煨熟,去豆食之,其病即止。虛人分作二服,決效。(《普濟(jì)方》)。 小兒下痢赤白:用巴豆(煨熟,去油)一錢,百草霜二錢。研末,飛羅面煮糊,丸黍米大,量人用之。赤用甘草湯,白用米湯,赤白用姜湯下。(《全幼心鑒》)。 夏月水瀉不止:巴豆一粒,針頭燒存性,化蠟和作一丸。倒流水下。(危氏《得效方》)。 小兒吐瀉:巴豆一個(gè)(針穿燈上燒過),黃蠟一豆大(燈上燒,滴入水中)。同杵丸黍米大。每用五、七丸,蓮子、燈心湯下。(同上)。 伏暑霍亂傷冷,吐利煩渴:水浸丹:用巴豆二十五個(gè)(去皮、心及油),黃丹(炒,研)一兩二錢半,化黃蠟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水浸少頃,別以新汲水吞下。(《和劑方》)。 干霍亂。盒母姑浲,不吐不利,欲死。巴豆一枚(去皮、心),熱水研服,得吐、利即定也。二便不通:巴豆(連油)、黃連各半兩,搗作餅子。先滴蔥、鹽汁在臍內(nèi),安餅于上,灸二七壯,取利為度。(《楊氏家藏》)。 寒痰氣喘:青橘皮一片,展開入剛子一個(gè),麻扎定,火上燒存性,研末。姜汁和酒一鐘,呷服。天臺(tái)李翰林用此治莫秀才,到口便止,神方也。(張杲《醫(yī)說》)。 風(fēng)濕痰病:人坐密室中,左用滾水一盆,右用炭火一盆,前置一桌,書一冊(cè)。先將無油新巴豆四十九粒研如泥,紙壓去油,分作三餅。如病在左,令病人將右手仰置書上,安藥于掌心,以碗安藥上,傾熱水入碗內(nèi)。水涼即換,良久汗出,立見神效。病在右安左掌心。一云隨左右安之。(《保壽堂經(jīng)驗(yàn)方》)。 陰毒傷寒:心結(jié),按之極痛,大小便閉,但出氣稍暖者。急取巴豆十粒研,入面一錢,捻作餅,安臍內(nèi),以小艾炷灸五壯,氣達(dá)即通。此太師陳北山方也。(《仁齋直指方》) 解中藥毒:巴豆(去皮,不去油)、馬牙硝等分,研丸。冷水服一彈丸。(《初虞世方》)。 喉痹垂死,只有余氣者:巴豆去皮,線穿,內(nèi)入喉中,牽出即蘇。(《千金》)。 纏喉風(fēng)痹:巴豆兩粒,紙卷作角,切斷兩頭,以針穿作孔子,入鼻中,氣透即通。(《勝金方》)。 傷寒舌出:巴豆一粒,去油取霜,以紙捻卷,內(nèi)入鼻中。舌即收上。(《普濟(jì)方》)。 舌上出血如簪孔:巴豆一枚,亂發(fā)雞子大,燒研,酒服。(《圣惠》)。 中風(fēng)口?:巴豆七枚去皮,研,左?涂右手心,右?涂左手心,仍以暖水一盞安藥上。須臾即正,洗去。(《圣惠方》)。 小兒口瘡不能食乳:剛子一枚,連油研,入黃丹少許,剃去囟上發(fā),貼之。四邊起粟泡,便用溫水洗去,乃以菖蒲湯再洗,即不成瘡,神效。(《瑞竹堂方》)。 風(fēng)蟲牙痛:《圣惠》:用巴豆一粒(煨黃去殼)。蒜一瓣,切一頭,剜去中心,入豆在內(nèi)蓋定,綿裹,隨左右塞耳中!督(jīng)驗(yàn)方》:用巴豆一粒研,綿裹咬之。又方:針刺巴豆,燈上燒令煙出,熏痛處。三、五次神效。 天絲入咽:凡露地飲食,有飛絲入上,食之令人咽喉生瘡。急以白礬、巴豆燒灰,吹入即愈。(《瑣碎錄》)。 耳猝聾閉:巴豆一粒。蠟裹,針刺孔通氣,塞之取效。(《經(jīng)驗(yàn)》)。 風(fēng)瘙隱疹,心下迷悶:巴豆五十粒(去心、皮)。水七升,煮三升,以帛染拭之,隨手愈。(《千金翼》)。 疥瘡搔癢:巴豆十粒。炮黃去皮、心,右順手研,入酥少許,膩粉少許,抓破點(diǎn)上,不得近目并外腎上。如熏目著腎,則以黃丹涂之,甚妙。(《十全方》)。 荷錢癬瘡:巴豆仁三個(gè),連油杵泥,以生絹包擦,日一、二次,三日痊好。(碑以正《經(jīng)驗(yàn)方》)。 一切惡瘡: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調(diào)硫黃、輕粉末,頻涂取效。(《普濟(jì)》)。 癰疽惡肉:烏金膏:解一切瘡毒,及腐化瘀肉,最能推陳致新。巴豆仁炒焦,研膏,點(diǎn)痛處則解毒,涂瘀肉上則自化。加乳香少許亦可。若毒深不能收斂者,宜作捻紝之,不致成瘡。(《外科理例》)。 疣痣黑子:巴豆一錢(石灰炒過),人言一錢,糯米五分(炒)。研點(diǎn)之。(《怪癥方》)。 箭鏃入肉不可拔出者:用新巴豆仁(略熬),與蜣螂同研涂之,斯須痛定,微癢忍之,待極癢不可忍,便撼拔動(dòng)之,取出,速以生肌膏敷之而痊。亦治瘡腫。夏侯鄲在潤(rùn)州得此方,后至洪州,旅舍主人妻病背瘡,呻吟不已,鄲用此方試之,即痛止也。(《經(jīng)驗(yàn)方》)。 小兒痰喘:巴豆一粒。杵爛,綿裹塞鼻,男左女右,痰即自下。(龔氏《醫(yī)鑒》)。 牛疫動(dòng)頭:巴豆二粒(研),生麻油三兩,漿水半升,和灌之。(賈相公《牛經(jīng)》)。 油 【主治】中風(fēng)痰厥氣厥,中惡喉痹,一切急病,咽喉不通,牙關(guān)緊閉。以研爛巴豆綿紙包,壓取油作捻點(diǎn)燈,吹滅熏鼻中,或用熱煙刺入喉內(nèi),即時(shí)出涎或惡血便蘇。又舌上無故出血,以熏舌之上下,自止(時(shí)珍)。 殼 【主治】消積滯,治瀉。〞r(shí)珍)。 【附方】新二。 一切瀉痢:脈浮洪者,多日難已;脈微小者,服之立止。名勝金膏。巴豆皮、楮葉同燒存性研,化蠟丸綠豆大。每甘草湯下五丸。(劉河間《宣明方》)。 痢頻脫肛,黑色堅(jiān)硬:用巴豆殼燒灰,芭蕉自然汁煮,入樸硝少許,洗軟,用真麻油點(diǎn)火滴于上,以枯礬、龍骨少許為末,摻肛頭上,以芭蕉葉托入。(危氏《得效方》)。 樹根 【主治】癰疽發(fā)背,腦疽鬢疽大患。掘取洗搗,敷患處,留頭,妙不可言。收根陰干,臨時(shí)水搗亦可(時(shí)珍。出楊誠(chéng)《經(jīng)驗(yàn)方》)。 |
語(yǔ)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