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fēng)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與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
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淺解:
本條所言者,為
小柴胡湯之誤用也。本癥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fēng)寒,手足溫,脈遲,為里虛寒不足;脈浮弱,為表病虛寒也,表里皆見虛寒也,此本為
桂枝加
附子湯證或
桂枝新加湯證,表未解本禁下,然醫(yī)者不識,病者胃腸本虛寒不足,反二三下之,故其里更加虛寒,胃腸寒則不能食,水運郁則脅下滿痛,面目與身皆黃,血虛津傷,故其人頸項強;津液不足兼水運不暢,故小便難;水郁不行而水積于胃脘,水郁不行,津不上承故渴;水積于胃,則飲水而嘔者也。此即為后文:“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
人參湯主之!币约啊爸酗L(fēng)
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所言者,本條因癥兼面目黃、頸項強、小便難、渴、飲水而嘔等證,故宜用桂枝人參湯合五苓散而用之。然醫(yī)者又識此,見其不能食、脅下滿痛、嘔渴而誤認(rèn)為小柴胡湯證;小柴胡湯雖能活水運然其藥偏寒,本虛寒不足又有寒藥,故其人腸寒虛寒更甚而“后必下重”即肛門重墜、胃虛寒更甚而見“食谷者噦”即
胃寒不能納谷而
呃逆也。
----------- 學(xué)習(xí)了,謝謝!
-----------謝謝樓主分享好帖。
-----------好帖,學(xué)習(xí)了。
-----------98條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fēng)寒,手足溫;與陽明篇187條對照起來看: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dāng)發(fā)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此言手足溫,系在太陰,是陽明的熱與太陰的濕有關(guān)系,身黃與小便不利肯定是對應(yīng)的,另外還有飲水而嘔,這是典型的水逆,故當(dāng)用
茵陳五苓散,除濕利水。那此處不能食而脅下滿痛,渴飲水而嘔與小柴胡癥非常類似,那為什么不能用柴胡劑呢,這個各位可以試著自己去分析分析了。但是我個人覺得新加湯的辨證點在身疼痛而非脅下滿痛,還有就是脈沉遲,而非脈遲浮弱,故有點不對癥狀。小生也是初學(xué),在此僅是提供一些個人的觀點,還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fēng)寒是營血虛的表現(xiàn),小建中湯主之,手足溫者,太明皆會有之,這是“二三下之”誤下的原因誤下之后,傷及本已不足之陽,濁陰不降 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隨證治之,桂枝去
芍藥湯,加附子湯,理中湯之類辯證而治可也,
-----------樓主把面目與身黃無視了,這明白是濕癥,寒癥還能身黃?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fēng)寒,手足溫-----小建中湯加苓術(shù)證(傷寒中脈遲主營血不足)。醫(yī)二三下之(誤下,定因“手足溫”且見小便不利伴少腹?jié)M而誤以為里實證,而二三下之。手足溫在此處是提示病人有里濕證,即系在太陰之意。),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與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單與小柴胡湯,造成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茵陳五苓散證齊具,同時小柴胡湯證也具,故單用小柴胡而不去飲,則病變百出。此時據(jù)證分析,應(yīng)該用小柴胡湯合茵陳五苓散(以湯送服散劑,是最佳的,其次是茵陳五苓散改散為湯劑,和小柴胡湯一起按柴胡劑來煎煮,也可以)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