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臨床診斷,關鍵是望、聞、問、切。我在望診時,根據(jù)《內(nèi)經(jīng)》所說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道理,注意了觀察病人色、神、形等幾個方面,逐步摸索了一些規(guī)律。
如見患者面部黑色素沉著,牙齦亦黑,我就根據(jù)《內(nèi)經(jīng)》“腎主骨、腎主黑”的精義,斷定是腎病的范圍。倘再考查有體重減輕、畏寒
眩暈,脈遲細等癥候,則可進一步斷定為《金匱》所說的黑癉或女勞癉之類,其病機是命門之火大衰,有脾
腎陽虛和肝腎明虛兩大類型。
患者皮膚發(fā)黃,連及鞏膜,就要疑有
黃疸病的發(fā)生,但要與
溶血性黃疸相鑒別。
對于痰飲,如見患者左眼上下灰黑如煤煙,就知屬寒痰,見患者眼泡暗黑,知屬熱痰;見患者四肢多痿痹,屈伸不自如,知屬風痰。
上屬各病,何師門診甚多,服何師方有效有不效。我因在望診中摸索了一些規(guī)律,辨證準確,所以投方輒效。師姐何小香當時負責掛號,曾密告何師,說我:“怪論百出,大放厥辭。”何師問清了實際情況,回答說;“這就是青出于藍的道理!蔽覐膸熌改抢锱既坏玫搅诉@一句話,受到鼓舞,于是對望診進一步細加揣摸。
六十余年來,以此助我判斷解決疑難,成例不少。如川棉一廠一女工,曾患眼底血管硬化出血,左眼視力僅見手指,右眼視力o.1,經(jīng)治療無效,來我處就診。我望見她步履蹣跚,問“
關節(jié)痛否?”答以‘劇痛”。查血沉為140毫米。我就斷定她的病本是風濕,失明只是病標。治標既無效,就應轉(zhuǎn)而治本。于是毅然放棄眼科方劑,主
獨活寄生湯加
蜈蚣、
烏梢蛇、
仙鶴草、
麝香以祛風化濕、活血通絡化淤,結果病人兩周即視力復舊,以后歷七年而未發(fā)此類病癥。又如,一位唐姓胃痛病人,曾經(jīng)漢、滬、京、粵等地治療無效。就診于我時,見他兩手按胃,兩腳破行,訴胃痛數(shù)年末愈,查血沉極高,于是審征求因,亦斷他病根在風濕投祛風濕藥而愈。
-----------以病為證,病病相因,辨證又一境界
-----------這就是中醫(yī)的優(yōu)勢和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