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628-683)本來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有其父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的遺風,在醫(yī)藥衛(wèi)生方面較其父更有過之。例如對待方士慌言長生術(shù),李世民深信不疑,命印度方士煉制長生藥,因中毒身亡。李治雖然體弱多病,但接受太宗之教訓,對王玄策極力推薦煉制長生藥之事,果斷的拒絕說:“自古安有神仙,秦始皇,漢武帝求之,疲敝生民,卒無所成,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可見他對待長生術(shù)之唯物立場。
?
李治在位期間,于公元657年接受蘇敬(599-674)的建議,詔令全國修訂本草,成《唐(新修)本草》,顯慶四年(659)完成頒布全國,成為中國醫(yī)學史上第一部由政府修撰,詔頒全國的藥典,其功偉哉。?
不幸的是唐高宗李治身體健康不佳,性情懦弱,特別是公元660年之后,年僅30多歲的李治,經(jīng)常感到頭暈目眩,很似
高血壓,嚴重影響處理政務,使武則天乘機插手國家大事。武則天開始對皇后地位并不滿足,從各方面為實現(xiàn)“女皇”夢做準備。與此同時,唐高宗的頭暈目眩不斷加重,逐漸感到“目不能視”。一次,高宗詔令侍醫(yī)秦鳴鶴、張文仲為自己診療。診后,秦鳴鶴認為是“風毒上攻,若針刺百會、腦戶出少血,即愈”。此刻,武則天心存邪念,大呼:“此可斬也,天子頭上,豈是出血處耶”。秦鳴鶴急忙叩頭請命。高宗當即表示:“醫(yī)人議病,理不加罪。且我頭重悶,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朕意決矣!狈穸宋鋭t天對侍醫(yī)的指責,高宗即命鳴鶴針刺之。秦鳴鶴即為高宗針制百會與腦戶穴出血。高宗在侍醫(yī)針刺頭部放血后,即感輕松許多,說:“我眼明矣”,“諸苦悉去,殊無妨也”。就在此刻,武則天一改怒斥“此可斬也”的叫喊,立即自廉中頂禮以謝之,“此天賜我?guī)熞病保摽晫氁赃z之,她躬身拿著珍貴的絲綢與寶物送給秦鳴鶴,真是出色的表演。
-----------原來百匯可以放血的呀,刨個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