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應(yīng)存, 中醫(yī)藥通報
訶梨勒,又名
訶子,
隨風子,為
使君子科植物訶子的果實,其氣味苦酸澀,溫。功用斂肺,澀腸,下 氣。主治
久咳失音,久瀉,久痢,
脫肛便血,
崩漏,
帶下,
遺精,尿頻等。首見于《金匱要略·嘔 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47條:“氣利,訶梨勒散主之。訶梨勒散方:訶梨勒十枚,煨。右一 味,為散,粥飲和,頓服。”從史載來看,訶梨勒自南北朝以來已大量傳入中原。《周書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二》異域下波斯國條記載:“波斯國,大月氏之別種,治蘇利城,古條之國也。東去長 安一萬五千三百里,城方十余里,戶十余萬!
郁金、蘇合、青木等香,
胡椒、
蓽撥、石 蜜、千年棗、
香附子、訶梨勒、無食子、鹽綠、
雌黃等物。”《隋書·列傳第四十八》1330波 斯國條中亦記載:“……
朱砂,
水銀,熏六、郁金、蘇合、青木等諸香,胡椒、蓽撥、
石蜜、半蜜 、千年棗、
附子、訶梨勒、無食子、鹽綠、雌黃!钡搅颂拼鷷r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進一步開拓與 繁榮,西域藥物訶梨勒已在臨床上廣泛應(yīng)用,被視為治痢神藥,如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 五卷》訶梨勒條引唐·劉禹錫《傳信方》云:“余曾苦赤白下,諸藥服遍久不差,轉(zhuǎn)為白膿。令
狐 將軍傳此方:用訶梨勒三枚,兩炮一生,并取皮末之,以沸漿水一合服之。若只水痢,加一錢匕甘 草末;若微有膿血,加二匕;血多,加三匕。”唐天寶年間鎮(zhèn)守中國西部疆域的安西都護高仙芝就 曾遇到這樣一件事,據(jù)《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一十四中《廣異記》載:“高仙芝伐大食,得訶梨勒 ,長五六寸,初置抹肚中,便覺
腹痛,因快痢十行。初謂訶梨勒為祟,因欲棄之,以問大食長老, 長老云:‘此物長帶,一切病消,痢者出惡物耳’。仙芝甚寶惜之,天寶末被誅,隨失所在。”此 外,訶梨勒在fo經(jīng)中也給予極高的地位,《fo說四十二章經(jīng)》“fo言:吾視王侯之位如塵隙,視金 玉之寶為瓦爍,視紈素之服如弊帛,視大千世界為一訶子。”“金篦舊說在,訶子古方磨。”(宋 ·梅堯臣《依韻和吳正仲赤目見寄》)。唐·玄應(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二四:“
訶黎旦雞,舊言訶梨 勒,翻為天主持來。此果堪為藥分,功用極多,如此土
人參、
石斛等也!薄毒闵嵴摗し謩e世品三 之五》亦曰:“謂若能一晝一夜持不殺戒,于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災(zāi)起。若能以一訶黎旦雞,起殷 凈心奉施僧眾,于當來世決定不逢疾疫災(zāi)起。”在敦煌醫(yī)學卷子P.2662V、P.3378中 就有運用訶梨勒組方治療多種疾病的論述,下面筆者作以淺述,錯誤之處恭請同道指正。1與
檳榔 合用,理氣治痢張仲景《金匱要略·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47條:“氣利,訶梨勒散主之 。訶梨勒散方:訶梨勒十枚,煨。右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其中治療氣利,只用了訶梨勒
一味藥,在敦煌卷子P.2662V“檳郎(榔)湯方:訶梨勒三顆、檳郎(榔)二枚,末,空腹 服之”(第111行)。方中將檳榔與訶梨勒合用,加強了理氣作用,有助于解決
痢疾的里急后重 ,后人劉完素云:“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這正是強調(diào)了理氣在治療痢疾中的重要性。2與桂
姜草合 重治風冷敦煌卷子P.3378“療風冷熱不調(diào)方:
甘草、
干姜、
桂心、訶梨勒,以水一升,煎取 半升,服之即差(瘥)”(第4~5行)。此處風冷熱偏重于風冷,指因受風而身體怕冷,從用藥 來看,乃屬脾
腎陽虛,臨床可見畏寒怕冷,腸鳴
腹瀉等癥。方中干姜、桂心重在溫陽散寒以制冷, 甘草、訶梨勒合用以健脾澀腸。3寓三黃湯中瘥風冷熱敦煌卷子P.3378療風冷、熱不調(diào)方: “……三黃湯方:
麻黃、
黃芩、勺(芍)藥、
蔥白、豉、
防風、
黃芪、甘草、
大黃、訶梨勒,十二 物,以水一升半,煮取一升,服之即差(瘥)”(第6~8行)。此處風冷熱乃寒熱錯雜,表寒里 熱,虛中夾實等。此三黃湯為同時代傳世醫(yī)書中所不載,其開創(chuàng)了表里雙解、扶正祛邪之典范,為 治外冷內(nèi)熱、冷熱不調(diào)之良方,后世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劉完素所創(chuàng)表里雙解
防風通圣散,其法則也 未超越此方,可見敦煌醫(yī)方的配伍確有神妙之處。方中麻黃、蔥白、防風辛溫解表,黃芪、甘草益 氣調(diào)中,黃芩、大黃解熱通腑,勺(芍)藥、訶梨勒斂陰澀腸,諸藥合用,散中有收,攻中有補。 4合
秦艽牛乳療百種風病敦煌卷子P.3378“療人一切百種風病:秦艽一兩、牛乳二升、煎取 一升,下訶梨勒,服之瘥”(第9行)。將牛乳煎藥用法獨特,牛乳,唐·《新修本草·禽獸部卷 第十五》牛乳條云:“補虛羸,止渴,下氣!迸c訶梨勒、秦艽合用則補虛祛風,使祛風而不傷正 ,以藥測癥,本方所治風病乃寒濕所致。5入
桃柳枝湯療老叟少力敦煌卷子P.3378“療人老 叟少力,煎桃柳枝湯:東南
桃枝一握、東南柳枝一握、蔥、豉、
芍藥、甘草、大黃、訶梨勒,煎湯 服之,立差(瘥)”(第11~12行)。本方所治老叟少力乃脾胃虛弱,熱結(jié)陰虧而致。桃枝,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第二十九卷》桃條引《圣惠》云:“心虛
健忘,令耳目聰明,用戊子日取 東引桃枝二七寸枕之。”柳枝,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柳條引《楊起簡便方》云: “脾胃虛弱,不思飲食,食下不化,病似
翻胃膈(嗝)。清明日取柳枝一大把熬湯,煮小米作飯, 灑面滾成珠子,曬干,代懸風處。每用燒滾水隨意下米,米沉住火,少時米浮,取看無硬心則熟, 可頓食之。”由此來看,桃枝、柳枝均有補虛之功。方中芍藥、大黃養(yǎng)陰通便,甘草、訶梨勒補中 澀腸,蔥、豉散邪透表。此方攻補兼施,表里同治,實為治療脾胃虛弱,熱結(jié)陰虧而致的老叟少力 ,大便偏干之良方。6加牛酥
紫草治上氣
咳嗽敦煌卷子P.3378“療人上氣咳嗽方:
黃牛酥一 升、紫草、煎之,下甘草、訶梨勒,服之即差(瘥)”(第13-14行)。牛酥,《新修本草》 將其歸于
酪酥條,唐·《新修本草·禽獸部卷第十五》酪酥條謂其:“補五臟,利大腸。……然酥 有牛酥、羊酥,而牛酥勝于羊酥!7入
當歸艾葉療腹痛不止敦煌卷子P.3378“療人腹
皮痛 不止方:當歸、艾、訶梨勒,煎湯服之差(瘥)”(第16行)。本方所治腹痛乃血虛寒凝所致。 方中當歸養(yǎng)血調(diào)血,艾葉、訶梨勒溫中澀腸,諸藥合用,可使血得溫調(diào)而腹痛自止。8與艾膠
黃連 共治赤白痢敦煌卷子P.3378“療人赤白痢不止方:艾、
阿膠、黃連、芍藥、當歸、桂心、椒 、姜、訶梨勒,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二服,服之即差(瘥)”(第17~18行)。本方主治 為寒熱錯雜之赤白痢,方中黃連清熱止痢,阿膠、芍藥、當歸補血調(diào)血,取其“行血則便膿自愈” ;艾、桂心、椒、姜、訶梨勒溫中理氣,澀腸止痢,取其“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9訶毗阿摩羅醋煎 治發(fā)落敦煌卷子P.3378“又療發(fā)落:以訶梨勒二兩去子、毗黎(梨)勒二兩去子、阿摩羅二 兩,三物以醋、漿各二升,煎滓,洗頭,一日洗五度。空煎阿摩羅二兩,洗之亦差(瘥)”(第2 4~26行)。方中阿摩羅即庵摩勒,為梵文譯音,又名余甘,陳藏器《本草拾遺》庵摩勒條中云 :“主補益,強氣力。合
鐵粉用一斤,變白不老。取子壓取汁,和油涂頭,生發(fā),去風癢。初涂發(fā) 脫后生如漆。人食其子,先苦后甘,故曰余甘!
毗黎勒,《新修本草》中謂其治:“風虛熱氣, 功同庵摩勒!崩顣r珍《本草綱目·木果部第三十一卷》引唐·甄權(quán)云:“暖腸腹,去一切冷氣。 作漿染須發(fā),變黑色。”又引《圣惠方》云:“大風發(fā)脫,毗黎勒燒灰,頻檫有效。”敦煌醫(yī)學卷 子中首載訶梨勒、毗黎(梨)勒阿摩羅(庵摩勒)三藥合用洗頭療發(fā)落亦屬重大創(chuàng)舉,其療效得到 同時代或后世本草醫(yī)書的驗證。10單味訶梨勒又可療眼瘡敦煌卷子P.3378“又療眼開不得 ,有瘡:取訶黎勒心,冷水,沛目中著,立差(瘥)”(第32~33行)。訶黎勒心即訶黎勒核 ,用治眼疾實屬敦煌卷子首次記載,后世也有相關(guān)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中 引宋代蘇頌云“核,磨
白蜜注目,去風赤澀痛,神良(蘇頌)!本C上所述,訶梨勒自東漢末年從 西域傳入我國后,歷經(jīng)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已經(jīng)在臨床上廣泛應(yīng)用,與其他藥物靈活配合可用治多 種疾病,這些藥物今天仍然有開發(fā)利用的價值,“古為今用”,愿我們將敦煌卷子醫(yī)學寶庫不斷發(fā) 掘,以便更好地造福人類的健康。
李應(yīng)存$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 究所!2003級博士研究生甘肅蘭州730000敦煌卷子
<1>《法藏敦煌西域文獻》(17冊,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36-137頁;2002年第34-35頁.
<2>劉渡舟等編.《金匱要略詮解》.天津:天津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84:202.
<3>江蘇新醫(y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86:1174-1176.
<4>《中華歷史文庫·二十六史·周書》(電子版),北京卓群數(shù)碼科技有限公司,519頁.
<5>《中華歷史文庫·二十六史·隋書》(電子版),北京卓群數(shù)碼科技有限公司,1330頁.
<6>劉衡如,劉山永校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上下).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1169-1170,1223-1224,1360-1362,1365.
<7>趙存義,趙春塘.《本草名考》.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0:309-310.
<8>尚志均輯校.唐·《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4:212.
<9>尚志鈞輯釋.唐·陳藏器《本草拾遺》.合肥:安徽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3:386.滴 ?瘟破⑽感槿?熱結(jié)陰虧而致的老叟少力,大便偏干之良方。6加牛酥紫草治上氣咳嗽敦煌卷子P .3378“療人上氣咳嗽方:黃牛酥一升、紫草、煎之,下甘草、訶梨勒,服之即差(瘥)”( 第13-14行)。牛酥,《新修本草》將其歸于酪酥條,唐·《新修本草·禽獸部卷第十五》酪 酥條謂其:“補五臟,利大腸。……然酥有牛酥、羊酥,而牛酥勝于羊酥!7入當歸艾葉療腹痛不止敦煌卷子P.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