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論"中風"-----
    

傷寒雜病:論"中風"-----

如今,社會進步了,生活提高了,觀念增強了,醫(yī)學發(fā)展了,可躺在床上不得起臥,拄著拐杖,滿街搖擺的人卻越來越多了。老年、中年,男的女的,胖的瘦的,血壓高的,血壓低的,條件好的,營養(yǎng)差的,城市的,農(nóng)村的,官員、百姓,無其不有,甚至不少青少年也患了半身不遂,活動障礙,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有人說忌煙忌酒則避免發(fā)生腦血栓,可那些根本就不沾煙酒的人又為什么發(fā)病呢?有人說是現(xiàn)在的化學藥物用于種植作物的原故,可人人都是吃的這些糧食,為什么那么多人不發(fā)病呢?還有人認為與環(huán)境的污染、氣候的變化等等有關。

    不管什么因素,總的說是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反復率也越加增多了,相對的治療藥物、治療方法也隨之增多,但無計事,根治的卻很少,在某些地區(qū),甚至幾十人中,或是在一家人中就有一個或幾個不能自理或活動障礙的半身不遂病人;預防、預防、再預防,就在醫(yī)務人員里面,也不少這樣的人物。那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中風的增多,到底能不能徹底治愈呢?請看下面的論述:

    一、先說“中風”,中風又名卒中,臨床上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無昏仆,而僅以喎僻不遂為特征的一種疾;本病起病急驟,變化迅速,證見多端,與“風”善行數(shù)變的特性相似,故以中風命名,F(xiàn)代醫(yī)學的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痙攣等疾病,可屬“中風”范疇。

    二、中風的發(fā)生:中醫(yī)學認為,多由平素氣血虧虛,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濕痰內盛,復因情志、飲食、勞累、外感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經(jīng)脈失于濡養(yǎng),或痰濁蒙蔽清竅,橫竄經(jīng)脈;或陰虧于下,肝陽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上蒙清竅,橫竄經(jīng)隧而卒然發(fā)。黄洳C雖然復雜,但可用本虛標實、上實下虛加以概括。在本為肝腎不足、氣血衰少;在極為風火相扇,痰濕壅盛,氣血逆亂。

    據(jù)上所述,不難看出“中風”的產(chǎn)生原因,也可找出中風的發(fā)病因素了。也就是說,長期的心神焦慮、心急心煩等等可致心血不寧,心氣不足,心臟的氣血兩虧;長期的氣惱、氣怒、悶悶不樂、爭強好勝等等可致肝火過盛,肝風內動,血失收藏,肝陰不足等等;長期的勞累,緊張的甚至是經(jīng)常性的超時工作,造成腎臟虛損,腎陰虧損,腎陰不足等等,此時則造成腎水上泛、下心下移,水火不相容,在體內交爭,更有肝風內動、風助火勢、火借風威,于腎水交織在一起。風水火相搏,體內多生濕熱,濕熱生痰,痰多粘滯,滯留于經(jīng)絡、臟腑、筋脈之間,其病已成,只是還未發(fā)病而已。復因情志、飲食、勞累、外感等因素的誘發(fā)而突然發(fā)作,則見一發(fā)不可收拾;這時,痰火已隨逆行之氣上浮于清竅,氣行則血行,所以痰濕隨之混雜于血液之中,其粘滯造成了血液流通不暢,筋脈不舒,肢體伸縮不利。

    根據(jù)上述致病因素,請看一看下面的比較:

    二十年前,人們在吃著大鍋飯,甚至是鐵飯碗,每天除了按時上班下班,干多干少都是到月拿錢,賴漢也不會餓死的環(huán)境下生活;盡管生活不富裕,且你也這樣,他也如此,天塌有大家,沒急可著,你有我有,你無我無,無氣可生,無急可著,很少腦怒、心煩燥急,因人而宜,能者鋁合金勞,體虛一點也累不著,所以不易發(fā)病。

    如今,在經(jīng)濟管理一切的浪潮中,人們爭先賭氣,起早貪黑,東奔西跑,緊張地工作,為了生活得比別人好,拼命地工作,加班加點,稍有不如意則心煩、氣惱、悶氣,火冒三丈,久久不瀉,一天、兩天不住地緊張工作,也就遇到更多的不順心之事,這樣就應了氣大傷身那句話;所以,如今是各行各業(yè)、男女老少都要爭口氣,往上沖,一個坎坷,突然跌倒,跌倒的人多了,不順利的事多了,發(fā)病的人也就多了。治愈后不接受教訓,繼續(xù)爭這口氣,不小心又反復發(fā)作了。所以說,中風的產(chǎn)生,可由六個字概括,那就是:“心急、氣腦、緊張”,其發(fā)作則由于壓力、沖擊而致崩潰、癱瘓。

    從上也就不難看出,為什么中風病人越來越多,為什么越來越不好治了!

[ Last edited by 藍天百云 on 2007/1/1 at 17:30 ]
-----------腦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是指在顱內、外腦動脈管壁上發(fā)生病理改變的基礎上,由于血流緩慢、血液成份異常或血液粘度增加等情況的作用下所形成的血栓,導致血管發(fā)生閉塞的一種腦血管病。
-----------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性小動脈硬化為其最常見的病因。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形成潰瘍,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份及纖維素粘附于受損動脈的粗糙內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壓下降、血流緩慢、血流量減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痙攣等情況的影響下,血栓逐漸增大,最后導致動脈管腔的完全閉塞。糖尿病、高血脂癥、高粘度血癥和高血壓等均可加速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好發(fā)于大血管的分*處及彎曲處,故腦血栓形成好發(fā)于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基底動脈下段、椎-基底動脈交界處、大腦中動脈主干、大腦后動脈及大腦前動脈等部位。非特異性動脈炎、鉤端螺旋體病、動脈瘤、膠原性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高凝狀態(tài)和頭、頸部外傷等病因,亦可引發(fā)腦血栓形成。
-----------一、壞死期

    病初6小時內,肉眼尚見不到明顯病變。8--48小時后缺血中心部位發(fā)生軟化(梗死),腦組織腫脹變軟,腦溝變窄,腦回扁平、腦灰白質界線不清。如病變范圍大,腦組織高度腫脹時可向對側移位甚至形成腦疝。鏡下結構不清,神經(jīng)細胞和膠質細胞壞變,毛細血管輕度擴張,周圍可見液體和紅細胞滲出。

二、軟化期

    7--14天后病變組織開始液化和變軟,神經(jīng)細胞消失,吞噬細胞大量出現(xiàn),星形細胞增生。

三、恢復期

    3--4周后軟化和壞死組織被吞噬和清除,膠質細胞增生的軟化灶形成瘢痕,大的形成囊腔,稱中風囊。修復有時需要幾個月甚至1--2年或更長時間。

    大多數(shù)腦血栓形成呈上述病理改變稱白色梗死;少數(shù)梗塞區(qū)特別是近皮質部位,由于血管豐富再灌注時可繼發(fā)出血,呈現(xiàn)出血性梗死稱紅色梗死。
   
【臨床表現(xiàn)】

    常見于50歲以上和具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老年人,多在睡眠中或休息時或血壓偏低時發(fā)病,病情進展較緩慢,常有頭昏、眩暈、一側肢體麻木、力弱等前軀癥狀。神志大多清楚,局灶癥狀較全腦癥狀明顯。

一、 臨床類型

依據(jù)其發(fā)病快慢和病程特點分為:

1.可逆型 病人腦缺血癥狀超過24小時,常伴有腦梗死存在,但尚未導致不可逆的神經(jīng)功能損害,或因側支循環(huán)代償及時而完善,或栓子溶解,病人的癥狀和體征一般在24--72小時內恢復, 最長可持續(xù)3周而完全緩解和不留后遺癥。實際上是一種較輕的腦梗死,又稱可逆性缺血性神經(jīng)功能缺損。

2.進展型 局灶性腦缺血癥狀和體征由輕變重,迅速進展,持續(xù)6小時至數(shù)天直到病人完全偏癱和意識障礙。如起病2周后癥狀和體征仍緩慢進展,類似顱內占位性病變,又稱腫瘤型。常與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腦灌注血流量減少,側支循環(huán)代償不良,血栓向近心端逐漸擴展等有關。

3.完全型 起病突然,病情在6小時內即達到高峰,如頸內動脈或中動脈主干等較大動脈的急性血栓。常為完全性偏癱,伴癲癇發(fā)作,有意識障礙或很快進入昏迷,或出現(xiàn)病灶側顳葉鉤回疝,又稱暴發(fā)型(約占30%)。

4.普通型 占大多數(shù),局灶性癥狀多在數(shù)小時或3--5天內達高峰,以后不再發(fā)展。如側支循環(huán)建立較好,梗死區(qū)周圍水腫消退,癥狀可漸減輕。

二、 不同動脈閉塞時的臨床癥狀

1.頸動脈系統(tǒng)血栓形成

⑴頸內動脈 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以頸總動脈分*和頸動脈管外口處最常見。可見病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同向偏(三偏)癥狀和精神癥狀,以及病灶側的Horner征和視網(wǎng)膜動脈壓力下降。頸動脈有觸痛和呈條索狀,搏動減弱或消失,并可聞到血管雜音。主側病變尚可有不同程度的失語、失讀、失寫、失認及失用。如出現(xiàn)病灶側黑矇或原發(fā)性視神經(jīng)萎縮伴對側偏癱者,稱黑矇性交*性麻痹,為頸內動脈血栓形成的特征性臨床表現(xiàn)。如側支循環(huán)良好或建立及時,臨床上可不出現(xiàn)癥狀。頸動脈超聲波、MRA或DSA檢查可明顯顯示頸動脈狹窄或閉塞。

⑵大腦中動脈 最為多見。主干閉塞時可有三偏癥狀,主側半球病變時還有失語。大腦中動脈表淺分支的前中央動脈閉塞時,可有對側中樞性面、舌癱,主側半球受累時可出現(xiàn)運動性失語。中央動脈閉塞時可有上肢單癱或不完全性偏癱和輕度感覺障礙。頂后、角回或顳后動脈閉塞時可出現(xiàn)對側皮層感覺喪失,病變對側同向偏盲或同向上象限性盲,主側半球病變時有感覺性失語和失用。豆紋動脈外側支閉塞時可有對側偏癱。

⑶大腦前動脈 由于前交通動脈提供側支循環(huán),近端閉塞時可無癥狀。周圍支受累時,常侵犯額葉內側面,癱瘓以下肢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層性感覺障礙及排尿障礙。深穿支阻塞可影響內囊前支供血,常出現(xiàn)對側中樞性面、舌癱及上肢輕癱。雙側大腦前動脈閉塞時,可出現(xiàn)淡漠、欣快等精神癥狀和雙側腦性偏癱。

2.椎-基底動脈血栓形成

小腦后下動脈(Wallenberg綜合征) 因延髓背外側部梗死,引發(fā)眩暈、眼球震顫,病灶側舌咽、迷走神經(jīng)麻痹,小腦性共濟失調及Horner征,病灶側面部和對側軀體、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

⑵基底動脈主干(閉鎖綜合征) 可導致以橋腦基底部損傷為主的一種腦干血管病,病人意識清晰,除保留眼球垂直、內收運動功能外,其它頭頸、眼和四肢的自主運動功能全部喪失,不能吞咽、言語和活動四肢,僅能借眼球的垂直運動來表示自己的意思,和與外界發(fā)生聯(lián)系。

⑶基底動脈尖(基底動脈尖綜合征) 可導致以中腦損害為主的一種特殊類型的腦干血管病。常伴有丘腦、間腦以及枕、顳葉等處缺血性損害。呈卒中樣發(fā)病,主要表現(xiàn)為意識不清、眼內外肌麻痹、偏癱、偏盲和頭顱CT或MRI檢查提示有丘腦及枕、顳葉部的新鮮梗死灶,眼內外肌麻痹癥狀為本病主要而必備的臨床表現(xiàn)。

⑷大腦后動脈 表現(xiàn)為枕葉綜合征。以偏盲和一過性視力障礙(如黑矇)等多見,此外還可有體像障礙、失認及失用等。如侵及深穿支,還可伴有偏身感覺障礙或感覺異常以及錐體外系等癥狀的丘腦綜合癥。

⑸基底動脈腦橋分支 可分別出現(xiàn)下列綜合癥:

①橋腦旁下中綜合癥(Fovill綜合征) 病灶側眼球外展不能,兩眼球向病灶對側凝視,對側偏癱。

②橋腦腹外側綜合癥(Millard-Gubler綜合征) 病灶側周圍性面癱及外直肌麻痹,病灶對側偏癱,或有雙眼向病灶側同向斜視不能。

③橋腦背蓋綜合癥(Raymond-Cestan綜合征) 病灶側肢體有不自主運動及小腦體征,對側肢體輕癱及感覺障礙,眼球向病灶側凝視不能。
-----------腦血栓形成急性期的病死率為5--10%。死亡原因中1/3由腦部病變(如嚴重腦水腫、出血性梗塞及腦干損害)所引起,2/3因繼發(fā)并發(fā)癥(如嚴重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心腎功能不全)所致。存活病人的殘病率較高,常見后遺癥有不同程度的偏癱、失語,少數(shù)有癲癇發(fā)作、精神障礙或卒中后癡呆,僅30%病人可部分或完全恢復工作。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嗜酒等均是腦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險因素,對這些危險因素實施干預可以預防中風的發(fā)生,減輕體重、運動及適當?shù)娘嬍吃谥酗L預防中的價值已得到公認。此外,我國腦血管病發(fā)病和病后死亡與氣候季節(jié)有密切關系,所以中風高危患者和病后患者,在每年12--2月以及7月前后的發(fā)病高峰期,應予特別注意,防止在過冷或過熱環(huán)境中活動,對危險因素密切監(jiān)控和處理。
-----------風痰阻絡型
【證見】 突然口眼喁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肌膚麻木,甚則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脈弦滑。

【治法】 祛風化痰通絡。

【方藥】

1.主方牽正散(《楊氏家藏方》)合導痰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附子12克,僵蠶10克,全蝎5克,法半夏15克,膽南星12克,地龍10克,陳皮6克,鉤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痰瘀交阻者,可酌加丹參20克、仁10克、赤芍12克。

2.中成藥

(1)川芎嗪注射液,150毫克或復方丹參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2)益腦復健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

(3)腦血康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1)熄風化痰湯

處方:鉤藤15克,半夏、天南星天麻、紅花、生、桂枝各10克,竹瀝10毫升,甘草5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

(2)培元通經(jīng)熄風湯

處方:當歸10克,生黃芪30克,生地黃1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天竺黃10克(后下),全蝎8克,白蒺15克,地龍15克,膽南星10克,竹瀝汁20毫升,天麻15克,鉤藤15克,白附子10克,桂枝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3)散風通絡湯

處方:稀薟草15克,老鸛草12克,桑枝20克,牛膝12克,秦艽12克,木瓜10克,地龍10克,海風藤15克,丹參12克,赤芍10克,土鱉蟲10克,全蝎6克,僵蠶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證見】 平素頭暈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fā)生口眼喁斜,語言不利,或手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舌紅苔膩,脈弦細數(shù)或弦滑。

【治法】 平肝熄風潛陽。

【方藥】

1.主方鎮(zhèn)肝熄風湯(張錫純《衷中參西錄》)加減

處方:代赭石30克,白芍、天冬玄參、菊花各15克,鉤藤、板、龍骨牡蠣各20克,天麻12克,牛膝18克。水煎服。

2.中成藥參照風痰阻型中成藥。

3.單方驗方

(1)趙氏中風方(胡熙明等《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處方:天麻、黃芩、鉤藤、玄參、懷牛膝、丹參、夏枯草各9克,生地黃12克,生牡蠣、石決明各30克。水煎服。

(2)平肝熄風湯(王明河驗方)

處方:生地黃20克,山茱萸15克,山藥2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麥冬10克,蟬蛻9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知母15克,夏枯草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一劑.
-----------【證見】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紅,目赤,口噤,氣粗,肢體偏癱,或兼拘急。舌質紅苔黃,脈弦滑。

【治法】 清肝熄風、開竅。

【方藥】

1.主方羊角湯加減

處方:羚羊角0.3克(銼末沖服),菊花、夏枯草各15克,石決明、龜板各30克,生地黃、鉤藤各20克,白芍15克,牡丹皮、天竺黃、黃芩各10克。水煎服。

若痰濕偏盛、苔白膩,屬陰閉者,宜用豁痰熄風、開竅,方用滌痰湯加減:法半夏15克,陳皮10克,茯苓、竹茹、膽南星、枳實各12克,鉤藤20克,石菖蒲9克,甘草6克,天麻10克。水煎服。

2.中成藥清開靈注射液,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3.單方驗方

(1)化痰通腑湯

處方:全瓜蔞30~40克,膽南星6~10克,生大黃10~15克,芒硝10~15克(熔化)。水煎服。

(2)清肝熄風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生石膏60克(先煎),生龍骨30克(先煎),生牡蠣30克(先煎),滑石12克,龍膽草10克,丹皮10克,大黃10克,竹茹12克,懷牛膝15克,檳榔6克,廣木香2克(后下),白薇10克,遠志6克,石菖蒲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證見】 神志昏糊,面色蒼白,口開,目合,氣息低微,肝出肢冷。舌痿,脈微欲絕。

【治法】 回陽固脫。

【方藥】

1.主方參附湯(危亦林《世醫(yī)得效方》)加減

處方:人參15克,熟附子12克,山茱萸15克,五味子6克,龍骨、牡蠣各30克。水煎服。

2.中成藥心脈靈注射液,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l一2次。
-----------【證見】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

【治法】 益氣活血,化痰通絡。

【方藥】

1.主方補陽還五湯(王清任《醫(yī)林改錯》)加減

處方:黃芪30克,地龍、赤芍各15克,當歸尾12克,川芎、桃仁、紅花各10克,丹參、雞血藤各20克。水煎服。

若語言不利者,選加石菖蒲10克,膽南星、郁金各12克。口眼喁斜者,選加白附子12克,僵蠶lO克,全蝎5克。兼肝陽上亢者,選加石決明、代赭石各30克,白芍、菊花各15克,鉤藤20克,天麻12克。

2.中成藥

(1)川芎嗪注射液,15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2)華佗再造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中風回春丸,每次1丸,每日3次。

(4)散風活絡丸,每次3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血換解方(方藥中驗方)

處方:水蛭50克,郁金20克,川芎30克,共研粉。每次10克,每日3次。

(2)中風回春方(河南省中藥研究所驗方)

處方:當歸、丹參、白花蛇、蜈蚣、地龍、紅花、忍冬藤,制成片劑,每片重0.3克。每日3次,每次5—6片,1個月為1個療程。

(3)治癱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黃芪60克,川芎30克,丹參15克,雞血藤15克,赤芍9克,桃仁9克,紅花9克,地龍9克,水蛭末2克(沖服)。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4)補氣活血湯(賴天松《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黃芪30克,當歸尾12克,赤芍9克,地龍6克,牛膝15克,玄參12克,川芎6克,桃仁6克,紅花6克,天竹黃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5)五蟲四藤湯(賴天松《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蜈蚣3條,地龍15克,烏梢蛇9克,土鱉蟲9克,全蝎6克,雞血藤25克,忍冬藤15克,絡石藤20克,鉤藤15克,黃芪90克,丹參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