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女,48歲。成都市街道居民。
【病史】經(jīng)常頭暈,咳嗽氣緊,心累心悸,四肢乏力,頭面及雙膝以下腿足浮腫,m.bhskgw.cn/wsj/遷延已有五年。嚴重時,自覺心往下墜,甚至短暫昏迷。1964年3月,因勞累后,突覺心累心悸加重,旋即昏迷,不醒人事。鄰友見危,欲急送醫(yī)院;但家屬恐途中顛簸而致氣絕,遂來邀至家中急診。
【初診】昏迷不醒,四肢不溫,面色蒼白,呼吸微弱。脈沉微,舌淡苔黑潤。此為少陰證氣厥,立即以自制坎離丹五粒,溫開水灌服,同時速煎溫中扶陽之劑急救。
處方一
川附片三份半上肉桂一份真琥珀二份柏子仁二份飛朱砂一份麝香半份研細末,水打丸。
處方二
【二診】灌下坎離丹后,約時許,病人慢慢蘇醒過來。然后急進湯劑,每二小時一服。次日,自己坐車前來就診。心累心悸稍減,四肢微覺有力,精神亦好轉(zhuǎn)。黑苔減少,脈沉弱。法宜溫脾補腎,以干姜附子湯主之。
處方
干姜60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三劑
【三診】上方連服三劑,諸證雖有好轉(zhuǎn),但久病大衰,心氣虧耗,肺脾腎皆虛。宜溫陽益氣,健脾補中為治,以脾胃著手,滋氣血之源,以理中湯加味主之。
處方
潞黨參12克 干姜片15克 炒白術(shù)15克 炙甘草6克 茯苓25克 法半夏15克
連進十余劑,諸證顯著好轉(zhuǎn),操持家務(wù)如常。
1979年7月追訪,患者已年逾六旬,十余年來僅復(fù)發(fā)過一次,但病情較輕,恢復(fù)正常后,一直比較穩(wěn)定。
【辨證】患者元氣素虛,久病更加衰憊,遇勞累誘發(fā)而病勢沉重。呼吸弱,脈沉微,為心氣虧耗;舌淡苔黑,浮腫,肢冷,屬陽氣不振,腎水上泛;突然昏迷,系一時氣機逆亂,中氣下陷,陰氣上騰,心腎不交。所幸尚未發(fā)現(xiàn)下利、汗出、面赤、四肢厥逆、脈微欲絕之危候,故不必立投四逆,宜用溫腎補心,安神利竅之劑,令坎離相m.bhskgw.cn濟,再以溫中扶陽之品,使清陽升,濁陰降,呼吸為之條暢,神志立轉(zhuǎn)清醒。然后繼進驅(qū)陰助陽,溫補脾腎之方,培植根本,最終以溫陽益氣,滋養(yǎng)氣血為治,逐漸康復(fù)而安。
【按語】《素問·方盛衰論篇》云:“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忘夢,其極至迷”。論其治療,因五臟氣虛,陽氣不足等皆可致病,主張應(yīng)參合五臟見證,調(diào)和陰陽之氣,據(jù)其經(jīng)脈盛衰而f臺之。本例患者,即屬少氣之候涉及五臟,而以心腎氣虛為主。始終以溫通之法,扶其心腎之陽,注意以“棄陰附陽,不知并合”為戒。得其要領(lǐng),故沉疾較快扭轉(zhuǎn),十余年來頗為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