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陰煎:治男婦帶濁遺淋,色赤帶血,脈滑多熱,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經(jīng)期太早,凡一切陰虛內(nèi)熱動血等證。
生地 熟地 芍藥(各二錢) 山藥 川續(xù)斷 黃芩 黃柏(各一錢半) 生甘草(一錢)水二鐘,煎七分,食遠(yuǎn)溫服。如小水多熱,或兼怒火動血者,加焦梔子一、二錢;如夜熱身熱,加地骨皮一錢五分;如肺熱多汗者,加麥冬、棗仁;如血熱甚者,加黃連一錢五分;如血虛血滯,筋骨腫痛者,加當(dāng)歸二、三錢;如氣滯而痛,去熟地,加陳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屬;如血脫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錢,或烏梅一、二個(gè),或百藥煎一、二錢,文蛤亦可;如少年,或血?dú)庹⒄,不必用熟地、山藥;如肢?jié)筋骨疼痛或腫者,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錢。
加減一陰煎:方在補(bǔ)陣九。
治水虧火勝之甚者。
抽薪飲:治諸凡火熾盛而不宜補(bǔ)者。
黃芩 石斛 木通 梔子(炒) 黃柏(各一、二錢) 枳殼(錢半) 澤瀉(錢半) 細(xì)甘草(三分)水一鐘半,煎七分,食遠(yuǎn)溫服m.bhskgw.cn/hushi/。內(nèi)熱甚者,冷服更佳。如熱在經(jīng)絡(luò)肌膚者,加連翹、天花粉以解之;熱在血分大小腸者,加槐蕊、黃連以清之;熱在陽明頭面,或躁煩便實(shí)者,加生石膏以降之;熱在下焦,小水痛澀者,加草龍膽、車前以利之;熱在陰分,津液不足者,加門冬、生地、芍藥之類以滋之;熱在腸胃實(shí)結(jié)者,加大黃、芒硝以通之。
徙薪飲:治三焦凡火,一切內(nèi)熱,漸覺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劑。其甚者,宜抽薪飲。
陳皮(八分) 黃芩(二錢) 麥冬 芍藥 黃柏 茯苓 牡丹皮(各一錢半)水一鐘半,煎七分,食遠(yuǎn)溫服。如多郁氣逆?zhèn),脅肋疼痛,或致動血者,加青皮、梔子。
大厘清飲:治積熱閉結(jié),小水不利,或致腰腿下部極痛,或濕熱下利,黃膽,溺血,邪熱蓄血腹痛淋閉等證。
茯苓 澤瀉 木通(各二錢) 豬苓 梔子(或倍之) 枳殼 車前子(各一錢)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yuǎn)溫服。如內(nèi)熱甚者,加黃m.bhskgw.cn/wszg/芩、黃柏、草龍膽之屬;如大便堅(jiān)硬脹滿者,加大黃二、三錢;如黃膽小水不利,熱甚者,加茵陳二錢;如邪熱蓄血腹痛者,加紅花、青皮各一錢五分。
清流飲:治陰虛挾熱瀉痢,或發(fā)熱,或喜冷,或下純紅鮮血,或小水痛赤等證。
生地 芍藥 茯苓 澤瀉(各二錢) 當(dāng)歸(一、二錢) 甘草(一錢) 黃芩 黃連(各半錢) 枳殼(一錢)水一鐘半,煎服。如熱甚者,加黃柏;小水熱痛者,加梔子。
化陰煎:治水虧陰涸,陽火有余,小便癃閉,淋濁疼痛等證。
生地黃 熟地黃 牛膝 豬苓 澤瀉 生黃柏 生知母(各二錢) 綠豆(三錢) 龍膽草(錢半)車前子(一錢)水二鐘,加食鹽少許,用文武火煎八分,食前溫服,或冷服。若水虧居多,而陰氣大有不足者,可遞加熟地黃,即用至一、二兩亦可。
茵陳飲:治挾熱泄瀉熱痢,口渴喜冷,小水不利,黃膽濕熱閉澀等證。
茵陳 焦梔子 澤瀉 青皮(各三錢) 甘草(一錢) 甘菊花(二錢)用水三、四鐘,煎兩鐘,不時(shí)陸續(xù)飲之。治熱瀉者,一服可愈。
清膈煎:治痰因火動,氣壅喘滿,內(nèi)熱煩渴等證。
陳皮(錢半) 貝母(二、三錢,微敲破) 膽星(一、二錢) 海石(二錢) 白芥子(五、七分) 木通(二錢)水一鐘半,煎七分,溫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一小鐘;如渴甚者,加天花粉一錢;如熱及下焦,小水不利者,加梔子一錢半;如熱在上焦,頭面紅赤,煩渴喜冷者,加生石膏二、三錢;如痰火上壅而小水不利者,加澤瀉一、二錢;如痰火閉結(jié),大便不通而兼脹滿者,加大黃數(shù)錢,或樸硝一、二錢,酌宜用之。
化肝煎:治怒氣傷肝,因而氣逆動火,致為煩熱脅痛,脹滿動血等證。
青皮 陳皮(各二錢) 芍藥(二錢) 丹皮 梔子(炒) 澤瀉(各錢半,如血見下部者,以甘草代之) 土貝母(二、三錢)水一鐘半,煎七、八分,食遠(yuǎn)溫服。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小便下血者,加木通,各一錢五分;如兼寒熱,加柴胡一錢;如火盛,加黃芩一、二錢;如脅腹脹痛,加白芥子一錢;脹滯多者,勿用芍藥。
安胃飲:治胃火上沖,呃逆不止。
陳皮 山楂 麥芽 木通 澤瀉 黃芩 石斛水一鐘半,煎七分,食遠(yuǎn)服。如胃火熱甚,脈滑實(shí)者,加石膏。
玉女煎: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余,煩熱干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如神、如神。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生石膏(三、五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麥冬(二錢) 知母 牛膝(各錢半)水一鐘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如火之盛極者,加梔子、地骨皮之屬亦可;如多汗多渴者,加北五味十四粒;如小水不利,或火不能降者,加澤瀉一錢五分,或茯苓亦可;如金水俱虧,因精損氣者,加人參二、三錢尤妙。
知母 石斛 木通(各一錢半) 石膏(生用,五、七錢)水一鐘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蚣麥門冬。
綠豆飲:凡熱毒勞熱,諸火熱極不能退者,用此最妙。
用綠豆不拘多寡,寬湯煮糜爛,入鹽少許,或蜜亦可。待冰冷,或濃或稀或湯,任意飲食之,日或三、四次不拘。此物性非苦寒,不傷脾氣,且善于解毒除煩,退熱止渴,大利小水,乃淺易中之最佳最捷者也。若火盛口甘,不宜濃味,但略煮半熟,清湯冷凍飲料之,尤善除煩清火。
玉泉散:亦名一六甘露散。治陽明內(nèi)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jié),溫疫斑黃,及熱痰喘嗽等證。此益元散之變方也,其功倍之。
石膏(六兩,生用) 粉甘草(一兩)
上為極細(xì)末。每服一、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diào)下。此方加朱砂三錢亦妙。
悉尼漿:解煩熱,退陰火,此生津止渴之妙劑也。
用清香甘美大梨,削去皮,別用大碗盛清冷甘泉,將梨薄切浸于水中,少頃,水必甘美,但頻飲其水,勿食其 ,退陰火極速也。
滋陰八味丸:治陰虛火盛,下焦?jié)駸岬茸C。此方變丸為湯,即名滋陰八味煎。
山藥(四兩) 丹皮(三兩) 白茯苓(三兩) 山茱萸(肉,四兩) 澤瀉(三兩) 黃柏(鹽水炒,三兩)熟地黃(八兩,蒸搗) 知母(鹽水炒,三兩)
上加煉蜜搗丸,梧桐子大;蚩招模蛭缜,用滾白湯,或淡鹽湯送下百余丸。
約陰丸:治婦人血海有熱,經(jīng)脈先期或過多者,或兼腎火而帶濁不止,及男婦大腸血熱便紅等證。
當(dāng)歸 白術(shù)(炒) 芍藥(酒炒) 生地 茯苓 地榆 黃芩 白石脂(醋 粹) 北五味丹參 川續(xù)斷(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服。火甚者,倍用黃芩;兼肝腎之火甚者,仍加知母、黃柏各等分;大腸血熱便紅者,加黃連、防風(fēng)各等分。
服蠻煎:此方性味極輕極清,善入心肝二臟,行滯氣,開郁結(jié),通神明,養(yǎng)正除邪,大有奇妙。
生地 麥門冬 芍藥 石菖蒲 石斛 川丹皮(極香者) 茯神(各二錢) 陳皮(一錢) 木通知母(各一錢半)水一鐘半,煎七分,食遠(yuǎn)服。如痰勝多郁者,加貝母二錢;痰盛兼火者,加膽星一錢五分;陽明火盛,內(nèi)熱狂叫者,加石膏二、三錢;便結(jié)脹滿多熱者,玄明粉二、三錢調(diào)服,或暫加大黃亦可;氣虛神困者,加人參隨宜。
約營煎:治血熱便血,無論脾胃、小腸、大腸、膀胱等證,皆宜用此。
生地 芍藥 甘草 續(xù)斷 地榆 黃芩 槐花 荊芥穗(炒焦) 烏梅(二個(gè))水一鐘半,煎七分,食前服。如下焦火盛者,可加梔子、黃連、龍膽草之屬;如氣虛者,可加人參、白術(shù);如氣陷者,加升麻、防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