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半斤) 槐白皮(四兩) 野狼牙根(四兩)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m.bhskgw.cn/pharm/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m.bhskgw.cn/wsj/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
小承氣湯方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生用去皮)茯苓(三兩) 白芍(三兩) 人參(二兩)白術(shù)(四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以上四方.二注有目缺方.
天雄散方(要略眉詮喻先生曰治上焦陽虛)
天雄(三兩炮) 白術(shù)(八兩) 桂枝(六兩) 龍骨(三兩)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千金翼炙甘草湯方 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jié)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甘草(四兩炙) 桂枝(三兩) 生姜(三兩) 麥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參(二兩) 阿膠(二兩) 大棗(三十枚) 生地黃(一斤)
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肘后獺肝散方 治冷勞.又主鬼疰.一同相染.獺肝(一具)
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甘草湯方(要略注曰治肺痿之熱由于虛不可直攻)
甘草上一味.以水三升.煮減半.分溫三服.
千金生姜甘草湯方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五兩) 人參(三兩) 甘草(四兩) 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千金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方
生姜(二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枚) 皂莢(一枚去皮炙焦)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外臺桔梗白散方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上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在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杯則定.
千金葦莖湯方 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dāng)吐如膿.
柴胡(四兩) 黃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半夏(六枚) 大棗(六枚) 生姜(一兩半) 桂枝(一兩半) 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外臺走馬湯方 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綿纏槌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當(dāng)下.老小量之.通治飛尸鬼擊病.
外臺黃芩湯方 治干嘔下利.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三兩) 桂枝(一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排膿散方
枳實(十六枚) 芍藥(六分) 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取雞子黃一枚.以藥散與雞黃相等.揉和令相得.飲和服之.日一服.
排膿湯方 (要略注曰以上兩方概治瘡癰不能散者不獨為腸癰腫癰設(shè)也)
甘草(二兩) 桔梗(三兩) 生姜(一兩) 大棗(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五合.日再服.
千金三物黃芩湯方 治婦人在草蓐自發(fā)露得風(fēng).四肢苦煩熱不痛者.此湯主之.
黃芩(一兩) 苦參(二兩) 干地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蟲.
千金內(nèi)補當(dāng)歸建中湯方 治婦人產(chǎn)后.虛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飲.產(chǎn)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令人強壯宜.
當(dāng)歸(四兩) 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 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一日令盡.若大虛加飴糖六兩.湯成內(nèi)之.于火上暖令飴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nèi)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內(nèi)阿膠.若無當(dāng)歸.以芎 代之.若無生姜.以干姜代之.
小兒疳蟲蝕齒方
上二味末之.取臘日豬脂熔.以槐枝綿裹頭四五枚.蘸藥烙之.以上十六方.從要略第六卷至第二十二卷補入.
附補苦參湯方(此要略中所載與其目錄龐氏方異不知何出今亦附補)
苦參(一升)
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