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三申道人編撰之《玄隱遺密》出版發(fā)行,內容包括:《黃帝內經(jīng)》上篇10章100篇和下篇8章73篇、《九常記》9章48篇、《九真要》內篇9章44篇和外篇4章29篇、《陰陽大論》上下2卷13篇及《龜書》上下2篇。
其中《黃帝內經(jīng)》“典錄”中提到
“二王古,歧轅遠。經(jīng)冊亡,方生獨,方士嗇,憂生憐。執(zhí)所密,莫外傳。
昔容成子侍商,哀其道不彰。身退以游四野之陸故,考集子十數(shù)人,之游錄者三十數(shù),歴十三春有時,
成冊者曰內經(jīng)十八囪,合七十二卷。曰九紀九囪,合三十六卷。曰九真九囪,合三十六卷。”
言明此書為容成子歷時13年,通過對當時留存的各類醫(yī)書重新整理,編纂成冊而來。內容包括“內經(jīng)72卷,九紀36卷,九真36卷”。(容成子傳說是黃帝之臣子,是指導黃帝學習養(yǎng)生術的老師之一。)其內容與現(xiàn)今流傳的《黃帝內經(jīng)》內容有很大不同。
現(xiàn)今流傳的《黃帝內經(jīng)》是經(jīng)過歷代整理匯編而成,其內容也經(jīng)過不同時期的失佚及修訂,主要有兩種的版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組成版、唐代楊上善整理的《太素》版。
《黃帝內經(jīng)》一名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班固著,成書約公元90-100年左右),其中提到古代醫(yī)經(jīng)“《黃帝內經(jīng)》十八卷!锻饨(jīng)》三十七卷!侗鵲內經(jīng)》九卷!锻饨(jīng)》十二卷!栋资蟽冉(jīng)》三十八卷。《外經(jīng)》三十六卷!杜云范寰。右醫(yī)經(jīng)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東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序中提到:“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經(jīng)》、《陰陽大論》!彪m然未提到《黃帝內經(jīng)》,但提到了其組成的《素問》、《九卷》。
《素問》原來共9卷,后經(jīng)唐代王冰訂補,改編為24卷,計81篇;《靈樞》,亦稱《九卷》、《針經(jīng)》、《九靈》、《九墟》等,南宋史崧氏重新校訂后,由9卷擴為24卷。以上的《素問》《靈樞》后又經(jīng)北宋林億等校注成為現(xiàn)行的《重廣補注黃帝內經(jīng)》。
《玄隱遺密》中的“內經(jīng)72卷,九紀36卷,九真36卷”既然同是容成子所著,那么《九常記》與《九真要》是否就是已經(jīng)失佚的《黃帝外經(jīng)》呢?而《陰陽大論》是否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