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根起于至陰。
王冰注云:至陰,穴名,在足小指。黃注謂足大指。考至陰之穴,實在足小指外側(cè),黃注當是傳寫之訛。
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新校正云:按《九墟》:太陽為關(guān),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故關(guān)折則肉節(jié)頹緩,而暴病起矣,故候暴病者,取之太陽。闔折則氣無所止息,悸病起,故悸者,皆取之陽明。樞折則骨搖而不能安于地,故骨搖者,取之少陽!都滓医(jīng)》同。
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新校正云:按《九墟》:關(guān)折則倉廩無所輸,隔洞,隔洞者,取之太陰。闔折則氣施而善悲,悲者,取之厥陰。樞折則脈有所結(jié)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甲乙經(jīng)》同。
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藥。
舊本甘作百。新校正云。按《甲乙經(jīng)》咽嗌作困竭,百藥作甘藥。
脾與胃,以膜相連耳。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楊上善云:脾陰胃陽,脾內(nèi)胃外,其性各異,故相逆也。
所謂甚則狂癲疾者。
癲,舊本作巔。王冰注云:以其脈上額交巔上,入絡(luò)腦還出,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故狂巔疾也。按下文陽盡在上,則巔疾之說較長。黃氏蓋因《靈樞·經(jīng)脈》文而改之,亦確有所據(jù)。
其脈血氣盛。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jīng)》脈作肌。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
王冰注云:蜚,生化也,害,殺氣也,殺氣行則生化弭,故曰害蜚。
少陽之陽m.bhskgw.cn/pharm/,名曰樞持。
王冰注云:樞謂樞要,持謂執(zhí)持。
太陽之陽,名曰關(guān)樞。
王冰注云:關(guān)司外動,以靜鎮(zhèn)為事,如樞之運,則氣和平也。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
王冰注云:儒,順也,守要而順陰陽開闔之用也。新校正云:《甲乙經(jīng)》儒作檽。
心主之陰,名曰害肩。
王冰注云:心主脈,入腋下,氣不和則妨害肩腋之動運。
太陰之陰,名曰關(guān)蟄。
王冰注云:關(guān)閉墊類,使順行藏。新校正云:《甲乙經(jīng)》蟄作扶。
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
黃注:神闕、氣海二穴。王冰注:神闕作臍中,氣海作脖脥。按:神闕,一名氣舍,當臍中,氣海,一名脖脥。
挾臍m.bhskgw.cn/rencai/下傍各五分至橫骨寸一。
黃注: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五穴。王冰注:中注同,下四穴作髓府、胞門、陰關(guān)、下極。按:四滿,一名髓府,氣穴,一名胞門,大赫,一名陰關(guān),橫骨,一名下極。
腎街十穴。
黃注作氣沖、歸來、水道、大巨、五陵。王冰注:氣沖作氣街,五陵作外陵。按,氣街亦名氣沖,外陵作五陵未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