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氏病源》小兒傷寒汗出候∶傷寒者,是寒氣客于皮膚,搏于血氣,使腠理閉密,氣不宣泄,蘊積生熱,故頭痛、體疼、壯熱也。而汗出者,陽虛受邪,邪搏于氣,故發(fā)熱。陰氣又虛,邪又乘于陰,陰陽俱虛,不能制其津液,所以傷寒而汗出也。
《活人書》論傷寒小兒、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劑,藥性差涼耳。問∶自汗者,何也?衛(wèi)不和自汗。病患臟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衛(wèi)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則m.bhskgw.cn/sanji/愈,屬桂枝也。太陽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wèi)強,故汗出。欲救風邪者,宜桂枝湯。又云∶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也。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故爾。以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復發(fā)其汗,榮衛(wèi)和則愈。傷風自汗,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為中風,屬桂枝湯。又云∶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湯。雖然仲景云傷寒自汗用桂枝,然桂枝湯難用,須是仔細消息之。假令傷風自汗,若脈浮而弱,設當行桂枝,服湯后,無桂枝脈息證候而煩者,即不可再服也。若傷寒自汗出而小便數(shù)者,尤不可與桂枝也。仲景云∶太陽病,自汗,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若小便難者,可桂枝湯內(nèi)加附子服之。若小便數(shù)者,慎不可與桂枝附子湯,宜服芍藥甘草湯。若誤行桂枝附子攻表,便咽干煩躁,厥逆嘔吐,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與調胃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緣芍藥甘草湯,主脈浮、自汗、小便數(shù)者。寸口脈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小便數(shù),仍汗出,為津液少,不可誤用桂枝,宜服芍藥甘草補虛退風熱。通治誤服桂枝湯后,病證仍存者也。陽明病,自汗不惡寒。反惡熱, 然汗自出者,屬陽明也。若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復利其小便故也。故仲景云∶陽明病發(fā)熱汗多者,急下之。陽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譫語者,屬調胃承氣湯。雖然陽明汗多急下,若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nèi)竭,雖爾不可攻之。須自大便導之,宜用蜜煎導法。陽明病,汗出而脈遲、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宜服桂枝湯。陽明法多汗,若脈浮無汗而喘者,發(fā)汗則愈,宜麻黃湯也。亡陽自汗,太陽病,發(fā)汗多遂漏不止,其人惡風,當溫其經(jīng),宜桂枝加附子湯。傷寒尺寸脈俱緊而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其人熱不去,內(nèi)拘急,四肢疼,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汗多不止者,可用溫粉撲之;若汗多不止,必惡風,煩躁,不得臥者,先服防風白術牡蠣湯,次服小建中湯。(所合用方盡見本門。)
《活人書》仲景桂枝湯
桂枝 芍藥(各三兩) 甘草(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姜五片,棗子二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須臾 熱稀粥一盞,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以有汗者佳。具加減法∶若桂枝湯,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江淮間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證,可加黃芩一分,謂之陽旦湯。夏至后有桂枝證,可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或加升麻一分。若病患素虛寒者,正用古方,不再加減也。戒曰∶桂枝最難用,雖云表不解,脈浮可發(fā)汗,宜桂枝湯,須是病患常自汗出,小便不數(shù),手足溫和,或手足指稍作微冷,少頃卻溫,身雖微似煩,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患身無汗,小便數(shù)或手足冷,不惡寒或飲酒家不喜甘者,慎不可行桂枝也。仍有桂枝證,服湯已,無桂枝證者,尤不可再與。
《活人書》仲景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 甘草(各一兩) 葛根(二兩) 芍藥 麻黃(各一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姜四片,棗子一個,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服。覆取微汗。
《活人書》仲景五苓散
豬苓(去黑皮,秤) 白術 茯苓(去皮,秤。各三分) 澤瀉(一兩一分) 桂枝(去皮,半兩,不見火)
上各事持搗篩為散,拌勻。每服抄三錢,白湯調下。此藥須各自事持,秤見分兩,然后合。
《活人書》仲景茯苓甘草湯
茯苓 桂枝(去皮。各二兩) 甘草(炙,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活人書》仲景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去皮) 芍藥(各一兩半) 甘草(炙,一兩) 附子(炮去皮,用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生姜四片,棗子一個,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活人書》仲景芍藥甘草湯
白芍藥 甘草(炙。各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
《活人書》仲景甘草干姜湯
甘草(炙,四兩) 干姜(二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分減服。
《活人書》仲景調胃承氣湯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服。
蜜(四兩)
上一味,內(nèi)銅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捻作挺如指許長二寸;當熱時急作,冷時硬,令頭銳,內(nèi)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活人書》仲景麻黃湯
麻黃(一兩半,去節(jié)) 桂枝(一兩) 甘草(炙,半兩) 杏仁(三十五個,去皮尖)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微汗,不須 粥。加減法∶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太溫,夏至后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夏月服之,有發(fā)黃斑出之失。唯冬及春,與病患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再加減。
《活人書》仲景四逆湯
甘草(二兩,炙) 干姜(一兩半) 附子(一個,生用)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半,煮至七分,去滓溫服。強人加附子半個,加干姜一兩半。
《活人書》仲景溫粉法
白術 本 芎 白芷(各等分)
上搗羅為細末,一兩入米粉三兩和之。粉撲周身,止汗。無 本亦得。
《活人書》防風白術牡蠣湯
防風(獨莖者,去蘆頭) 牡蠣(炒黃) 白術(各等分)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以酒調下,米飲亦得。日進二、三服,汗止便服小建中湯。
《活人書》仲景小建中湯
桂枝(一兩半,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一兩) 膠飴(半升。舊有微溏或嘔者,去膠飴)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四片,大棗一個,煮至八分,去滓,下膠飴兩匙許,再煎化溫服。日三服,夜二服。尺脈尚遲,再作一劑,加黃 末一錢。
煎造飴膠法
上米一如炊飯,甑上至氣溜取下,傾入一盆子,入 末一合,并湯盞來許m.bhskgw.cn,拌勻,再上甑,至飯熟卻入盆子內(nèi),都以 末拌勻,入一瓷罐子,可容五升許。冬月罐子可令熱,春秋夏溫。冬月用湯二升許入罐子內(nèi),罐子內(nèi)飯上湯三指許即得,布并紙三五重蓋定,更以綿或絮包定,近火。春秋夏即溫和至一宿,見米浮在水面上,即以布絞裂取清汁,銀石器內(nèi)煎至面上有膜,即以木蓖不住手攪至稀糊,以瓷器收。夏月置井中,庶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