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曰∶濕毒流注生足脛之間,生瘡狀如牛眼,或紫或黑,膿水淋漓,止處即潰爛,久而不斂,乃暴風(fēng)疾雨,寒濕暑氣侵入腠理而成。(《準(zhǔn)繩》)
又曰∶下注瘡又名濕毒瘡。生腳膝間,膿水不絕,連年m.bhskgw.cn/zhuyuan/不愈,因脾胃虧虛,濕熱下注,以致肌肉不仁而成瘡也。在外屬足太陽少陽經(jīng),在內(nèi)屬足厥陰太陰經(jīng)。(女貞葉貼之效。)
胡公弼曰∶皮如針眼,淌水腥臭,腿腳延蔓者是也。拖紙膏主之。(《青囊》)
申斗垣曰∶兩腿腐爛,臭氣難聞?wù)呤且。乃濕熱為患,宜清濕熱。(《啟玄?
凡濕毒所生之瘡,皆在兩足脛、足踝、足背、足跟。初起微癢,水出久而不愈,內(nèi)服補中益氣湯合二妙散,外搽制柏散為主。(《良規(guī)》)
《心法》曰∶此癥生于腿脛,流行不定,或發(fā)一二處,瘡口形似牛眼,根腳漫腫。www.med126.com輕則色紫,重則色黑,潰破膿水浸損好肉,破爛日久不斂,乃暴風(fēng)疾雨,寒濕暑火,侵入肌膚而成也。初覺急服荊防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蒼術(shù)消之;若腿脛至晚發(fā)熱者,宜服當(dāng)歸拈痛湯加牛膝腫痛全消,再搽輕粉散斂之。(《金鑒》)
制柏散 濃黃柏數(shù)斤,入糞坑內(nèi)浸一百日取出,入黃土內(nèi)埋三日,取出曬干,研細(xì)末。如瘡有水干摻,干則以蜜調(diào)搽之。
分濕消毒丹
黃丹(二兩) 鉛粉(炒) 白蠟(各一兩)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兒茶 潮腦 松香(各三錢)輕粉(一錢) 血竭(五錢) 冰片 麝香(各五分) 銅綠(三分) 蚯蚓糞(韭菜地上者二兩,炒干一兩五錢)
共為絕細(xì)末。先用蔥湯洗,濕之時摻在瘡口之上,必然癢不可當(dāng),但不可用手抓其癢,少頃必流黃水如金汁者數(shù)碗,再用蔥湯洗之,又摻又流又摻,如是者三次,則水漸少而痛漸止矣。明日用前膏藥以濃皮紙攤膏,仍入此藥二錢,任其水出,倘癢之極,外以鶴翎掃之,則不癢。
分濕內(nèi)化湯
薏苡仁(二兩) 金銀花 白茯苓(各一兩) 牛膝 半夏 甘草 川萆 (各五錢) 肉桂(五分) 水煎服。
拖紙膏(吳丹垣)。麻油半斤,入廣膠一條熬化,再下黃蠟二兩熔化,傾碗內(nèi),入血丹、玄明粉各二錢五分,皮紙攤貼,數(shù)次即干。
輕粉散
輕粉(一錢五分) 黃丹 黃柏 密陀僧 茶葉 乳香(去油,各三錢) 麝香(三分)
研細(xì)密貯。先用蔥熬湯洗凈,再搽。
爛腿瘡。(懷德堂。)
百草霜 乳香(去油) 窯煤(各三分) 沒藥(去油,一分五厘) 血竭 龍骨 輕粉(各一分)生芝麻(一撮,研)
生雞子調(diào),做隔紙膏貼。
兩腳俱是青疙瘩腫痛骨疼 獨蒜切片約三個錢濃,放青處艾灸三炷,換蒜又灸至愈。若患處大,搗蒜餅鋪上,聚艾灸之。
腿上濕瘡成片出水,時痛時癢。
黃柏(一兩) 乳香(三錢) 如癢加∶潮腦(二錢)
共為末干摻。如瘡干豬油調(diào)搽。
三妙散
生蒼術(shù) 檳榔 生黃柏(各等分)
研細(xì)搽之,滲濕止癢,如濕癬用蘇合油調(diào)搽。
螵蛸散(張景岳)。 治濕熱破爛,毒水淋漓等瘡,或下部腎囊足股腫痛,下疳諸瘡,無不神效。
上為細(xì)末。先以百草多煎濃湯,乘熱熏洗,后以此藥摻之,如干者以麻油或熟豬油蜜水俱可調(diào)搽。如腫而痛甚者,加冰片少許更妙,若濕瘡膿水甚者,加密陀僧等分,或 過官粉亦可,或 蘆甘石更佳。
飛丹散 寒濕風(fēng)濕腳腿等瘡,先用百草煎湯,乘熱熏洗。
飛丹 人中黃(白更妙) 輕粉 水粉(各等分)
為末干摻。外以油紙包扎,若干陷者以豬骨髓或豬油調(diào)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