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扶正驅邪并用治乙肝
    

醫(yī)患雜談:扶正驅邪并用治乙肝

□ 范翔宇 范麗花 河北省中醫(yī)院

  花金方是河北中醫(yī)學院副教授,從事臨床工作近50年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善于運用經方治療中醫(yī)內科、婦科疑難雜癥,尤其對于脾胃、肝膽病的治療辨證細微,用藥精準,療效甚佳。筆者有幸跟師學習,受益匪淺,現介紹其乙肝治療經驗于下。
  乙型肝炎病人前期常見癥狀為兩脅疼痛不舒,食欲差,其后期常出現肝硬化腹水。乙肝屬于中醫(yī)“脅痛”、“臌脹”的范疇;ń鸱秸J為無論是乙肝的急性期、穩(wěn)定期還是恢復期,都當以扶正與驅邪并用為基本大法,以白花蛇舌草、五味子、生甘草清熱解毒,生地、山茱萸補腎,丹參、制鱉甲活血散結,以防肝纖維化。以上為固定用藥,下文簡稱為“基本方”,依病情具體階段再做加減。
  花金方治乙肝亦不離肝、脾、腎三臟,若脈弦細,斷其為肝郁,氣血不通,常加行氣疏肝活血之品;若脈右弦,舌淡苔白,為脾虛肝郁,常用補脾疏肝法,如逍遙散治之;若舌紅少苔,脈細弱,常盜汗則為肝腎陰虛,F舉臨床一典型案例。
  吳某,男,45歲,2012年4月15日初診;颊卟橐腋尾《綝NA6.24×107U/ml,大三陽,ALT128U/L,血脂高。兼見兩脅疼痛不舒,便溏,舌不淡,苔膩,脈弦。
  處方:白花蛇舌草15克,五味子15克,半枝蓮15克,生甘草10克,蒲公英10克,柴胡10克,枳實10克,延胡索10克,澤瀉30克,生山楂15克,黃芩10克,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鬼箭羽30克,丹參20克,制鱉甲15克。7劑,水煎服,日1劑。
  4月22日二診:疼痛減輕,仍便溏,覺乏力,苔白稍膩,脈弦略細。上方去柴胡、枳實,加茯苓12克,炒白術15克,雞血藤30克,赤芍10克,川楝子10克,生麥芽15克。14劑。
  5月6日三診:乙肝病毒量稍減,苔可。上方繼進,加黨參15克。14劑。
  5月20日四診:肝區(qū)可,乙肝病毒DNA 9.2×105U/ml ,轉氨酶140 U/L ,血脂已降,舌紅,脈弦細。上方繼進,14劑。
  6月3日五診:乙肝病毒DNA1.2×104U/ml,轉氨酶120U/L,小三陽,球蛋白30.6ɡ/L,A/G=1.2。伴見乏力,面晦暗,便稀,舌下紫暗,脈細弱。
  處方:生熟地各15克,砂仁10克,山茱萸15克,枸杞子12克,青陳皮各10克,生麥芽15克,太子參12克,黃芪15克,炒白術12克,茯苓10克,制鱉甲30克,丹參15克,地鱉蟲10克,炮山甲3克,川芎10克,當歸尾15克,白花蛇舌草12克,五味子10克,生甘草12克。14劑。
  6月17日六診:患者A/G=1.6,轉氨酶100 U/L,白細胞略低;便成形,但覺乏力,食欲差,盜汗,略顯消瘦,舌紅,脈沉細右弱。
  處方:山茱萸20克,生地15克,牡丹皮15克,澤瀉12克,茯苓15克,當歸20克,白術10克,黨參10克,白芍15克,丹參15克,制鱉甲30克,雞血藤30克,黃芪10克,仙鶴草30克,松節(jié)15克,桑寄生30克,砂仁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五味子10克,生甘草15克。14劑。
  7月1日七診:乙肝病毒DNA(-),轉氨酶已降至正常。白蛋白升高,A/G正常。白細胞正常;颊呤秤圆睿虏,舌可,脈沉細弱。
  處方:山茱萸15克,生熟地各15克,炒山藥20克,茯苓15克,炒白術15克,黨參10克,黃芪15克,半夏20克,當歸12克,阿膠珠15克,川斷30克,桑寄生30克,黃芩10克,砂仁10克,焦三仙各15克,合歡皮10克,yin羊藿20克。繼服14劑善后。
  按:臨床現多以乙肝病毒DNA的量作為判斷其病情階段的依據。初診時病人乙肝病毒DNA強陽性,ALT亦很高,可知其在急性期,以清熱解毒為大法,故在基本方中再加入半枝蓮、蒲公英,再加鬼箭羽以增破瘀行血、活絡通經之功;柴胡、枳實、延胡索疏肝行氣止痛;黃芩、澤瀉、生山楂清肝熱、降血脂。
  肝郁最易乘土,二診時,參以舌脈知患者略有脾虛之象,加茯苓、白術以健脾;脾虛則氣血無以生化,肝血亦虧,肝郁更甚,雞血藤味苦、甘,性溫,入肝腎經,行血補血,合赤芍疏通血脈,以解肝郁。
  五診時,乙肝病毒DNA(-),轉氨酶總量已正常,大三陽轉小三陽,故肝經熱毒已除。花金方以A、G比值是否倒置及球蛋白量的多少來判斷肝損傷的程度;颊逜、G比值稍小,球蛋白量偏高,參以舌脈知腎虛血瘀,為預防肝損傷及纖維化,故在基本方中加入熟地、枸杞以補腎,再合太子參、黃芪、炒白術、茯苓補氣健脾,以扶正為主;加地鱉蟲、炮山甲、川芎、當歸尾活血消徵、通絡散結。
  六診時,乙肝病毒DNA(-),轉氨酶已降至正常。白蛋白升高,A/G正常;ń鸱秸J為在肝炎恢復期多肝腎陰虛。該病人乏力、不欲食,參以舌脈知肝腎陰虛,以六味地黃丸滋腎陰,川斷、桑寄生平補肝腎;當歸、黃芪補血,白術、黨參健脾,白芍養(yǎng)陰柔肝;仙鶴草苦、辛而澀,活血兼能補虛,與松節(jié)、黃芪同用刺激造血系統,增加白細胞數量。
  此外,臨床如有胸脅痞滿,腹脹,便黏,苔膩,脈弦者當從肝膽濕熱論治,如龍膽瀉肝等;若見舌淡,腰膝酸軟,怕涼,便溏,脈細弱者當從脾腎陽虛論治,如右歸丸。臨床需詳辨細查,方可用藥準確。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