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帖 【藥勢】
桂枝加
葛根湯中的葛根
http://zaru.pixnet。net/blog
﹝摘自『傷寒雜病論慢慢教』第一期課第七堂﹞
《傷寒雜病論》卷六第十五條:
「太陽病,項背強兒兒,及汗出、惡風(fēng)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強兒兒」這三個字,照郝萬山教授講的,唸「醬緊緊」,把強當是「僵」,後腦勺僵硬。
基本上,「汗出惡風(fēng)」前面說「太陽病」,這已經(jīng)是在太陽病桂枝湯證的框架之中,太陽病有的脈浮、惡風(fēng)寒等,都有。
「及汗出、惡風(fēng)」桂林本是這樣寫,宋本是寫「反汗出……」,我還是照桂林本,用「及」就好。因為臨床上,汗出惡風(fēng)、後腦勺僵,並不是一個衝突的狀況,用「反」反而會製造無端的驚悚。
不管「及」或是「反」,這一條就是在說太陽病一個很像桂枝湯主證的結(jié)構(gòu)下,又多了一個「後腦勺很僵」的癥狀,張仲景在這裏教我們的是「多了一個癥狀,藥是可以加味的」,桂枝湯加一味,就是桂枝加葛根湯;加了葛根後,桂枝和芍藥就各減了一兩,這一兩可減可不減。實際上我們用科學(xué)中藥,在桂枝湯裏面加一點單味的葛根下去,就是桂枝加葛根湯了,不一定非要減桂枝和芍藥。
但《傷寒論》是一本教學(xué)的書,我會覺得這樣寫很好。因為他告訴我們:一旦有了葛根,就比較不需要那麼多的桂枝跟芍藥力量。這寫的是一個事實,因為用了葛根後,葛根本身也有清太陽經(jīng)的效果,所以不一定要用那麼多桂枝和芍藥。
桂枝加葛根湯其實和桂枝湯主結(jié)構(gòu)差不多,所以我們只要看葛根這一味藥。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葛根中品:一名雞齊根.味甘平.生川谷.治
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葛穀:治下利十歲已上。
葛根又名「雞齊根」,這個別名好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只是音韻上的類似。
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裏,講到「治消渴」,跟葛根很相似藥性的,還有兩味藥,一是「栝蔞」,另一是「
土瓜」。瓜類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藤蔓類;所以這三者,都是藤蔓類。
中國人看到藤蔓類會有什麼聯(lián)想呢?
現(xiàn)代都市人生活中,已很少看到「葛」,但應(yīng)該還看得到黃金葛,不知道有沒有人用小茶杯種過黃金葛?我小時候,在窗臺上放個小水杯,種黃金葛,它的根還只有一點點而已?墒牵奶俾梢耘赖胶眠h好遠,還一直冒出油亮的綠葉。
這會讓人覺得,「葛」字輩的植物的根,真是厲害,可以把水氣輸布到藤蔓那麼遠的尖端。葛的藤蔓最長、最愛爬高;而人體上面,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最長,又從頭頂繞過去,所以,葛根入藥,它的氣性,也就是藥勢,就會幫助人體,把水精之氣沿太陽經(jīng)送上頭頂。當人體原本從背脊上傳的水精之氣受阻時,葛根就可以把這股水氣再接回去。所以清末唐容川在《本草問答》裏就說,葛這種植物,很像人的太陽經(jīng)。
而,它的根是長在泥土裏,以「土」為出發(fā)點,所以吃了葛根,它就會以人的脾胃(土)當中心軸,把腸子或腎臟區(qū)塊的水氣,拔上去,重新輸布到太陽經(jīng)。
這種從脾胃區(qū)塊搶水的藥性,從桂枝加葛根湯的條文裏看不太出來,是因為這個方的主證不是拉肚子,只是後腦僵。但是在臨床使用上,用葛根系的藥方,比如說桂枝加葛根湯或是葛根湯、葛根芩連湯治外感腹瀉的狀況是很多的,稱之為「逆流挽舟」法。
前陣子,有同學(xué)吹冷氣吹到拉肚子,我前兩天也吹冷氣吹到拉肚子,這種時候,會真正感覺到什麼是葛根黃芩黃連湯證。這個湯證,一般拉出來的東西會臭、會燙屁股;如果去看西醫(yī),半夜掛急疹的熱痢,西醫(yī)常會說這是「急性腸胃炎」,這是西醫(yī)以他們觀點所能給的最好名稱了。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拉肚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啊,大部份是由於「後腦勺吹到冷風(fēng)」造成的,病根並不在腸胃。本來太陽經(jīng)的寒水之氣,被命門之火蒸成熱水之氣,沿背後走上來,到了後腦勺,風(fēng)池和風(fēng)府兩穴,會讓外面的冷氣(陰氣)進來,使熱水之氣在這裡變成冷水,一面冷卻一面繼續(xù)上行到頭頂,再繞過頭頂下來,灌溉五臟六腑。好像水蒸氣遇冷而在頭頂結(jié)成雲(yún),開始下雨。
這個東西,我們姑且稱之為「水精之氣」。整個過程全部都是形而上的哦!解剖看不到的,整個是靈魂上的事情;可是,當這個運作出了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人體實質(zhì)的水份,也會被這個形而上的事情所影響、牽引的。
這樣的水循環(huán),如果有太多的風(fēng)邪,比如說吹冷氣吹到後頸,風(fēng)邪慢慢從風(fēng)池、風(fēng)府滲進來,塞得太多,多到壓斷水氣,還沒有上來頭頂?shù)臒崴畾猓讲弊泳捅淮驍嗔,它就會掉下去,這時候就會變成身體有「實質(zhì)的水分」掉下去,不再上來。本來是靈魂上的水氣,可是一旦被截斷了,就會在身體內(nèi)以「熱水」的形式往下掉,而且是拉出來的東西是燙的,因為水氣還沒有冷卻。
《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湯證,得病的人,往往可以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後背吹到冷氣,吹到後腦後頸覺得怪怪的好像抽緊起來,然後忽然覺得肚子一熱一沈,就開始拉燙燙臭臭的稀大便。西醫(yī)診斷說是「急性腸胃炎」,但,果真是細菌感染的發(fā)炎嗎?這是「靈魂的身體」上的病變啊。這種拉肚子,肚子倒不會很痛,但整個人會變得虛虛喘喘的。這是靈魂上的病,變成肉體上的病。
上次有同學(xué)吃葛根芩連湯,就覺得:「背上有熱氣接回來!」這就是葛根能把掉下去的水,再抓上來、重新接回來。葛根的藥性,是非常靈魂、非常形而上的。
我們都說葛根吃了,會讓後腦勺變鬆,以中醫(yī)來講,經(jīng)絡(luò)得不到潤養(yǎng),就會抽緊。本來西醫(yī)可以研究「葛根內(nèi)有什麼成份,可以讓後腦勺變鬆」的,但大陸的郝萬山教授教書時就說:「葛根這味藥,用西醫(yī)的解析,就是它能讓你的肌肉變鬆。但不管西醫(yī)研究出來的結(jié)果是什麼,它只鬆後腦勺,不鬆別的地方!篂槭颤N?因為葛根其實是作用在靈魂上的身體,所以這個作用是在經(jīng)脈上在走的。如果你說它是某一種「成分」可以讓肌肉放鬆,那它為什麼不鬆其它的地方?為什麼只鬆後腦勺?葛根的選擇性太高了,有「形而上的身體地圖」上的指向性的。西醫(yī)研究無法說出個所以然。
消渴。葛根能把被風(fēng)邪壓斷的太陽經(jīng)寒水之氣接回來,我們就可以想像,當它把水氣接回來時,本來一個人嘴巴很渴的,水氣能回來,嘴巴就會比較潤,所以
糖尿病人所謂的「消渴」,可能用這一類的藥來治。但實際上,我們不會拿葛根來當潤藥。因為「栝蔞」或是「土瓜」這兩種藥,最後是結(jié)出一個瓜,這些會結(jié)出瓜的藥,像栝蔞根,是比葛根還涼的藥,吃起來是冰冰的,所以栝蔞根磨成粉又稱
天花粉。栝蔞根是結(jié)果時,整個根會變成澱粉都不見,因為被瓜奪走了,等到瓜掉下來了,根才會慢慢肥回來;葛根是常年都是肥的、有澱粉質(zhì)的。
因為瓜蔞根最後是結(jié)成一個瓜,所以中國人發(fā)現(xiàn),瓜蔞根拉上的津液,會保留在人的胃裏,.所以瓜蔞根的效果很像白虎湯,又涼又潤,因為津液是留在中焦脾胃的。
可是,如果是葛根呢?葛是結(jié)出細碎的小豆莢,所以葛根的種子稱「葛穀」,比較是細細碎碎的種子,意謂「葛」把水拉上去是往外推散的,所以可以拿來治
感冒、可以拿來解酒,因為喝了酒吃葛根,可以把酒的這些濕熱拉上來、散掉。但是呢,以滋潤身體來講,我們不會用葛根。它把水氣拉上來以後,就容易把它推散,所以單用葛也可以治感冒。在用法上,單純用葛這味藥的話,它比較作用在太陽、陽明之間,就是太陽區(qū)塊水氣不夠時,人會乾燥,病邪會轉(zhuǎn)入陽明;而「趕快把水氣抓回太陽區(qū)塊來,擋住感冒,進了陽明區(qū)塊的,也順手推回去」葛特別有辦法。所以呢,張仲景對於太陽病要轉(zhuǎn)到陽明病之間的情況,會用葛根湯來醫(yī)療它,是因為能從陽明把水氣拉回來、擋住病邪不要進來。
或者,單用葛的話,中國古時候有個很古的古方,說是這感冒如果一開始就開始發(fā)燥熱,那就趕快用四兩的葛根,加一把豆豉,煮了吃下去。因為豆豉是能把腎水之氣蒸上來的藥,
黑豆入腎──單一個黑豆會把入腎的氣吸走一點,黑豆很不補腎的──但如果把它發(fā)酵成豆豉,就好像能把腎裏面的水氣發(fā)酵上來一樣,將來講到梔子豆豉湯時,會講到這個藥性。把腎裏的水氣拔上來,而葛根也會把水氣推上來,這樣就可以一方面潤身體的燥,一方面把感冒推出去,這是葛根的用法。
身大熱,如果感冒開始往燥熱的方向發(fā)展,是有可能用葛根的。
嘔吐,治療嘔吐就不是絕對用葛了,光是《傷寒雜病論》裏面,治嘔吐就很多不同的方,一個「吐」就可以有很多的病機,所以我們不能說什麼嘔吐都用葛來治。那葛治什麼嘔吐呢?因為葛是一個涼潤的藥,如果那個人是胃有熱的嘔吐,胃有熱的嘔吐稱為「卒嘔吐」,就是「忽然嘔吐」,偶而出現(xiàn)的,不是慢性的體質(zhì)的病,而且這個癥狀比較會是小孩子身上,大人的話,胃都已經(jīng)冷掉了,比較沒有。小孩子忽然吐的話,有時候,吃一點
葛粉,是可以的,清胃裏面的熱毒。
諸痺,這個諸痺,硬要抝,可以說葛根可以通暢陽明區(qū),陽明主人的肌肉,肉通了就比較不痺,但實際上,說白了,人後腦勺僵硬,可以治到,其它地方,葛根治不太到!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就是這樣,它如果講的是「諸」這個字,不是「百」,就是只治幾種。
解諸毒,解「諸」毒就是只解幾種毒,但不是每一種毒都解,每一種都解的會寫「解百毒」。
古時候,葛用來解什麼毒?解很多毒,但是它解很多毒,可能不是因為它的藥性特別宏偉,而是因為它在古時候是「很容易取得」的東西,就像是治燙傷,可能用三黃粉效果很好,可是你家沒三黃粉啊,用沙拉油擦擦也會好很多,這是因為你手邊有嘛。古時候,葛是一種又可以吃、又可以作藥物的東西,所以手邊有,怎麼用它,就有很多發(fā)揮的空間,狗咬、
老鼠咬、蟲咬、蛇咬,都可以用葛去敷。但不一定是因為它特別有效,是因為它隨手可以拿到。如果單看它解什麼毒特別強,可能是解
巴豆毒吧,中國的瀉藥,有些是又瀉又寒的,比如說大黃,大黃吃了以後,熱會被瀉掉、腸子會變涼;還有一種又熱又瀉的藥的,就是巴豆,吃了巴豆後,瀉了後腸子會變熱,張仲景用巴豆時,怎樣才能停止巴豆的瀉?那就是吃一點冷水、喝一點冷稀飯,才能讓瀉停下來。這樣的東西,你如果用比較涼潤的東西,像葛根這樣的東西吃下去,剛好可以中和巴豆的影響,用來中和巴豆熱瀉的藥,是用葛。
起陰氣,葛的這些主治裡,就是「起陰氣 」這三個字最要緊了。常常有些本草學(xué)者,在看歷代的本草著作時,會覺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有它很厲害的地方,葛的要緊,其實「起陰氣」三個字就足以概之。像是栝蔞,它可以滋潤、它有補津液的調(diào)調(diào);可是葛根,它「不補」!钙痍帤狻,後代有人把它寫成「升津液」,而且一定要寫成「升」,不能寫成「生」,不可以認為葛根是可以補充津液的藥,它不能補充,它只能拿原有東西,用在別的地方,它只能搬運,不能補充。葛根一般人吃下去都不會有副作用,但吃多了人會散氣,還是會虛的,所以歷代的本草說,這個東西,是一個可以暫時用的東西,不是一個吃長期的藥。當然夏天要清暑,用葛粉作成像綠豆粉的東西,有些店在賣,偶爾吃一點點,那沒有關(guān)係。
葛的藥效很弱,張仲景用在桂枝加葛根湯裏面,是四兩起跳,不像桂枝湯是三兩一個單位,葛根是放四兩。至於煮藥時,要先用一斗水,就是十碗水煮葛根,煮掉兩碗水,然後再放別的藥,再煮成三碗,分三次吃,它說「不須啜粥」,桂枝湯要喝粥來幫忙發(fā)汗,而桂枝加葛根湯不要喝粥,我到現(xiàn)在都還在想這是不是一個錯簡,因為呢,當初宋本在傳抄時,就已經(jīng)把葛根湯跟桂枝加葛根湯抄亂了,葛根湯是確定不要啜粥,因為有麻黃,桂枝加葛根湯是不是要啜粥呢?那就很難說,因為葛根本身有一點發(fā)的效果,可以代替粥的效果。但是,其實,我講白一點,臨床上,無論是用桂枝湯、桂枝加葛根湯,還是葛根湯、麻黃湯,如果你發(fā)不出汗來,終究還是要喝一點粥的啦,所以要不要啜粥,是「教學(xué)上」的對比。實際上,用麻黃湯,喝一點粥也沒關(guān)係。其餘就如同桂枝湯的將息和禁忌,將息就是「幫那個人調(diào)養(yǎng)」的意思,其它的該遵守的,比如說喝一次沒有好,下一帖要快點喝,時間間隔縮短,還有不可以吃什麼等等……就跟前面桂枝湯的注意事項一樣,但跟桂枝湯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可以省掉那一碗粥。
至於說,為什麼要先煮葛根呢?你們覺得藥先煮進去先有效,還是後有效?是先提名先表決,還是先提名後表決?
像麻黃要先煮,我們能理解,因為麻黃比較厲害,所以煮久一點比較溫和。可是葛根本來就不是那麼猛的藥,所以它先煮的話,意義在哪裏?
可能有一個意義是說「一個藥先煮了,藥性會變得比較慢一點點」,先煮葛根、後煮桂枝湯結(jié)構(gòu)的這些藥,這樣的煮法,會先讓桂枝湯結(jié)構(gòu)先發(fā)揮作用,發(fā)揮到一半的時候,葛根的藥性才出來,會有這樣的調(diào)子在裏面。先讓桂枝湯結(jié)構(gòu)的藥性出現(xiàn),桂枝湯先從脾胃到營分、再到衛(wèi)分,於是清到太陽經(jīng),然後葛根從太陽經(jīng)追上來。
桂枝湯走到太陽經(jīng)是一個間接傳遞,葛根入太陽經(jīng)是直接傳遞,所以讓葛根慢一點點,這樣跟桂枝湯可以剛好搭得上,我覺得以臨床上吃藥的感覺來講,比較像這樣。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裏面,還有葛穀:治下利十歲已上,這其實是這樣的,葛這味藥,因為它能從脾胃把下面的水
都拉起來,從頭頂發(fā)出來,所以一個人在拉肚子的話,吃葛能止瀉。除非你的瀉,是脾
胃寒的瀉,理中湯的瀉,不能用葛,這沒有辦法。理中湯的瀉,是脾胃太虛寒、沒有力量吸水,所以用葛也沒用。葛根基本上是要一個人體質(zhì)偏熱的,比如說像剛才那個葛根黃芩黃連湯證的狀況,那個時候,就真的可以感覺到葛可以把掉下去的水抓起來、然後推上去,所以它在止瀉上是有用的。
但是葛穀的「治下利十歲已上」,十歲以下要用葛穀嗎?對不起,這一類的久瀉,我覺得經(jīng)方可能是用烏梅丸,或是民間偏方用鴨膽子包在桂圓肉裏面吞,各有各的意義在,那種真正常年都是軟便或是稀便的,我想用葛穀來醫(yī)的效果不一定會很好。古時候大家都拿得到葛,所以就隨手就用,可是現(xiàn)在的話,我覺得就不用特別地去找它來用,經(jīng)方裏面有臨床上效果更確實的方可以用,所以葛穀就這樣,知道它有某種意義在那邊就好了。
好比說解酒的話,後來有個時方稱「
葛花解酲湯」,有沒有人聽過。
這裏也帶到我們中國人對於「食物中毒」的一個看法。
我們?nèi)绻?xí)慣西醫(yī)的觀點,我們大概會覺得「你中毒了,就是要洗胃啊」,認為毒一直在你的腸胃道,要把它清掉才對?墒侵袊藚s好像覺得:如果你吃了魚蝦
蟹過敏、發(fā)了疹子,這個現(xiàn)象,好像是在吿訴我們:對於很多毒,身體的抗毒方式,都是往皮表推去,想讓它從皮表散出去。所以要用藥的話,就可能要吃發(fā)表的藥,才合乎身體機能的方向。比如說去印度旅行,怕吃壞肚子,學(xué)中醫(yī)的人常帶的方子「
藿香正氣散」就是發(fā)表系的藥。
喝酒造成的毒,好像中國人也認為可以往皮表去推散,所以呢,葛字輩的葛穀、葛花、葛根也都可以,加一些從脾胃往皮膚推的藥,就可以把酒解掉,你要用葛花解酲湯也可以,不然一般單方的話,葛根粉、紅豆粉、綠豆粉,一比一比一,喝酒前用冷水吃一湯匙,這樣也可以。不然的話,要千杯不醉,經(jīng)方的葛根黃芩黃連湯也是很好的擋酒方;解宿醉是用三黃瀉心湯,因為殘留的酒氣已經(jīng)入裡了,就不必發(fā)表,了用清濕熱解肝毒的藥就好──大概意思是這樣。
但是葛花解酲湯這個方子在創(chuàng)制的時候,它說,要這個方子解酒,一定要加人參,因為這方子在散酒氣時,也在散人的元氣,所以不加人參,反而會傷元氣、會虛掉;旧,這類解酒方都有共通的「警告標語」,叫人不可以濫用這類解酒方,因為有恃無恐而放膽常常喝酒,不然的話,你會被這個方害死,因為喝不醉,所以就亂喝。
偶而,一年一兩次以內(nèi)的那種推不掉的應(yīng)酬,郭臺銘公司的晚會,不去又不好意思,去了又被灌酒;尾牙、春酒各一次,頂多這樣,平常以少喝為原則。
這裏又遇到經(jīng)方派的小問題:就是,我們說葛可以解酒,但後面有條文說,一個人如果常喝酒,最好不要喝桂枝湯,因為桂枝湯和酒加在一起,濕熱會積在一起變成化膿的癥狀。
那麼,喝了酒不可以喝桂枝湯,葛根又能夠解酒,這麼說來,我喝了酒又感冒,是不是用桂枝加葛根湯?答案是錯,不是的,元朝的
朱丹溪還是誰,在那個時代他們所用的方法是,用桂枝湯遇到喝酒的人,桂枝湯裡會再加一個東西,叫
枳椇子,將來講到這條再講,加了它可以把酒性在肚子裏分解掉,那樣子的藥,才能讓桂枝湯繼續(xù)發(fā)揮功用。如果你用了桂枝加葛根湯的話,那個酒氣還是會被拉到藥性會走的路上去糾到一起,把桂枝湯的藥效搞壞掉。不是說葛根可以解酒,葛根就可以用在喝酒時用桂枝湯,因為它的路子不一樣、路線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要記得《傷寒論》有些邏輯,這樣這樣可以,但不是反過來就可以,這是邏輯上的問題。
然後,還有呢,在葛的用法上面,因為它是一個有點像抽水機的藥,所以中國歷代在談到葛的副作用,講到解酒時,有人說葛這東西會散人元氣,因為它不是結(jié)成一個瓜,是結(jié)成細碎的種子,所以它是散的,元氣會被它打散掉。
另外有人說葛吃多了會「竭胃汁」,吃太多葛,消化系統(tǒng)的液體會被抽到乾乾的,胃指的是什麼?中國人消化道裏面,凡是兩頭空的是「腑」,這些腑裏面的液體,比較屬於胃汁;若是脾,就是「臟」裏面藏的「精」,那是別的東西。就像中國人說
柴胡會劫肝陰,就是柴胡吃多了,肝裏面的血液,會越來越少,這是柴胡的副作用。
我們剛講到葛時,看到一件事,就是葛可以幫助我們,把太陽經(jīng)本來要轉(zhuǎn)陽明經(jīng)的邪氣打出來,有這個功用;然後呢,它以脾胃為中心軸,把水氣推回太陽經(jīng)……同學(xué)是不是可以看到:它其實是一味從裏往外推的藥?可是呢,因為葛根在張仲景的方裏,用來擋邪氣入陽明。但是,因為葛根會入陽明起作用,後代有些醫(yī)者,就說葛根會引邪入陽明,說感冒剛開始時,不可以用,否則是「引賊破家」,不可收拾。聽說這是張元素講的,可是我們現(xiàn)在找得到的張元素著作,都沒有這句話,張元素的著作只是講說,不可多用,否則會損傷胃氣。是後來王好古的書裏面,「引述」張元素講的,說這本來是陽明經(jīng)藥,用多了就是引賊破家。也因為張元素是時方的代表人物,乃至於後來的時方派多多少少都守這個禁忌,變成感冒在太陽病初期,儘量不用葛根。這類的思考,比如說柴胡,臨床上李中梓也說柴胡會引邪入少陽,其實柴胡也是從少陽往外推的藥,也沒有引邪進來的問題。但是時方派,在柴胡也好、葛根也好,都留下奇怪的封印,變成後來時方派的醫(yī)生在感冒初期時,不太會用柴胡和葛根,到最後留下這樣的問題。到了清朝初年傅青主的方子,傅青主、陳士鐸治療感冒初期的方,又有柴胡、又有葛根,學(xué)時方起家的醫(yī)生,看到這個方,反而會覺得「這些方子好像蠻亂來的,不是說不能用的嗎?」,會有感覺上、哲學(xué)上的衝突感出現(xiàn)。那我想我們既然在學(xué)習(xí)經(jīng)方,經(jīng)方的話,桂枝加葛根湯,確確實實是感冒初期可用的藥,如果同學(xué)自已讀書,讀到時方派的本草書藉、讀到感冒初期不可用葛根之類的說法,就曉得一下這件事情是這樣的邏輯之下產(chǎn)生的,至於臨床上如果要開經(jīng)方的話,不太需要守這個規(guī)矩。
桂枝加葛根湯因為它治後腦勺僵,跳開感冒這件事,我們就可以再問一個問題啦:有些人每天坐在電腦前面,公司吹著冷氣,後腦勺很僵,是不是用這個方可以醫(yī)得好呢?
其實有機會,但這「機會」關(guān)係到幾件事,桂枝加葛根湯,平常用科學(xué)中藥會不會有效都很難說。因為葛根的藥性比較弱,所以它基本上是一個重劑量的藥,就好比說桂枝湯如果吃科學(xué)中藥,少的話1.5克、多的話5克,通常桂枝湯該有的藥效都會出來,可是要做一個科學(xué)中藥的桂枝加葛根湯,我們用桂枝湯5克、加葛根1克,共6克,以科學(xué)中藥而言算是很大包了,可是這樣後腦勺會不會鬆,要看個人體質(zhì)。因為葛根的藥性比較淡,這個劑量不是人人都可以鬆得開,那麼,臨時這樣用桂枝加葛根湯會不會有用呢?我想是平常就要吃一點,當你有時候覺得後腦勺變僵時,去買點單味的葛根,用溫開水吞點科學(xué)中藥,有些人只要吃到0.4克就覺得後腦勺變溫暖、微微出汗,鬆開了,這種人通常是有在練功的人、身體很通的人,有些人吃葛根,科中吃了4克,才有點鬆了,每個人不太一樣。葛根的這種效量,科學(xué)中藥通常是很曖昧的。如果是煎劑的話,大陸的郝萬山教授在教到這個方時,就說一般我們說冷氣房的病、或電腦前坐太久,有些人抱怨後腦勺都是僵的、肩膀都是酸痛的,是不是可以用這個方,來幫助後腦勺或是肩膀比較不要酸痛呢?其實後腦勺、肩膀這個區(qū)塊都是可以的。
郝萬山教授在說葛根治肩膀酸、後腦勺僵的時候,他就說葛根啊,他是用煎劑,生藥材的劑量,一開就20克到40克,一次起碼20克起跳,不然的話不會有效。桂枝湯桂枝放10克,大約放3錢,
炙甘草6克到10克,可是
白芍要放30克,30克要用炒白芍或用
赤芍,不然的話,會拉肚子,葛根吃多了不會拉,可是生白芍,吃多了會拉肚子,為什要這樣做呢?他說跟桂枝相比,多出來的芍藥,會跟炙甘草形成芍藥甘草湯結(jié)構(gòu),可以放鬆肌肉、活血,然後他說因為這樣子的人,吹冷氣、後腦勺僵的人,多多少少有一點風(fēng)濕,所以驅(qū)風(fēng)濕的藥,威靈仙,溫和驅(qū)風(fēng)濕的藥,或是
秦艽,也是很溫和驅(qū)風(fēng)濕的藥,元朝李東垣有一個秦艽白朮丸,是治
痔瘡的,威靈仙和秦艽,都可以放到10克,他說如果你的肩膀酸、後腦勺僵,通常也會有一點血液循環(huán)不到的感覺,補血和活血,可以用雞血藤,放30克,因為需要它補血的效果。郝萬山教授就說,薑、棗可用可不用,不過這基本上是治肩膀的藥,不是治感冒的藥,所以不太牽涉薑、棗的藥性,臨床上這樣的效果不錯。
今天拉拉雜雜跟同學(xué)說治肩膀酸痛的方,其實是在跟同學(xué)講基本的加減,這種東西,不必覺得很偉大,一字不可更動,同學(xué)可以隨便創(chuàng),老同學(xué)、老助教都是隨手在創(chuàng)方的。像是如果有風(fēng)濕摃在那兒,害葛根的藥性通不上來,你不要用時方的驅(qū)風(fēng)濕藥,就用一些經(jīng)方的麻杏薏甘湯,那也是可以的,效果有時還強一些。
但是同學(xué)要知道:這個方子吃下去,確定肩膀會鬆、後腦勺會鬆嗎?
對不起,不能確定,因為我們今天的人肩膀酸,後腦勺僵,如果只是局部受一點風(fēng)寒、氣血不通,那用一點以葛根為主軸、驅(qū)風(fēng)活血的藥,是有效的。可是有更多肩膀酸、後腦勺僵的患者,他是因為命門之火不夠,氣上不來,我們在中基課有教椒附散,補命門之火,蒸動水氣上來,才是一個治本的方法。所以,這種藥吃了三五帖也沒效的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命門之火不足,把一把右尺脈是不是很虛弱,命門之火沒有時,右尺脈有時也會很浮大的,整個浮上來是虛的表現(xiàn),右尺脈要又沉又穩(wěn),才是有力的腎。
像陳助教公司的老闆,有一次肩膀酸痛,因為他是單親爸爸,要照顧小孩,又要經(jīng)營一家公司,真的很累,壓力很大,他的肩膀酸痛,有一次我們就問他:「你要不要回家灸關(guān)元看看?」他灸了關(guān)元後,一夜之間,就好非常多。所以如果是命門之火不夠的話,就灸關(guān)元,不然的話,吃藥的話是吃真武湯或
附子湯,未來我們會教到的方子,補腎陽也是一個方法。凡是關(guān)係到腎的能量要好起來,非常會關(guān)係到平日的為人,最要緊的就是不要「失志」,這個不是吃藥不吃藥的問題。
講到肩膀酸、後腦勺僵,其實「葛根湯」治癒的機率,比「桂枝加葛根湯」還要高,它有麻黃嘛,又通血又驅(qū)風(fēng)濕。
但是,在治療感冒的臨床上,是桂枝加葛根湯證的,我個人不贊成就直接用葛根湯,因為多一味麻黃,當人體不需要它的藥性時,它很容易把人搞虛掉。
而且葛根這味藥,還有一個問題,我們?nèi)蔗岵艜|碰它,就是「葛根到底入不入陽明經(jīng)?」,當你的臉是三叉神經(jīng)痛的時候,三叉神經(jīng)是人體足陽明胃經(jīng)運行的地方,用桂枝加葛根湯或葛根湯會不會好?這關(guān)係到葛根到底是不是確實入陽明的藥,從〈太陽篇〉的角度來看,會覺得葛根好像在太陽經(jīng)上的表現(xiàn)多一些,可是,將來看「葛根湯」的醫(yī)案時,就可以看到它治鼻竇炎、治乳腺炎、治針眼的效果,那就確確實實是牽涉到「陽明經(jīng)」的病了。
〔整理者/桂枝團〕
[
本帖最后由 長安 于 2009/8/1 17:49 編輯 m.bhskgw.cn]
-----------網(wǎng)址好像連不上
-----------對呀,我也上不了那個網(wǎng)址。
只能期待長安多貼點上來了。
-----------上面上不了網(wǎng)址的朋友找個在線代理就可以上了,我試了。
在線代理:http://www。888d。com/
-----------
原帖由 gzchh2007 于 2009/8/18 22:15 發(fā)表
上面上不了網(wǎng)址的朋友找個在線代理就可以上了,我試了。
在線代理:http://www。888d。com/
zaru.pixnet。net/blog 好象好籠統(tǒng),老是上
http://www。4624.info/browse.php?u=Oi8vemFydS5waXhuZXQubmV0L2FsYnVt&b=61
能否多提示下
-----------JT
傷寒金柜方論.本草學(xué)研究---【藥勢】桂枝加
葛根湯中的葛根
轉(zhuǎn)帖 【藥勢】
桂枝加葛根湯中的葛根
http://zaru.pixnet。net/blog
﹝摘自『傷寒雜病論慢慢教』第一期課第七堂﹞
《傷寒雜病論》卷六第十五條:
「太陽病,項背強兒兒,及汗出、惡風(fēng)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強兒兒」這三個字,照郝萬山教授講的,唸「
醬緊緊」,把強當是「僵」,后腦勺僵硬。
基本上,「汗出惡風(fēng)」前面說「太陽病」,這已經(jīng)是在太陽病
桂枝湯證的框架之中,太陽病有的脈浮、惡風(fēng)寒等,都有。
「及汗出、惡風(fēng)」桂林本是這樣寫,宋本是寫「反汗出……」,我還是照桂林本,用「及」就好。因為臨床上,汗出惡風(fēng)、后腦勺僵,并不是一個衝突的狀況,用「反」反而會製造無端的驚悚。
不管「及」或是「反」,這一條就是在說太陽病一個很像桂枝湯主證的結(jié)構(gòu)下,又多了一個「后腦勺很僵」的癥狀,張仲景在這里教我們的是「多了一個癥狀,藥是可以加味的」,桂枝湯加一味,就是桂枝加葛根湯;加了葛根后,桂枝和芍藥就各減了一兩,這一兩可減可不減。實際上我們用科學(xué)中藥,在桂枝湯里面加一點單味的葛根下去,就是桂枝加葛根湯了,不一定非要減桂枝和芍藥。
但《傷寒論》是一本教學(xué)的書,我會覺得這樣寫很好。因為他告訴我們:一旦有了葛根,就比較不需要那麼多的桂枝跟芍藥力量。這寫的是一個事實,因為用了葛根后,葛根本身也有清太陽經(jīng)的效果,所以不一定要用那麼多桂枝和芍藥。
桂枝加葛根湯其實和桂枝湯主結(jié)構(gòu)差不多,所以我們只要看葛根這
一味藥。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葛根中品:一名雞齊根.味甘平.生川谷.治消渴.身大熱.
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葛穀:治下利十歲已上。
葛根又名「雞齊根」,這個別名好像沒有什麼特殊意義,只是音韻上的類似。
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里,講到「治消渴」,跟葛根很相似藥性的,還有兩味藥,一是「栝蔞」,另一是「土瓜」。瓜類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藤蔓類;所以這三者,都是藤蔓類。
中國人看到藤蔓類會有什麼聯(lián)想呢?
現(xiàn)代都市人生活中,已很少看到「葛」,但應(yīng)該還看得到
黃金葛,不知道有沒有人用小茶杯種過黃金葛?我小時候,在窗臺上放個小水杯,種黃金葛,它的根還只有一點點而已?墒,它的藤蔓可以爬到好遠好遠,還一直冒出油亮的綠葉。
這會讓人覺得,「葛」字輩的植物的根,真是厲害,可以把水氣輸布到藤蔓那麼遠的尖端。葛的藤蔓最長、最愛爬高;而人體上面,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最長,又從頭頂繞過去,所以,葛根入藥,它的氣性,也就是藥勢,就會幫助人體,把水精之氣沿太陽經(jīng)送上頭頂。當人體原本從背脊上傳的水精之氣受阻時,葛根就可以把這股水氣再接回去。所以清末唐容川在《本草問答》里就說,葛這種植物,很像人的太陽經(jīng)。
而,它的根是長在泥土里,以「土」為出發(fā)點,所以吃了葛根,它就會以人的脾胃(土)當中心軸,把腸子或腎臟區(qū)塊的水氣,拔上去,重新輸布到太陽經(jīng)。
這種從脾胃區(qū)塊搶水的藥性,從桂枝加葛根湯的條文里看不太出來,是因為這個方的主證不是拉肚子,只是后腦僵。但是在臨床使用上,用葛根系的藥方,比如說桂枝加葛根湯或是葛根湯、葛根芩連湯治外感
腹瀉的狀況是很多的,稱之為「逆流挽舟」法。
前陣子,有同學(xué)吹冷氣吹到拉肚子,我前兩天也吹冷氣吹到拉肚子,這種時候,會真正感覺到什麼是葛根
黃芩黃連湯證。這個湯證,一般拉出來的東西會臭、會燙屁股;如果去看西醫(yī),半夜掛急疹的熱痢,西醫(yī)常會說這是「急性腸胃炎」,這是西醫(yī)以他們觀點所能給的最好名稱了。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拉肚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啊,大部份是由於「后腦勺吹到冷風(fēng)」造成的,病根并不在腸胃。本來太陽經(jīng)的寒水之氣,被命門之火蒸成熱水之氣,沿背后走上來,到了后腦勺,風(fēng)池和風(fēng)府兩穴,會讓外面的冷氣(陰氣)進來,使熱水之氣在這裡變成冷水,一面冷卻一面繼續(xù)上行到頭頂,再繞過頭頂下來,灌溉五臟六腑。好像水蒸氣遇冷而在頭頂結(jié)成云,開始下雨。
這個東西,我們姑且稱之為「水精之氣」。整個過程全部都是形而上的哦!解剖看不到的,整個是靈魂上的事情;可是,當這個運作出了問題的時候,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人體實質(zhì)的水份,也會被這個形而上的事情所影響、牽引的。
這樣的水循環(huán),如果有太多的風(fēng)邪,比如說吹冷氣吹到后頸,風(fēng)邪慢慢從風(fēng)池、風(fēng)府滲進來,塞得太多,多到壓斷水氣,還沒有上來頭頂?shù)臒崴畾,到脖子就被打斷了,它就會掉下去,這時候就會變成身體有「實質(zhì)的水分」掉下去,不再上來。本來是靈魂上的水氣,可是一旦被截斷了,就會在身體內(nèi)以「熱水」的形式往下掉,而且是拉出來的東西是燙的,因為水氣還沒有冷卻。
《傷寒論》葛根黃芩
黃連甘草湯證,得病的人,往往可以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后背吹到冷氣,吹到后腦后頸覺得怪怪的好像抽緊起來,然后忽然覺得肚子一熱一沉,就開始拉燙燙臭臭的稀大便。西醫(yī)診斷說是「急性腸胃炎」,但,果真是細菌感染的發(fā)炎嗎?這是「靈魂的身體」上的病變啊。這種拉肚子,肚子倒不會很痛,但整個人會變得虛
虛喘喘的。這是靈魂上的病,變成肉體上的病。
上次有同學(xué)吃葛根芩連湯,就覺得:「背上有熱氣接回來!」這就是葛根能把掉下去的水,再抓上來、重新接回來。葛根的藥性,是非常靈魂、非常形而上的。
我們都說葛根吃了,會讓后腦勺變鬆,以中醫(yī)來講,經(jīng)絡(luò)得不到潤養(yǎng),就會抽緊。本來西醫(yī)可以研究「葛根內(nèi)有什麼成份,可以讓后腦勺變鬆」的,但大陸的郝萬山教授教書時就說:「葛根這味藥,用西醫(yī)的解析,就是它能讓你的肌肉變鬆。但不管西醫(yī)研究出來的結(jié)果是什麼,它只鬆后腦勺,不鬆別的地方!篂槭颤N?因為葛根其實是作用在靈魂上的身體,所以這個作用是在經(jīng)脈上在走的。如果你說它是某一種「成分」可以讓肌肉放鬆,那它為什麼不鬆其它的地方?為什麼只鬆后腦勺?葛根的選擇性太高了,有「形而上的身體地圖」上的指向性的。西醫(yī)研究無法說出個所以然。
消渴。葛根能把被風(fēng)邪壓斷的太陽經(jīng)寒水之氣接回來,我們就可以想像,當它把水氣接回來時,本來一個人嘴巴很渴的,水氣能回來,嘴巴就會比較潤,所以糖尿病人所謂的「消渴」,可能用這一類的藥來治。但實際上,我們不會拿葛根來當潤藥。因為「栝蔞」或是「土瓜」這兩種藥,最后是結(jié)出一個瓜,這些會結(jié)出瓜的藥,像栝蔞根,是比葛根還涼的藥,吃起來是冰冰的,所以栝蔞根磨成粉又稱
天花粉。栝蔞根是結(jié)果時,整個根會變成
淀粉都不見,因為被瓜奪走了,等到瓜掉下來了,根才會慢慢肥回來;葛根是常年都是肥的、有淀粉質(zhì)的。
因為瓜蔞根最后是結(jié)成一個瓜,所以中國人發(fā)現(xiàn),瓜蔞根拉上的津液,會保留在人的胃里,.所以瓜蔞根的效果很像
白虎湯,又涼又潤,因為津液是留在中焦脾胃的。
可是,如果是葛根呢?葛是結(jié)出細碎的小豆莢,所以葛根的種子稱「葛穀」,比較是細細碎碎的種子,意謂「葛」把水拉上去是往外推散的,所以可以拿來治感冒、可以拿來解酒,因為喝了酒吃葛根,可以把酒的這些濕熱拉上來、散掉。但是呢,以滋潤身體來講,我們不會用葛根。它把水氣拉上來以后,就容易把它推散,所以單用葛也可以治感冒。在用法上,單純用葛這味藥的話,它比較作用在太陽、陽明之間,就是太陽區(qū)塊水氣不夠時,人會乾燥,病邪會轉(zhuǎn)入陽明;而「趕快把水氣抓回太陽區(qū)塊來,擋住感冒,進了陽明區(qū)塊的,也順手推回去」葛特別有辦法。所以呢,張仲景對於太陽病要轉(zhuǎn)到陽明病之間的情況,會用葛根湯來醫(yī)療它,是因為能從陽明把水氣拉回來、擋住病邪不要進來。
或者,單用葛的話,中國古時候有個很古的古方,說是這感冒如果一開始就開始發(fā)燥熱,那就趕快用四兩的葛根,加一把豆豉,煮了吃下去。因為豆豉是能把腎水之氣蒸上來的藥,黑豆入腎──單一個黑豆會把入腎的氣吸走一點,黑豆很不補腎的──但如果把它發(fā)酵成豆豉,就好像能把腎里面的水氣發(fā)酵上來一樣,將來講到梔子豆豉湯時,會講到這個藥性。把腎里的水氣拔上來,而葛根也會把水氣推上來,這樣就可以一方面潤身體的燥,一方面把感冒推出去,這是葛根的用法。
身大熱,如果感冒開始往燥熱的方向發(fā)展,是有可能用葛根的。
嘔吐,治療嘔吐就不是絕對用葛了,光是《傷寒雜病論》里面,治嘔吐就很多不同的方,一個「吐」就可以有很多的病機,所以我們不能說什麼嘔吐都用葛來治。那葛治什麼嘔吐呢?因為葛是一個涼潤的藥,如果那個人是胃有熱的嘔吐,胃有熱的嘔吐稱為「卒嘔吐」,就是「忽然嘔吐」,偶而出現(xiàn)的,不是慢性的體質(zhì)的病,而且這個癥狀比較會是小孩子身上,大人的話,胃都已經(jīng)冷掉了,比較沒有。小孩子忽然吐的話,有時候,吃一點葛粉,是可以的,清胃里面的熱毒。
諸痺,這個諸痺,硬要幻,可以說葛根可以通暢陽明區(qū),陽明主人的肌肉,肉通了就比較不痺,但實際上,說白了,人后腦勺僵硬,可以治到,其它地方,葛根治不太到!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就是這樣,它如果講的是「諸」這個字,不是「百」,就是只治幾種。
解諸毒,解「諸」毒就是只解幾種毒,但不是每一種毒都解,每一種都解的會寫「解百毒」。
古時候,葛用來解什麼毒?解很多毒,但是它解很多毒,可能不是因為它的藥性特別宏偉,而是因為它在古時候是「很容易取得」的東西,就像是治燙傷,可能用
三黃粉效果很好,可是你家沒三黃粉啊,用沙拉油擦擦也會好很多,這是因為你手邊有嘛。古時候,葛是一種又可以吃、又可以作藥物的東西,所以手邊有,怎麼用它,就有很多發(fā)揮的空間,狗咬、老鼠咬、蟲咬、蛇咬,都可以用葛去敷。但不一定是因為它特別有效,是因為它隨手可以拿到。如果單看它解什麼毒特別強,可能是解巴豆毒吧,中國的瀉藥,有些是又瀉又寒的,比如說
大黃,大黃吃了以后,熱會被瀉掉、腸子會變涼;還有一種又熱又瀉的藥的,就是巴豆,吃了巴豆后,瀉了后腸子會變熱,張仲景用巴豆時,怎樣才能停止巴豆的瀉?那就是吃一點冷水、喝一點冷稀飯,才能讓瀉停下來。這樣的東西,你如果用比較涼潤的東西,像葛根這樣的東西吃下去,剛好可以中和巴豆的影響,用來中和巴豆熱瀉的藥,是用葛。
起陰氣,葛的這些主治裡,就是「起陰氣 」這三個字最要緊了。常常有些本草學(xué)者,在看歷代的本草著作時,會覺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有它很厲害的地方,葛的要緊,其實「起陰氣」三個字就足以概之。像是栝蔞,它可以滋潤、它有補津液的調(diào)調(diào);可是葛根,它「不補」!钙痍帤狻梗蟠腥税阉鼘懗伞干蛞骸,而且一定要寫成「升」,不能寫成「生」,不可以認為葛根是可以補充津液的藥,它不能補充,它只能拿原有東西,用在別的地方,它只能搬運,不能補充。葛根一般人吃下去都不會有副作用,但吃多了人會散氣,還是會虛的,所以歷代的本草說,這個東西,是一個可以暫時用的東西,不是一個吃長期的藥。當然夏天要清暑,用葛粉作成像
綠豆粉的東西,有些店在賣,偶爾吃一點點,那沒有關(guān)系。
葛的藥效很弱,張仲景用在桂枝加葛根湯里面,是四兩起跳,不像桂枝湯是三兩一個單位,葛根是放四兩。至於煮藥時,要先用一斗水,就是十碗水煮葛根,煮掉兩碗水,然后再放別的藥,再煮成三碗,分三次吃,它說「不須啜粥」,桂枝湯要喝粥來幫忙發(fā)汗,而桂枝加葛根湯不要喝粥,我到現(xiàn)在都還在想這是不是一個錯簡,因為呢,當初宋本在傳抄時,就已經(jīng)把葛根湯跟桂枝加葛根湯抄亂了,葛根湯是確定不要啜粥,因為有
麻黃,桂枝加葛根湯是不是要啜粥呢?那就很難說,因為葛根本身有一點發(fā)的效果,可以代替粥的效果。但是,其實,我講白一點,臨床上,無論是用桂枝湯、桂枝加葛根湯,還是葛根湯、
麻黃湯,如果你發(fā)不出汗來,終究還是要喝一點粥的啦,所以要不要啜粥,是「教學(xué)上」的對比。實際上,用麻黃湯,喝一點粥也沒關(guān)系。其餘就如同桂枝湯的將息和禁忌,將息就是「幫那個人調(diào)養(yǎng)」的意思,其它的該遵守的,比如說喝一次沒有好,下一帖要快點喝,時間間隔縮短,還有不可以吃什麼等等……就跟前面桂枝湯的注意事項一樣,但跟桂枝湯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可以省掉那一碗粥。
至於說,為什麼要先煮葛根呢?你們覺得藥先煮進去先有效,還是后有效?是先提名先表決,還是先提名后表決?
像麻黃要先煮,我們能理解,因為麻黃比較厲害,所以煮久一點比較溫和?墒歉鸶緛砭筒皇悄屈N猛的藥,所以它先煮的話,意義在哪里?
可能有一個意義是說「一個藥先煮了,藥性會變得比較慢一點點」,先煮葛根、后煮桂枝湯結(jié)構(gòu)的這些藥,這樣的煮法,會先讓桂枝湯結(jié)構(gòu)先發(fā)揮作用,發(fā)揮到一半的時候,葛根的藥性才出來,會有這樣的調(diào)子在里面。先讓桂枝湯結(jié)構(gòu)的藥性出現(xiàn),桂枝湯先從脾胃到營分、再到衛(wèi)分,於是清到太陽經(jīng),然后葛根從太陽經(jīng)追上來。
桂枝湯走到太陽經(jīng)是一個間接傳遞,葛根入太陽經(jīng)是直接傳遞,所以讓葛根慢一點點,這樣跟桂枝湯可以剛好搭得上,我覺得以臨床上吃藥的感覺來講,比較像這樣。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里面,還有葛穀:治下利十歲已上,這其實是這樣的,葛這味藥,因為它能從脾胃把下面的水都拉起來,從頭頂發(fā)出來,所以一個人在拉肚子的話,吃葛能止瀉。除非你的瀉,是脾胃寒的瀉,理中湯的瀉,不能用葛,這沒有辦法。理中湯的瀉,是脾胃太虛寒、沒有力量吸水,所以用葛也沒用。葛根基本上是要一個人體質(zhì)偏熱的,比如說像剛才那個葛根黃芩黃連湯證的狀況,那個時候,就真的可以感覺到葛可以把掉下去的水抓起來、然后推上去,所以它在止瀉上是有用的。
但是葛穀的「治下利十歲已上」,十歲以下要用葛穀嗎?對不起,這一類的久瀉,我覺得經(jīng)方可能是用
烏梅丸,或是民間偏方用
鴨膽子包在
桂圓肉里面吞,各有各的意義在,那種真正常年都是軟便或是稀便的,我想用葛穀來醫(yī)的效果不一定會很好。古時候大家都拿得到葛,所以就隨手就用,可是現(xiàn)在的話,我覺得就不用特別地去找它來用,經(jīng)方里面有臨床上效果更確實的方可以用,所以葛穀就這樣,知道它有某種意義在那邊就好了。
好比說解酒的話,后來有個時方稱「葛花解酲湯」,有沒有人聽過啊?
這里也帶到我們中國人對於「食物中毒」的一個看法。
我們?nèi)绻?xí)慣西醫(yī)的觀點,我們大概會覺得「你中毒了,就是要洗胃啊」,認為毒一直在你的腸胃道,要把它清掉才對。可是中國人卻好像覺得:如果你吃了魚蝦蟹過敏、發(fā)了疹子,這個現(xiàn)象,好像是在吿訴我們:對於很多毒,身體的抗毒方式,都是往皮表推去,想讓它從皮表散出去。所以要用藥的話,就可能要吃發(fā)表的藥,才合乎身體機能的方向。比如說去印度旅行,怕吃壞肚子,學(xué)中醫(yī)的人常帶的方子「藿香正氣散」就是發(fā)表系的藥。
喝酒造成的毒,好像中國人也認為可以往皮表去推散,所以呢,葛字輩的葛穀、葛花、葛根也都可以,加一些從脾胃往皮膚推的藥,就可以把酒解掉,你要用葛花解酲湯也可以,不然一般單方的話,葛根粉、
紅豆粉、
綠豆粉,一比一比一,喝酒前用冷水吃一湯匙,這樣也可以。不然的話,要千杯不醉,經(jīng)方的葛根黃芩黃連湯也是很好的擋酒方;解宿醉是用三黃
瀉心湯,因為殘留的酒氣已經(jīng)入裡了,就不必發(fā)表,了用清濕熱解肝毒的藥就好──大概意思是這樣。
但是葛花解酲湯這個方子在創(chuàng)制的時候,它說,要這個方子解酒,一定要加
人參,因為這方子在散酒氣時,也在散人的元氣,所以不加人參,反而會傷元氣、會虛掉;旧希@類解酒方都有共通的「警告標語」,叫人不可以濫用這類解酒方,因為有恃無恐而放膽常常喝酒,不然的話,你會被這個方害死,因為喝不醉,所以就亂喝。
偶而,一年一兩次以內(nèi)的那種推不掉的應(yīng)酬,郭臺銘公司的晚會,不去又不好意思,去了又被灌酒;尾牙、春酒各一次,頂多這樣,平常以少喝為原則。
這里又遇到經(jīng)方派的小問題:就是,我們說葛可以解酒,但后面有條文說,一個人如果常喝酒,最好不要喝桂枝湯,因為桂枝湯和酒加在一起,濕熱會積在一起變成化膿的癥狀。
那麼,喝了酒不可以喝桂枝湯,葛根又能夠解酒,這麼說來,我喝了酒又感冒,是不是用桂枝加葛根湯?答案是錯,不是的,元朝的朱丹溪還是誰,在那個時代他們所用的方法是,用桂枝湯遇到喝酒的人,桂枝湯裡會再加一個東西,叫織椇子,將來講到這條再講,加了它可以把酒性在肚子里分解掉,那樣子的藥,才能讓桂枝湯繼續(xù)發(fā)揮功用。如果你用了桂枝加葛根湯的話,那個酒氣還是會被拉到藥性會走的路上去糾到一起,把桂枝湯的藥效搞壞掉。不是說葛根可以解酒,葛根就可以用在喝酒時用桂枝湯,因為它的路子不一樣、路線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要記得《傷寒論》有些邏輯,這樣這樣可以,但不是反過來就可以,這是邏輯上的問題。
然后,還有呢,在葛的用法上面,因為它是一個有點像抽水機的藥,所以中國歷代在談到葛的副作用,講到解酒時,有人說葛這東西會散人元氣,因為它不是結(jié)成一個瓜,是結(jié)成細碎的種子,所以它是散的,元氣會被它打散掉。
另外有人說葛吃多了會「竭胃汁」,吃太多葛,消化系統(tǒng)的液體會被抽到乾乾的,胃指的是什麼?中國人消化道里面,凡是兩頭空的是「腑」,這些腑里面的液體,比較屬於胃汁;若是脾,就是「臟」里面藏的「精」,那是別的東西。就像中國人說柴胡會劫肝陰,就是柴胡吃多了,肝里面的血液,會越來越少,這是柴胡的副作用。
我們剛講到葛時,看到一件事,就是葛可以幫助我們,把太陽經(jīng)本來要轉(zhuǎn)陽明經(jīng)的邪氣打出來,有這個功用;然后呢,它以脾胃為中心軸,把水氣推回太陽經(jīng)……同學(xué)是不是可以看到:它其實是一味從里往外推的藥?可是呢,因為葛根在張仲景的方里,用來擋邪氣入陽明。但是,因為葛根會入陽明起作用,后代有些醫(yī)者,就說葛根會引邪入陽明,說感冒剛開始時,不可以用,否則是「引賊破家」,不可收拾。聽說這是張元素講的,可是我們現(xiàn)在找得到的張元素著作,都沒有這句話,張元素的著作只是講說,不可多用,否則會損傷胃氣。是后來王好古的書里面,「引述」張元素講的,說這本來是陽明經(jīng)藥,用多了就是引賊破家。也因為張元素是時方的代表人物,乃至於后來的時方派多多少少都守這個禁忌,變成感冒在太陽病初期,儘量不用葛根。這類的思考,比如說柴胡,臨床上李中梓也說柴胡會引邪入少陽,其實柴胡也是從少陽往外推的藥,也沒有引邪進來的問題。但是時方派,在柴胡也好、葛根也好,都留下奇怪的封印,變成后來時方派的醫(yī)生在感冒初期時,不太會用柴胡和葛根,到最后留下這樣的問題。到了清朝初年傅青主的方子,傅青主、陳士鐸治療感冒初期的方,又有柴胡、又有葛根,學(xué)時方起家的醫(yī)生,看到這個方,反而會覺得「這些方子好像蠻亂來的,不是說不能用的嗎?」,會有感覺上、哲學(xué)上的衝突感出現(xiàn)。那我想我們既然在學(xué)習(xí)經(jīng)方,經(jīng)方的話,桂枝加葛根湯,確確實實是感冒初期可用的藥,如果同學(xué)自已讀書,讀到時方派的本草書藉、讀到感冒初期不可用葛根之類的說法,就曉得一下這件事情是這樣的邏輯之下產(chǎn)生的,至於臨床上如果要開經(jīng)方的話,不太需要守這個規(guī)矩。
桂枝加葛根湯因為它治后腦勺僵,跳開感冒這件事,我們就可以再問一個問題啦:有些人每天坐在電腦前面,公司吹著冷氣,后腦勺很僵,是不是用這個方可以醫(yī)得好呢?
其實有機會,但這「機會」關(guān)系到幾件事,桂枝加葛根湯,平常用科學(xué)中藥會不會有效都很難說。因為葛根的藥性比較弱,所以它基本上是一個重劑量的藥,就好比說桂枝湯如果吃科學(xué)中藥,少的話1.5克、多的話5克,通常桂枝湯該有的藥效都會出來,可是要做一個科學(xué)中藥的桂枝加葛根湯,我們用桂枝湯5克、加葛根1克,共6克,以科學(xué)中藥而言算是很大包了,可是這樣后腦勺會不會鬆,要看個人體質(zhì)。因為葛根的藥性比較淡,這個劑量不是人人都可以鬆得開,那麼,臨時這樣用桂枝加葛根湯會不會有用呢?我想是平常就要吃一點,當你有時候覺得后腦勺變僵時,去買點單味的葛根,用溫開水吞點科學(xué)中藥,有些人只要吃到0.4克就覺得后腦勺變溫暖、微微出汗,鬆開了,這種人通常是有在練功的人、身體很通的人,有些人吃葛根,科中吃了4克,才有點鬆了,每個人不太一樣。葛根的這種效量,科學(xué)中藥通常是很曖昧的。如果是煎劑的話,大陸的郝萬山教授在教到這個方時,就說一般我們說冷氣房的病、或電腦前坐太久,有些人抱怨后腦勺都是僵的、肩膀都是酸痛的,是不是可以用這個方,來幫助后腦勺或是肩膀比較不要酸痛呢?其實后腦勺、肩膀這個區(qū)塊都是可以的。
郝萬山教授在說葛根治肩膀酸、后腦勺僵的時候,他就說葛根啊,他是用煎劑,生藥材的劑量,一開就20克到40克,一次起碼20克起跳,不然的話不會有效。桂枝湯桂枝放10克,大約放3錢,炙甘草6克到10克,可是白芍要放30克,30克要用炒白芍或用赤芍,不然的話,會拉肚子,葛根吃多了不會拉,可是生白芍,吃多了會拉肚子,為什要這樣做呢?他說跟桂枝相比,多出來的芍藥,會跟炙甘草形成
芍藥甘草湯結(jié)構(gòu),可以放鬆肌肉、活血,然后他說因為這樣子的人,吹冷氣、后腦勺僵的人,多多少少有一點風(fēng)濕,所以驅(qū)風(fēng)濕的藥,
威靈仙,溫和驅(qū)風(fēng)濕的藥,或是秦艽,也是很溫和驅(qū)風(fēng)濕的藥,元朝李東垣有一個秦艽
白術(shù)丸,是治痔瘡的,威靈仙和秦艽,都可以放到10克,他說如果你的肩膀酸、后腦勺僵,通常也會有
一點血液循環(huán)不到的感覺,補血和活血,可以用
雞血藤,放30克,因為需要它補血的效果。郝萬山教授就說,薑、棗可用可不用,不過這基本上是治肩膀的藥,不是治感冒的藥,所以不太牽涉薑、棗的藥性,臨床上這樣的效果不錯。
今天拉拉雜雜跟同學(xué)說治肩膀酸痛的方,其實是在跟同學(xué)講基本的加減,這種東西,不必覺得很偉大,一字不可更動,同學(xué)可以隨便創(chuàng),老同學(xué)、老助教都是隨手在創(chuàng)方的。像是如果有風(fēng)濕扛在那兒,害葛根的藥性通不上來,你不要用時方的驅(qū)風(fēng)濕藥,就用一些經(jīng)方的麻杏薏甘湯,那也是可以的,效果有時還強一些。
但是同學(xué)要知道:這個方子吃下去,確定肩膀會鬆、后腦勺會鬆嗎?
對不起,不能確定,因為我們今天的人肩膀酸,后腦勺僵,如果只是局部受一點風(fēng)寒、氣血不通,那用一點以葛根為主軸、驅(qū)風(fēng)活血的藥,是有效的?墒怯懈嗉绨蛩、后腦勺僵的患者,他是因為命門之火不夠,氣上不來,我們在中基課有教椒附散,補命門之火,蒸動水氣上來,才是一個治本的方法。所以,這種藥吃了三五帖也沒效的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命門之火不足,把一把右尺脈是不是很虛弱,命門之火沒有時,右尺脈有時也會很浮大的,整個浮上來是虛的表現(xiàn),右尺脈要又沉又穩(wěn),才是有力的腎。
像陳助教公司的老板,有一次肩膀酸痛,因為他是單親爸爸,要照顧小孩,又要經(jīng)營一家公司,真的很累,壓力很大,他的肩膀酸痛,有一次我們就問他:「你要不要回家灸關(guān)元看看?」他灸了關(guān)元后,一夜之間,就好非常多。所以如果是命門之火不夠的話,就灸關(guān)元,不然的話,吃藥的話是吃真武湯或附子湯,未來我們會教到的方子,補腎陽也是一個方法。凡是關(guān)系到腎的能量要好起來,非常會關(guān)系到平日的為人,最要緊的就是不要「失志」,這個不是吃藥不吃藥的問題。
講到肩膀酸、后腦勺僵,其實「葛根湯」治癒的機率,比「桂枝加葛根湯」還要高,它有麻黃嘛,又通血又驅(qū)風(fēng)濕。
但是,在治療感冒的臨床上,是桂枝加葛根湯證的,我個人不贊成就直接用葛根湯,因為多一味麻黃,當人體不需要它的藥性時,它很容易把人搞虛掉。
而且葛根這味藥,還有一個問題,我們?nèi)蘸蟛艜|碰它,就是「葛根到底入不入陽明經(jīng)?」,當你的臉是
三叉神經(jīng)痛的時候,三叉神經(jīng)是人體足陽明胃經(jīng)運行的地方,用桂枝加葛根湯或葛根湯會不會好?這關(guān)系到葛根到底是不是確實入陽明的藥,從〈太陽篇〉的角度來看,會覺得葛根好像在太陽經(jīng)上的表現(xiàn)多一些,可是,將來看「葛根湯」的醫(yī)案時,就可以看到它治鼻竇炎、治乳腺炎、治針眼的效果,那就確確實實是牽涉到「陽明經(jīng)」的病了。
〔整理者/桂枝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