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Hp)與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臨床研究表明,Hp感染越重,胃氨越高,粘膜的病變程度也越重。動物實驗證明了氨可以破壞胃粘膜的防御機能,引起胃粘膜損害。本研究通過觀察伴有Hp感染的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患者治療前后的胃液氨濃度變化,進一步探討了Hp的氨在Hp致病機理中的作用。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經胃鏡及病理確診為活動期消化性潰瘍或慢性活動性胃炎并伴有Hp感染的患者,除外腎功衰竭、肝性腦病等影響血氨胃所濃度患者。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齡為35歲~74歲,平均52.9歲。其中有胃病史者14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3例。
1.2 方法
胃鏡入胃后未送水送氣及活檢前,先抽取胃液3ml~5ml,即刻用Nessler顯色法測定胃液中的氨濃度;然后全面檢查胃、十二指腸球及降部。確定診斷后,取胃竇部兩塊臨近的粘膜組織,一塊用于組織切片染色檢查Hp,一塊用福建三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HpUT試劑藥盒鑒定Hp,并分為+++,++,+,以尿素酶試驗陽性m.bhskgw.cn/kuaiji/并且切片找到細菌者為有Hp感染。最后病變部位取活檢送病理。明確診斷后,對列入觀察的患者,均對癥治療4周,同時抗幽門螺桿菌治療2周。療程結束后即刻復查胃鏡、調查Hp陰轉情況及測定胃液氨濃度(表1)。
統(tǒng)計學處理 胃氨濃度用x±S表示,治療前后的差異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2 結果
2.1 Hp感染情況
16例中,Hp+++者為10例,Hp++者2例,Hp+者4例。治療后Hp陰轉者8例,陰轉率為50%。
2.2 胃氨m.bhskgw.cn/shiti/的改變
治療后全組的胃氨由305.7μmol/L±196.5μmol/L明顯下降至176.9μmol/L±97.8μmol/L,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中8例Hp示陰轉者,其胃氨濃度也由治療前的313.7μmol/L±191.0μmol/L下降至195μmol/L±127.3μmol/L(P<0.05)。
2.3 胃鏡所見
①治療前16例中,十二指腸球潰瘍7例,復合潰瘍1例,胃多發(fā)潰瘍1例,潰瘍直徑均在5mm~15mm之間,且大部分患者同時伴有中、重度的淺表性胃炎;慢性活動性胃炎7例,均屬中、重度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并同時伴有食管炎、十二指腸球炎等(表1)。②治療后消化性潰瘍大部分達到瘢痕Ⅰ期或Ⅱ期,胃炎患者粘膜恢復正;騼H有輕度胃炎。
3 討論
本觀察結果表明,伴有Hp感染的胃疾病患者胃氨濃度高;經服用抗菌素及對癥治療以后,Hp陰轉,胃氨濃度明顯降低,同時粘膜病變隨之改善。有氨下降的幅度越大,病變的好轉越明顯,反之治療效果則差。治療后Hp未陰轉者共有8例,但其胃液氨濃度也明顯降低,其粘膜病變也愈合良好。我們認為這可能是由于用藥使Hp的活性受了限制,雖未在到清除Hp的目的,但其產氨能力下降,胃氨降低。另外所用治療藥物,別是抗菌素可能有降低胃氨的作用。氨是Hp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可破壞胃粘膜屏障功能,當胃氨降低后,它對粘膜的損害作用減輕,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加強,使病變得以恢復、愈合。但是由于Hp殘存,有可能是將來復發(fā)的原因之一。本觀察治療中,我們使用德諾、滅滴靈、環(huán)丙氟哌酸和法莫替丁聯(lián)合用藥治療。合用德諾的7例患者,有6例Hp陰轉。滅滴靈和環(huán)丙氟哌酸同時使用4例中,有2例陰轉。而僅使用法莫替丁和環(huán)丙氟哌酸沒有加用滅滴靈的4例中無1例陰轉。提示德諾有胃好的清除Hp的作用。
尿素酶試驗藥盒測定Hp法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其它檢測Hp的方法較復雜,難以掌握和普及應用,另外Hp陽性并不能反映患者是否患有疾病,也不能反映病變程度。我們認為動態(tài)測定胃液氨濃度,可作為判定Hp感染患者治療效查的一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