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世醫(yī)得效方 卷第十一 上課筆記
    

世醫(yī)得效方教程:卷第十一

活幼論當謂木有根,水則有源。根 盛則枝葉暢茂,源深則其流必長。小兒稟父母元氣而生成,元氣盛則肌膚充實,驚,疳,積,熱,無由而生,風寒暑濕,略病即愈。元氣虛則體質怯弱,諸證易生,所患輕則藥能調治,所患重則可治者鮮。故試 之后,或不能言,或不能行,或手拳不…

活幼論

當謂木有根,水則有源。根 盛則枝葉暢茂,源深則其流必長。小兒稟父母元氣而生成,元氣盛則肌膚充實,驚,疳,積,熱,無由而生,風寒暑濕,略病即愈。元氣虛則體質怯弱,諸證易生,所患輕則藥能調治,所患重則可治者鮮。故試 之后,或不能言,或不能行,或手拳不展,發(fā)不生,斯猶可治。甚則初生之時,臍風撮口,吊腸等證,鎖肚,重舌無聲,舌焦,遍體青黑,如此癥狀,非急療則百無一活。若其余諸病不一,治之之道,當觀形、察色、聽聲、切脈。觀形則先觀其眼,若兩眼無精光,黑睛無運轉,目睫無鋒芒,如魚眼、眼睛鼠視,此為驚邪入肝。面紅眼赤,惕惕夜啼,則驚邪入心。面青惡叫,嚙奶切牙,乃驚邪入腎。面色淡白,喘息氣乏,則驚邪入肺。面黃,嘔吐不食,虛汗多睡,乃驚邪入脾。皆隨其狀而治之。若夫聽聲,則睡中驚啼聲浮者易治,聲沉不響者難痊,或聲如鴉中彈者不治。

至于切脈,虛則細而遲,實則洪而數(shù)。次當看紋,候男左女右手辨之,從虎口內至第一節(jié)是風關,第二節(jié)是氣關,第三節(jié)是命關。第一節(jié)風關,赤紋乃飛禽內外人驚,赤紋微乃火驚;黑則水驚,兼打撲驚;青色乃天雷四足驚,內隱青紋微屈,則是急風候,紋彎乃停食候。第二節(jié)氣關,紫色紋是驚疳,青色紋乃疳傳肝經(jīng),白則疳傳肺經(jīng),若黃色乃傳脾經(jīng),黑色難安。

第三節(jié)命關,青黑紋現(xiàn)三關通度,斜歸指甲則不治。至于驚、疳、積、熱四證,驚者虛惕怔忪,氣怯神散,痰涎來去,其瀉必青,積漸生風,其證有冷熱虛實。冷則燥之,虛則溫之,實則利之,熱則涼之,是為活法。急驚之候,通關截醫(yī)學檢驗網(wǎng)風,定搐去痰,其熱尚作,則當下之,一泄已后,又急須和胃鎮(zhèn)心,不可過用寒涼等劑。其或口中出血,兩足擺跳,腹肚搐動,摸體尋衣,神昏氣促,噴藥不下,通關不嚏,心中痛絕,忽大叫者難愈。慢驚之候,宜于生胃氣藥,和以截風定搐,不可太燥。其或四肢厥冷,吐瀉加嗽,面黯唇慘,胃痛鴉聲,口生白瘡,發(fā)直搖頭,喘急涎鳴,口眼手足一邊牽引者,難愈。慢脾十救一二,只當生胃回陽。如太沖脈在,則取百會穴多灸之。若身冷粘汗,直臥如尸,喘嗽頭軟,大小便不禁,虛痰上攻,呼吸氣粗,脈來浮數(shù),是謂陰盛強陽。錯認陽氣已復,直與峻藥下痰,痰隨氣下,人以醫(yī)殺咎之。此則覆燈將絕之證,雖不藥亦無生意矣。又有喉中痰涎聲如曳鋸,一兩日間閉目不開,此為虛痰,保養(yǎng)其氣,凌遽下痰,亦未可保,蘇合香、白丸子輩姑與之。(男子、婦人有此證,亦當守此二藥。以上驚風本證各見后。) 病發(fā)癇天釣,亦風之種類。舉身僵仆,有汗不惡寒,手足冷,口噤,為柔 。無汗惡寒,身反張,咬齒為剛 。得之未易施治。諸癇八證∶馬癇張口搖頭,馬鳴反折;羊癇喜揚吐舌;犬癇手屈,兩足拳攣;雞癇搖頭反折;(并屬陽。)豬癇口吐涎沫,振目視人;牛癇目視腹脹;烏癇唇口撮聚,手足俱搖;蛇癇身軟頭舉,吐舌視人。(并屬陰。)治法,須辨其冷熱,順氣平血,豁痰除風。其或目睛不轉,口噤無聲,唇面青黑,肚脹不乳,身熱下血,厥逆吐利,汗出壯熱不止,體軟不睡,眼生白障,不治之候。天釣者,壯熱翻眼,手足搐掣,如魚之上釣,皆由乳母過 熱毒,遄復乳兒,兼挾風邪所致。但當解利風熱,則應手而愈。驚風諸證,有不可治者?偠撝椊顭o力,魚口氣粗,嚙齒咬人,瀉下如瘀血,手足搐搦不停,目似開不開,身軟口噤,不食,木舌干澀,反張脊強,鹵陷不動,啼不作聲,冷汗如雨;慢脾灸不醒,視物不轉睛,眼上赤脈。雖盧、扁復生,亦無如之何。若疳候,兒童二十歲以下為疳,二十歲以上為癆。癆與疳皆氣血虛憊,臟腑受傷,故有肝心脾肺腎五疳;外有蛔疳、脊疳、腦疳、干疳、疳渴、疳瀉、疳痢、腫脹、疳勞、無辜疳、丁奚、哺露,治之各有方。其病多因乳哺失常,腸胃停滯,或妄服吐下藥,津液內竭而得之。故其為候,頭皮光急,毛發(fā)焦稀,腮縮鼻干,口淡唇白,兩眼昏爛,揉鼻 眉,脊聳體黃,斗甲切牙,焦竭自汗,漩白瀉酸,肚脹腸鳴,癖結潮熱。或身多瘡疥,酷嗜瓜果咸酸炭米泥土,多飲水者,皆其證也。惟腎疳害人最速者,蓋腎虛受邪熱,疳氣奔上焦,故以走馬為喻。初作口氣,次第齒黑,盛則齦爛,熱血迸出,甚則齒脫,宜急治之,縱得全活,齒不復生。其余諸疳,如或飲水不已,滑泄不休,舌上黯黑,目睛青筋,眼角黑氣,小便如乳,牙黑骨枯,脫肛,咳逆氣促,身上粟生斑黑,唇白腹高,人中平滿,抱著手足,垂 無力,襯著腳心,全不知疼,身體變冷,為五絕,豈有瘳乎。積者面目浮黃,肚緊脹痛,覆睡多困,酷啼不食,或大腸秘澀,小便如油,或便利無禁,糞白酸穢,此皆其證也。

其或面黑瀉黑,肚脹,泄下不止,氣粗,手心有瘡,瘦弱柔軟,亦莫能療。熱之為病,有實有虛。實者兩臉深紅,唇口紅紫,燥渴焦煩,大小便難,啼叫無時,時發(fā)極熱。虛者面色青白恍惚,微潮,口中清冷,泄瀉,虛汗,或乍冷乍溫,上壅下利,水谷不分,乃冷熱不調。

外有十證∶熱者潮熱如瘧;風熱不減乳食;積熱多吐;傷寒腳手冷;耳、鼻、腳梢、手指尖冷,乃麻疹之證;唇汗口珠,乃變蒸候也;多瀉多渴,疳之為熱;面青脈大,驚熱的矣;脾痛啼聲不息;癉毒嘹然,目閉,面如丹。胎中全不受熱,諸吐乳食不化,面色黑,隨食隨吐,通身冷則為不治。諸瀉日久,不宜緊澀之藥卒止,先須調氣和中。若洞瀉不止,乳食不進,無有愈期。汗多舌出,唇紅眼閉,搖頭氣粗,兩肋動,口生血瘡,吐瀉得之,名曰胃爛,夭亡轉盼。至于八痢,則有魚口,噤口,五色,脫肛,臟毒,脾毒,冷積,疳痢,無非便下膿血,里急外重,臍腹急痛,日夜無度。治之當何如?須究其因,先以去積、寬腸、通氣之劑,續(xù)為之斷下,鮮有不愈。其或所下如魚腸血水,壯熱,煩渴,不食,自汗,小便不利,未知有瘳。瘡疹一證,乃表虛里實,其根于臟腑,所患重。麻疹表實里虛,其根于皮膚,所患輕,不治亦自愈。至若痘疹,多因時令不正,氣候傳染,加之外感風寒,內積邪熱而得,大抵與傷寒相類。發(fā)熱煩躁,臉赤唇紅,身痛頭疼,耳、鼻、腳梢、手中指俱冷,噴嚏呵欠,喘漱痰涎,或乍寒乍熱,疑似之間,當視其耳后有紅脈赤縷,及見心胸間細點如粟起為真。首尾不可汗下,宜溫涼之劑,解毒和中安表。大要如 人作灶炊樣,務得松耳。其或熱極生風,或發(fā)驚搐,但當清心散風,切不可投冷驚之藥及灼艾,蓋灸則火助熱熾,投冷驚藥則毒瓦斯內伏,反為大害。仍忌諸般臭穢,煎炒油煙,父母行房梳頭等觸犯。未發(fā)而觸,則毒瓦斯入心,悶亂而死。已發(fā)而觸,則瘡痛如割,以致黑爛,切宜禁戒。仍燒帶諸香,及打醋炭,噴胡荽酒于遍房,以辟穢濁之氣。卻不可以田舍兒不忌無恙為常法。病此者多不服藥,豈知未發(fā)、已發(fā)則合解散,正發(fā)則合活氣血。若依此,非惟出疏,亦易干斂,仍免后憊。若不依此,則邪盛瘡密,收亦費力。余毒為患,致生疽疥癆,赤眼咽喉口瘡之疾。至于善惡之證,猶當細認。如善證,則乳食如常,大便或一日一次,或兩日一次通者,只須用和,不冷不熱之藥,自保十平全。如惡證,則春夏屬陽為順,秋冬為逆。冬月寒,腎水得時,多歸于腎;蛳热绡懀蟀l(fā)渴,其瘡色如黯血,此腎證也,不治。春膿 為金克木,夏黑陷為水克火,秋斑子為火克金,冬疹子為土克水,并逆。鼻有黑氣,或舌黑,瘡已出而譫語燥渴,小便澀,泄瀉,不入食;瘡成餅搭,黯慘不發(fā),其聲焦啞,兩眼閉而黑睛,面腫鼻陷,目閉,頻嚙齒,頭面腫大;瘡盡抓破,或臭不可近,或腳冷至膝;瘡小黑而焦,風攻頤頷,唇項腫硬,胸高而突。以上癥狀,均不可治。外此,至于風寒暑濕之感,與大人無異治之法,特劑量差少耳。

雜癥則隨方備治。吁,為醫(yī)之道,大方脈為難,活幼尤難。以其臟腑脆嫩,皮骨軟弱,血氣未盛,經(jīng)絡如絲,脈息如毫,易虛易實,易冷易熱。兼之口不能言,手不能指,疾痛之莫知,非觀形、察色、聽聲、切脈,究其病源,詳其陰陽表里虛實,而能療之者,蓋亦寡矣。若妄投藥餌,即生他證,可不戒之!

初生

嬰兒在胎,口中有惡物,才生不候聲出。疾用軟帛或綿里手指,蘸黃連、甘草汁,拭口惡汁。稍定,更以蜜少許調朱砂末一字,抹入口中,鎮(zhèn)心安神,解惡物之毒,一生免瘡豆之患。妊娠臨月預辨之!

小兒才生下即死,用此法可救活。急看兒口中懸壅、前 上有泡,以手指摘破,用拭血令凈。若血入喉,即不可治。

初生,氣欲絕,不能啼者,必是難產(chǎn),或冒寒所致。急以綿絮包裹抱懷中,未可斷且將胞衣置炭火爐中燒之。仍作大紙捻,蘸清油點著,于臍帶上往來遍帶燎之,蓋臍臍,得火氣由臍入腹。更以熱醋湯蕩洗臍帶,須臾氣回,啼泣如常,方可浴,洗了,帶。

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急令婦人以溫水漱口了,吸咂兒前后心并臍下、心,共七處。每一處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紅赤為度,須臾自通。不爾,無生意。有遇此法,可謂再生。

治出胎時被風吹,鼻塞,服藥不退。

上用南天星為末,生自然汁調,或膏貼鹵上,病去除之。

治初生下遍體無皮,但是紅肉,宜速以白早米粉干撲,候生皮方止。

又治生下遍身如魚泡,又如水晶,碎則成水流滲。

上用陀僧研,絹羅內羅過,干摻。仍服蘇合香丸。(見中氣類。)又治七日腎縮,乃初生受寒所致。

上用硫黃、茱萸各半兩,為末,研大蒜調涂其腹。仍以蛇床子微火燒熏之。

噤風

治眼閉口噤,啼聲漸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狀,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不通由胎中感受熱氣,流毒于心脾,故形見于喉舌,或為風邪擊搏致之。

辰砂(三錢) 硼砂 馬牙硝(各一錢半) 玄明粉(二錢) 全蝎 珍珠末(各一錢)生麝(
上為末,好油紙封裹,自然成膏。每服一豆粒許。用乳汁調敷乳頭上吮下,金銀、薄荷湯下

和胃進乳消痰。

茯苓 人參 草果蘇子(微炒) 木香(濕紙裹,熱火內煨) 甘草 陳皮 濃樸(去粗
上銼散。每服一錢,生姜一片,紅棗一枚,未乳前服,合滓乳母服。

治初生七日口噤。

上用牛黃一錢細研,用竹瀝調一字灌之。更以豬乳點于口中。

臍風

治因斷臍后為水濕風冷所乘,入于臍,流于心脾,遂令肚脹臍腫,身體重著,四肢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者發(fā)為風搐。此藥利驚下痰,凡釣腸、鎖肚、撮口,皆可用南星(炮,二錢) 附子(炮) 牙硝 天麻 靈脂 全蝎(焙,各一錢) 輕粉(半錢)巴右為末,稀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姜錢泡湯送下。若臍邊青黑及爪甲黑者,不治

治同上。

蜈蚣(一條,酒洗去糞,炙) 瞿麥(半錢) 蝎梢(五個,去毒) 直僵蠶(七個,去絲)
上為末。每一字吹入鼻,啼則可醫(yī)。仍服,薄荷調一字服。

赤腳蜈蚣(半條,酒炙) 麝香(少許) 川烏尖(三個,生)
上為末。每服半字。金銀器湯調下。

治臍腫,先用荊芥水洗了,蔥葉一皮,火上炙過,地上出火毒,以手指甲刮薄,內搭放腫處

治臍中汁出,或赤腫 痛,或因水與乳入臍所致。

當歸為末敷。蛤蟆燒灰、白石脂末、油發(fā)灰敷,皆可!

撮口

治面目黃赤,氣息喘急,啼聲不出。蓋由胎氣挾熱,流毒心脾,故令舌強唇青,聚面,飲乳有妨。

上用直僵蠶二枚,去嘴,略炒,為末,蜜調,敷唇中,效!

治釣腸、鎖肚等撮口,內氣引痛,腸胃郁結不通,則亟宜疏利,此藥特效。(方見若口出白沫,四肢冰冷,最為惡候,一臘見之尤急。又法極驗,其兒齒齦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以溫湯蘸帛裹手指,輕擦破,即開口,便安。臍風同用。

治胎風及百日撮口臍風。

上用蝎梢四十九個,生姜汁炒干去絲嘴,同為末。更以腦子、生麝香少許研勻,紫雄雞肝

不乳

治初生不飲乳,及不小便。

上用蔥白一寸,四破之,以乳汁銀石器煎,灌之立效!又治初生口噤不開,不收乳。

上用赤足蜈蚣一條,去足炙令焦,細研如粉,每用半錢。以豬乳汁二合和勻,分三四次灌之

初生兒拭口不全,惡穢入腹,腹?jié)M短氣,不能飲乳。

赤茯苓(去皮) 川黃連(去須) 枳殼(炒。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一丸,乳汁調灌下。

治產(chǎn)婦取冷太過,胎中受寒,令兒腹痛不飲乳。

木香 陳皮 檳榔(各一分) 官桂 川白姜 甘草(炙,各半分)
上銼,每取一捻,水一合煎,以綿蘸與之。嘔加木瓜、丁香。

變蒸

治變蒸。變者上氣,蒸者體熱。輕則發(fā)熱微汗,其狀似驚,重則壯熱,脈亂而數(shù),或吐或汗,或煩啼燥渴。輕者五日解,重者七八日解。其候與傷寒相似。亦有續(xù)感寒邪者。但變蒸則耳冷,KY 冷,上唇頭白泡如魚目珠。若寒邪搏之,則寒熱交爭,腹痛啼叫不已。每

治變蒸,發(fā)熱不解,并挾傷寒溫壯,汗后熱不歇,及腹中有痰癖,哺乳不進,乳則先寒后熱者。

代赭石(醋淬,七遍) 赤石脂(各一兩) 巴豆(三十粒,壓去油) 杏仁(五十粒,去皮尖)上以二石為末,別研巴豆、杏仁為膏相合,更搗一二千杵,當自相得。若硬,入少蜜同杵之當痰、癖、食癇、溫壯諸疾,無所不治,雖下亦不虛人。

治變蒸骨熱,心煩,啼叫。人參 甘草 麥門冬(去心) 北柴胡(各二錢) 龍膽草風(各一錢)
上銼散。每服三字,水一盞煎服。

治變蒸,有寒無熱。

當歸(二錢) 木香 官桂(辣者) 甘草 人參(各一錢)
上銼散。每一錢,水一盞,姜三片,紅棗一枚煎,食前服。

治變蒸,吐瀉,不乳,多啼。

木香 香附(炒,去毛) 濃樸(去粗皮,姜汁炒) 人參 橘皮 藿香(去土) 甘草(炙。


上銼散。每服三字,水一盞,生姜二片,紅棗一枚煎,溫服。以上癥狀,治之但當以平和之

通治

初乳 先須捏去宿乳,后與之。母欲寐,即奪其乳,恐睡困不知飽足。兒啼未定息未調,乳母勿遽以乳飲之,故不得下,停滯胸膈,而成嘔吐。乳后不與食,哺后不與脾胃怯弱,乳食相并,難以克化,幼則成嘔而結于腹中作疼,大則成癖、成積、成疳,皆自此始。

小兒肌膚未實,若濃衣過暖,傷皮膚,損血脈,發(fā)瘡瘍。汗出腠理不固,風邪易入天氣和暖,抱之使見風日,則血氣堅剛,肌肉硬,可耐風寒,不致疾病。今人懷抱小兒著地氣,致令筋骨緩弱,疾病易生,非愛護之法。

凡兒三歲以上十歲以下,視其性氣高下,即可知其夭壽。兒小時識悟通敏過小兒骨法,成就威儀,回轉遲舒,稍費人精神雕琢者壽。預知人意,回旋敏速者叫聲連延相屬者壽,聲絕而復揚急者不壽。啼聲散,啼聲深,汗不流,頭四破,膏,常搖手足,頭毛不周匝者,并不成人。臍中無血者好。臍小者,遍身軟弱如血者多厄,并不壽。鮮白長大,卵縫通達黑者并壽。目視不正,數(shù)動者大非佳。

早齒早語,皆惡性,非佳人。發(fā)稀少者,強不聽人。額上有旋毛,妨父母或早貴不成,能言而死。尻骨不成,能踞而死。掌骨不成,能匍匐而死。踵骨不成,能骨不成,能立而死。身不收者死。股間無生肉者死。頤下破者死。陰不起者死。

死,赤者亦死!

隨證加味,量兒大小用。

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傷寒,麻黃、豆豉、北柴胡。吐瀉,南木香、藿香、干葛。潮熱,牛黃蘇子熱上風燥蔻、痢,霍亂木瓜葶知草合人參、蒲黃。血衄,蒲黃、山梔子、淡竹葉。目赤,秦皮、菊花、苦竹葉、甘草。肚蟲,檳榔、使君子、枳殼、苦楝皮。頭昏,石膏、川芎。癥瘕及腋下氣塊肚痛,此氣疾也,用天雄、三棱樸硝、大黃。五心熱,犀角、腦子,磨刀水下。氣不升降,沉香、蘇子。養(yǎng)氣肥兒,檳榔、木香、蘇葉、紅棗。

驚候(附天釣)

大安神丸又名大驚丸。治心熱夜啼,煩躁。常用,安神,定志,去驚。

人參(去蘆) 茯苓(各半兩) 甘草(一兩,炙) 僵蠶(去絲,二錢半) 白術(半兩,煨)桔心,炒) 木香(各半兩) 棗仁(一兩,湯去皮殼,蚌粉炒) 大赭石(半兩,醋煮)
上為末,水丸或蜜丸。急驚潮熱,竹青,薄荷葉。夜啼,灶心土。傷食,荊芥湯。疹豆,蟬琥

星香散 治急慢風,搐搦,竄視,涎潮。

南星(圓白者,二錢半) 木香 橘紅(各一錢) 全蝎(二枚)
上銼散。水二盞,生姜四片,慢煎熟頻灌。大便去涎即愈。

來復丹 治驚風昏塞,以二三丸薄荷泡湯研,灌下,得泄即愈。凡驚風,對證用藥已效,若甚蘇省,可與服。丸數(shù)酌量。(方見虛損類。)

又方,安神丸定驚。

麥門冬(去心,焙) 馬牙硝 白茯苓 干山藥 寒水石(各半兩) 朱砂(三錢,別研) 甘草
上為末,煉蜜丸,雞頭大。每服半丸,沙糖水化下,不拘時。

奪命丹 治急慢驚風。

蛇含石(醋淬七次) 大赭石(淬同上,各一兩) 全蝎(五個,去毒) 鐵孕粉(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薄荷煎湯,入雄雞冠血少許。潮熱,入朱砂。病安,常用安神丸。

小驚丸郁金皂角水浸煮,二個) 黃連 牙硝 木香(不見火) 藿香 龍膽草(各五錢) 全蝎(去
上為末,糊丸,用雄黃、朱砂、麝香、金銀箔為衣。風瘼是驚熱重,麻仁、蟬蛻、防風。

白瀉黃常服,金銀、薄荷并酌量用。

通心飲 治心氣,通小便,退潮熱,分水谷。又治旋螺風。

木通(去皮節(jié)) 連翹 瞿麥 梔子仁 黃芩 甘草(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燈心,麥門冬去心煎。春加蟬蛻、防風,夏加茯苓、車前子,瘡,

大青一歲可用甘露飲同服。此藥治急驚初作,傷寒不解,終日溫熱,漸傳風疾。

驚風形證不明,言其陰證,渾身又溫,若作陽證,又不大搐,乃陰陽不和。宜用防風溫膽湯

蟬蛻散 治驚風天釣,心熱,夜啼,驚癇。

蟬蛻(六十個,去土足翼) 荊芥穗(一兩) 甘草(半兩,蜜炙) 大黃(半兩,紙裹煨) 黃芩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白茅根煎,溫服。夜啼,蟬蛻。疹瘡,紫草。得利止。利驚丸青黛 輕粉(各一錢) 天竺黃(二錢) 黑牽牛(末,生,半兩)上同研,蜜丸如小豆大。一歲一丸,食后,薄荷水下。

人參湯加枳殼、防風,最能利驚。即小柴胡湯。(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涼肝丸 治同上。(方見后。)

治兒在胎中受驚,故生未盈月而發(fā)驚。

上用朱砂研細,同牛黃少許,取豬乳汁調稀,抹入口中。入麝香當門子尤妙。

急驚乃卒然得之,初發(fā)潮熱,目直視,牙關緊急,手足搐搦,面紅盛,頭額、遍身汗出,中熱氣,大小黃赤,其脈浮數(shù)。宜用通關,服通心飲。大凡驚風,乃心受驚,肝主風,致筋脈搐搦,肝又主筋,宜涼肝丸、大青膏。

涼肝丸理治。緣肝主風,宜先涼肝,而風自退。面色青乃肝風作,宜用。凡是肝疾者便用疾屬肝亦宜用。又可加減用,如眼疾加山梔子、龍膽無妨。

龍膽草(三錢) 大黃 當歸(去蘆) 川芎 山梔子仁 羌活 防風(去叉,各五錢)
上為末,蜜丸。沙糖、竹葉湯下。

大青膏天麻(一錢) 白附子(一錢半) 蝎梢(半錢,去毒) 朱砂(一字) 青黛(一錢) 天竺黃(一字) 麝香(一字) 烏蛇肉(酒浸,焙,半錢)
上為末,蜜丸雞頭大。每服一錢,薄荷、斑竹葉煎湯下。

加味壽星丸 治急驚痰壅,目上視,手足抽掣,昏沉不省人事。(方見風科通治類。)

芎活湯急驚風,角弓反張。

人參 黃芩 杏仁 石膏(各一錢) 麻黃 甘草 桂心 芎 干葛 升麻 當歸(去尾)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二片煎,溫服。

鉤藤 治一切驚風潮搐,眼視昏迷,但是驚風變易,皆可服之。

麻黃(去節(jié)) 粉草(各三錢) 蟬蛻(五個,去足翼) 升麻(三錢) 龍膽草(二錢) 川芎天
上銼散。每服二錢,竹葉三皮,薄荷三皮煎,不拘時溫服。

涂鹵法∶不但初生,但有風證即用。

上以麝香、蝎梢、薄荷葉、蜈蚣、牛黃、青黛共為末,研勻,用棗肉膏調,新綿上涂勻貼,

浴體法∶驚風及傷風不醒,漸傳風證僵仆,皆可用。

上用天麻、蝎尾、朱砂、烏蛇肉酒浸、白礬、麝香、青黛為末。每三錢,水三碗,枝一握

慢驚風證,得于大病之余,吐瀉之后,及過服寒涼之藥。其證眼慢騰騰,或露睛,手足服。

南星飲宣利過多,脾困眼慢涎盛,四肢不舉,不思飲食。

天南星(三個,炒赤令熟) 冬瓜子仁 白扁豆(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生姜二片,防風少許,煎湯調服。

防風丸 治慢驚不省,手足微動,眼上視,昏睡。

天麻 防風 人參(各一兩) 全蝎(去毒,七個) 僵蠶(炒斷絲) 粉草(各五錢)朱砂雄上煉蜜丸,小指頭大。人參湯化一丸,不以時候。冬瓜仁湯尤妙。

觀音散 治胃氣不和,脾困,下瀉過多,不思飲食,乳食不化,精神昏慢,四肢困冷。

人參 白術(紙裹煨) 扁豆(炒,各二錢半) 白茯苓 冬瓜子仁 酸棗仁(去皮,蚌粉炒)(不見火) 石蓮
上為末。每服一錢,烏梅湯、冬瓜子仁、或陳米湯調皆可。

五苓散止吐瀉,每服一錢。紫蘇、陳梗米湯調下。(方見大方科傷暑類。)

小鉤藤飲 治吐利,脾胃虛風,慢驚。

鉤藤(三錢) 蟬蛻(十個) 防風 人參(各二錢) 麻黃(二錢) 僵蠶 天麻 全蝎(去毒)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寒,加附子少許,乳食前服。

南附湯 治泄瀉虛脫生風,名慢驚風。及因服冷藥多者。

南星 生附子(二錢) 全蝎(五個,去毒)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煎五分,量大小旋服。

丁附湯 治吐瀉虛脫,成慢驚風。

大附子(生,或炮,去皮臍)
上銼散。每服一錢,水一大盞,生姜五片,丁香五粒,煎五分,量大小與之。急無丁香亦可

蘇合香丸 治風搐搦,必須理氣,蓋氣下則痰下,關竅自通。(方見大方科中。)

灸法∶ 治急慢驚風,危極不可救者。

先當兩乳頭上,男左女右灸三壯。次灸發(fā)際眉心囟會三壯。手足大指當甲角,以物縛兩手作陽諸

黑附湯 治慢脾風,面青額汗,舌短頭低,眼合不開,睡中搖頭吐舌,頻嘔腥臭,噤口切牙足微搐不收,或身冷,或身溫而四肢冷,其脈沉微,陰氣極盛,胃氣極虛,十救一二。

慢驚之后,吐瀉損脾,病傳已極,總歸虛處,惟脾所受,故曰脾風。若逐風則無風可逐療驚則無驚可療,但脾間痰涎,虛熱往來,其眼合者,脾因氣乏,神志沉迷,痰涎凝滯爾。世所謂慢風難療者,慢脾風是也。

附子(炮去皮,三錢) 木香(一錢半) 白附子(一錢) 甘草(炙,半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五片,煎取一半,以匙送下。若手足暖而蘇省即止!

川烏散驅風回陽。

真川烏(生,一分) 全蝎(去毒) 木香(各半分)
上為末。每服三字,生姜四片,煎取其半,旋滴入口中。嘔吐,加丁香。

金液丹、青州白丸子 祛風回陽理痰。二藥等分為末,每服半錢,陳米飲調下。(方見大方

生附四君子湯助胃回陽。

上以四君子湯加生附子末四分之一,厥逆者對加。每服半錢,姜五片,慢火熟煎,以匙送下

蝎附散回陽氣,豁風痰。

全蝎(七個,去毒) 附子(炮,二錢) 南星(炮) 白附子(炮) 木香(各一錢)
上銼散。每服半錢,水一盞,生姜四片,慢火熟煎,旋服。

靈砂正胃回陽,能止嘔吐,溫利痰涎,傷瀉者勿用。研為末,以少許米飲調下;蚋 丸粟米。大兒兩三丸,米飲灌下。(方見大方科痼冷類。)

震靈丹 治慢脾風,吐瀉不止。每服一丸研,人參、南木香煎湯,乘熱調下。(方見大方科類。)

灸法∶同前。

蛇頭丸若見搐搦不已,驚狂迷悶,角弓反張,或昏沉嚙齒,雙目直視,頻喚不省,變?yōu)榘B亟宜服此藥以除之。卻不可多進,更須以疏風藥相間調理。凡服此藥,亦須先以木香、枳殼、檳榔磨少許灌之卻服。庶使關節(jié)通透,藥力無不到。

花蛇頭(酒浸,去皮,骨,五錢) 全蝎(十五個,去毒) 紫粉(五錢) 生麝香(半錢) 五靈含石(二兩一方,加防風,白蠶,南星,天麻各五錢,片腦子半分。
上為末,煉蜜丸,小指頭大。每服大者一丸,小者半丸。隨證依后大風膏湯引下。

大風膏定諸般風搐。

花蛇(酒浸,去皮骨) 蜈蚣(酒浸,去糞,一條) 全蝎(五個,去毒) 蛇含石(二兩,燒紅風(一兩)錢) 天南
上為末,煉蜜丸。久留,用曲糊丸,如小指頭大。每服大者一丸,小者半丸。慢驚,冬瓜子荷、

奪命散大控風痰,不問慢驚、急驚,風痰壅塞咽間,其音如大潮,百藥不能過咽,命在須服此良久,藥裹涎隨大便過,如稠涕膠粘,乃藥之神效。無此證,不可服。

真青蒙石 焰硝(各一兩)上同入甘鍋內,瓦片蓋定,鹽泥固濟,炭火 通紅,須待硝盡如灰,藥冷如金色,取出,研青

防風溫膽湯消痰,順氣,疏風。

半夏 枳殼(去穣,麩炒) 茯苓(各半兩) 陳皮 防風(各二錢半) 甘草(一錢半) 人參(二
上銼散。每服一錢,入生姜、紫蘇葉同煎服,效!

人參羌活散 治壯熱涎潮,牙關緊急。

柴胡(去苗,半兩) 地骨皮(去土) 前胡(去苗,各二錢半) 天麻(酒浸,炙,二錢半) 人參(去蘆) 芎 獨活(去蘆) 羌活(去苗) 枳殼(麩炒,去穣) 茯苓(去皮) 甘草(各半兩) 桔梗(二錢半)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薄荷少許煎,溫服,不拘時候。

銀白散 治或吐或瀉,涎嗚微喘,露睛驚跳。

蓮肉 白扁豆(炒) 茯苓(各一分) 人參 天麻 白附子(炮) 全蝎(炒) 木香甘草(
上為末。每服一錢,姜一片,冬瓜子仁七粒同煎;蛴藐惷罪嬚{下。(此藥助胃祛風,作慢

開關散赤蜈蚣(一條,炙) 直僵蠶 南星(炮,各一錢) 麝香(一字) 牙皂角(三錠,略炒存性)
上為末,以手點姜汁,蘸藥少許擦牙;蛴梦镆危胨巸扇c,涎出自開。

嚏驚散半夏(生,一錢) 皂角(半錢)
上為末,以豆許用管子吹入鼻,立惺。

人參羌活散 治陽證風癇,身熱啼叫,手足抽掣,面目牽引,口噤痰壅,腹肚緊膨,皆由血氣骨不聚,為風邪所傷,驚怪所觸。ǚ揭娗啊)

牛黃清心丸 治躁悶,項強直,腰背反張,時發(fā)時醒。(方見風科通治類。)

蛇頭丸 治陰證風癇,面色黯晦,瞪眼直視,四肢軟緩,身體無熱,手足清冷,不甚抽制,哭。兼治諸癇陰證,則除片腦子,加綿附子炮切片為末入同丸。(方見前。)

小驚丸 治陽證驚癇,心熱,恍惚驚悸,四體抽掣,潮熱昏迷,乍熱乍醒,或為驚怪所觸而(方見前。)

南附湯 治陰證驚癇,體冷強直,手足微動,昏睡不醒,口噤涎流,或聲或嘿。(方見前。)

紫霜 治食癇,肚脹身軟,腰脊強直,目睛轉緩。皆由乳哺失節(jié),結癖所致。(方見前。)

得效方 治小兒癲癇及婦人心風諸疾。

上用甘遂末一錢,豬心一個,取三管頭血三條和甘遂末,將豬心批作兩片,以藥入在內,用錢

養(yǎng)正丹 治癲癇連年不瘥。濃煎人參湯下。(方見大方科痼冷類。)

豬膽南星散 治癇后喑不能言。

上以大天南星濕紙裹煨,為末。每服一字,豬膽汁調下。

肥兒丸 治小兒心竅有血,喑不能言。每服五丸,木香、陳皮、甘草煎湯吞下。蓋方內有去心中惡血。(方見后。)

灸法∶見慢驚類。

傷寒、傷風,鼻塞,頭痛,或鼻流清涕,唇紅,面赤,焦啼。凡傷寒宜解表,幼者麥湯散散

麥湯散 治夾驚、夾食傷寒,氣急嗽聲。

滑石 石膏 知母 貝母 麻黃 杏仁(炒,別研) 甘草 甜葶藶(薄紙盛炒) 人參北地
上為末。每服一錢,小麥二十粒煎湯下。涎盛氣促,桑白皮湯下。

惺惺散 治風熱瘡疹,傷寒時氣,頭痛壯熱,目澀多睡,咳嗽氣粗,鼻塞清涕。兼治變蒸。

白術 桔梗 細辛 人參 甘草 茯苓 栝蔞根(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薄荷三葉,煎至半盞,時時與服。古方謂小兒熱昏睡,傷風,香葛湯、參蘇飲 治同上。(方并見大方科傷寒類。)

柴胡散 治傷風,傷寒,熱氣壅,涎盛,胸膈不利,或時行疹痘未分,或痢疾潮熱。但是一熱溫壯皆宜。

柴胡(二兩) 人參 甘草 黃芩(各一兩) 半夏(泡七次) 麻黃(去節(jié),各五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生姜三片,薄荷三片,白竹青少許煎,溫服。鼻衄,加生地黃。瘧疾

人參羌活散 治傷風,傷寒,發(fā)熱頭痛。(方見前。)

香薷 治身熱惡寒,頭痛,或往來寒熱如瘧,煩躁渴甚,嘔吐,背寒,面垢,泄瀉,昏悶伏。每服二錢,水一盞,茵陳、車前草各二莖煎,熱服。嘔吐,加藿香、木瓜。泄瀉,陳米。熱瀉,黃連。每服并各加少許。(方見大方科傷暑類。)

五苓散 治法、湯引同前。瀉泄不止,平胃散合和,紫蘇葉、烏梅煎湯下。(方并見大方科及脾胃類。)

香蘇散 治身重腳弱,關節(jié)疼,發(fā)熱惡寒,小便澀,大便泄,自汗,或浮滿。因久在卑濕,雨露所襲。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炒蒼術,車前子,木瓜少許,生姜二片煎,熱服。小是效。(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不換金正氣散 治同上。

蒼術(一兩,米泔浸,切,炒黃色) 藿香葉 陳皮(各五錢) 半夏(三錢) 白茯苓粉草(
上銼散。每服一錢,生姜二片,紅棗一枚煎,食前溫服。

理中湯、平胃散 治傷濕腹痛泄瀉,不食,每服一錢,空心蘇鹽湯下。(方見大方科嘔吐類科脾胃類。)

諸熱

通心飲 治乍來乍去潮熱,心煩,面赤,口干,如瘧狀。(見前。)

甘露飲 治同上。

石水 石膏 郁金 甘草 薄荷(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后薄荷湯調下。

天竺黃散退潮,理急驚,解唇紅面赤,煩躁,焦啼。

瓜根 甘草 郁金 天竺黃 連翹 防風 牙硝(別研。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潮熱,燈心、茅根煎湯下。急驚,竹葉湯下。

通苓散 治伏暑潮熱,及小腑不利,作渴煩熱,頭疼煩躁。(方見大方科泄瀉類。)

面青,多乳食,脈粗大,大青膏疏風,小驚丸壓驚,通心飲解熱,涼肝丸疏風。(以上方并

肚緊,其糞必臭,蔥湯丸、白術散。(方并見后。)

盧氏感應丸 治諸積。旋丸如粟米大,每服二七丸,米飲下,姜湯亦可。ǚ揭姶蠓娇浦T積

耳、鼻、腳梢、中指冷,臉赤唇紅,肌膚繃急,宜服參蘇飲、(方見大方科傷寒類。)惺惺散

治法并方,見前。

渴而多瀉,白術散、蟾酥丸。(方并見后。)

皮膚痛啼哭,人參羌活散入生姜、薄荷、紫草、麥門冬去心煎。(方見前。)

釀乳方解胎中受熱,生下面赤,眼閉不開,大小便不通,不能進乳食。

澤瀉(一兩二錢半) 豬苓 赤茯苓 天花粉(各七錢半) 生地黃(一兩) 茵陳 甘草(各五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食后令乳母捏去宿乳,卻服。

生地黃湯 治生下遍體皆黃,狀如金色,身上壯熱,大小便不通,乳食不進,啼叫不止。此候,皆因母受熱而傳于胎也。凡有此證,乳母宜服,并略與兒服之。

干地黃芍藥 川芎 當歸 花粉(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食后服。

生犀散 治骨蒸肌瘦,頰赤口干,日晚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躁。大病瘥后,余毒不解。

犀角 地骨皮 秦艽 麥門冬(去心) 枳殼(煨) 大黃(煨) 柴胡 茯苓 赤芍桑白皮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陳青蒿少許煎,溫服。加桃枝三寸亦可。疳病熱似骨蒸者,及

又方犀角 地骨皮 芍藥 柴胡 干葛 甘草(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薄荷五葉煎服。

瘧疾,生姜一片,薄荷五葉煎。

導亦散赤者心也,心氣熱,以此宣導。如熱甚,但用通心飲。此藥但可治心熱,或虛熱或不宜服,熱盛者用。

生干地黃(二兩) 木通(四兩) 黃芩 甘草(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燈心十莖,白茅根二莖,青竹葉五皮煎,溫服,不拘時候。

瀉白散 治肺氣盛,致令鼻塞,乳食不下。或氣壅喘噎,熱咳亦治。

正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粳米百余粒煎湯下。

瀉黃散 治脾經(jīng)有熱,口唇生瘡,偷針贅等疾。

藿香葉 梔子仁 石膏 甘草 防風(各等分)上用蜜,酒微炒香,為末。每服一錢,溫熟水調,不拘時服。

涼肝丸解熱疏風。(方見前。)

寒水石散 治凡病多因驚,則心氣不行,郁而生涎,逐成大疾。宜常服,利小腸,去心熱,涎,亦不成疾。

寒水石 白滑石(各二兩) 甘草(半兩)
上為末,量大小,暑月冷水調,寒月溫湯調。被驚及心熱坐臥不安者,服之即安。

豆卷散 治慢驚后多服熱藥,以致別生熱證,唇裂口瘡,咽干煩躁,以此解之。兼治吐蟲。

豆黃卷(水浸黑豆生芽,取之日干) 貫眾 板藍根 甘草(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一錢,水一盞煎。甚者三錢,漿水一盞,清油數(shù)點煎,不拘時服。

八正散 治蘊聚一切熱毒,明心氣,利二便。(方見大方科積熱類。)

洗心散 治遍身壯熱,頭目碎痛,背膊拘急,大熱沖上,夜臥舌干唇焦,咽喉腫痛,涕唾稠痰壅,吃食有阻,心神煩躁,眼澀睛疼,挾熱傷寒,鼻塞語音不出,百節(jié)疼痛,二便不利,麩豆瘡,時行瘟疫,狂語多渴。及天釣風、夜驚,并宜服之。(方見大方科積熱類。)

皂角膏瀉腎氣,治腎經(jīng)有熱,陰囊赤腫,釣痛,大腑秘澀。

大黃(五錢) 黑牽牛(半炒半生) 豬牙皂角(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服七粒,溫水空心下。

蔥涎膏 治初生肺壅鼻塞,乳食不下。

上用牙皂,草烏,取蔥涎杵成膏,貼囟上。

地骨皮散 治虛熱潮作,亦治傷寒壯熱。

知母 柴胡 甘草 人參 地骨皮 赤茯苓 半夏(湯泡。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煎,溫服。

甘露飲子 治胃中客熱,口臭,不思飲食,或饑煩不欲食,齒齦腫疼,膿血滿口,咽中有瘡目瞼重不欲開,瘡疹已發(fā)未發(fā),并宜服之。

天門冬(去心,焙) 麥門冬(去心,焙) 熟地枇杷葉(去毛) 枳殼(麩炒,去穣) 生干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食后臨臥溫服。

人參黃 散 治發(fā)熱,自汗,虛煩。

人參 黃耆 楊芍藥(各五錢) 粉草(三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二片,紅棗一枚,麥子三十粒,空心溫服。

夏丸 治風壅痰盛,咽膈不利。

半夏(五兩) 白礬(枯過,一兩二錢半) 人參(一兩)
上為末,生姜自然汁糊為丸,粟米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臨臥,生姜湯下。

蕩皮丸 治肺壅咳嗽痰多。(方見后。)久嗽不宜卒止,先須調氣,用參蘇飲、(方見大方科和解類。)秘傳降氣湯、蘇子降氣湯,(方并見大方科諸氣類。)并加人參、五味子、烏桑白皮、紅棗斟酌用。

金沸草 治熱嗽。

華蓋散 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

人參清肺湯 治肺胃俱寒,咳嗽喘息。(方見傷寒陽證咳嗽類。)

澄清飲 治痰壅,咳嗽不止。

白礬(二錢半) 南星 半夏 蚌粉 知母 貝母 甘草(各五錢) 人參(三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生姜二片,烏梅半個煎,澄清,徐徐吸服效。亦治因飲乳逆氣,觸于肺

靈白丸 治風痰上壅。

上以靈砂,青州白丸子各一十粒,姜、蘇湯化開服,效。(方見大方科痼冷類及風科通治類)

紫蘇飲 治咳逆上氣。因乳哺無度,內挾風冷,傷于肺氣,或啼叫未定,與乳飲之,乳與氣氣不得下。

真蘇子 訶子(去核) 蘿卜子 杏仁(去皮尖,麩炒) 木香 人參(去蘆,各一兩)青皮
上銼散。每服一錢,水一盞,姜二片煎,量大小減益,溫服!

疹瘡

參蘇飲 治瘡疹已發(fā)未發(fā),潮熱,痰嗽,臉赤,手足微冷。每服二錢,生姜二片,蔥白一根楂子根三寸同煎,熱服,合滓乳母服。(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惺惺散 治發(fā)熱頭痛,欲作疹瘡。每服一錢,干桑白皮三寸去赤,煎湯調,不拘時服。(方

如圣湯 治身熱如火,頭痛,頰赤面紅,呵欠,鼻瘡,瘡疹已未出時,宜服。

白芍藥 川升麻(各一兩) 甘草 紫草(各五錢) 干葛(一兩) 木通(五錢,去皮節(jié))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生姜二片,蔥白二根,山楂子根三寸同煎,熱服。壯熱心

人參羌活散 治疹豆因多服熱藥,發(fā)而不透,身體頭面兩目皆腫,連日風搐,奮身硬直。(

香葛湯 治時令不止,發(fā)為疹瘡。解腸胃中一切熱毒,皆可服之。(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三豆飲 治天行疹豆,活血解毒;蛴X鄉(xiāng)井有此證,預防之則不染。

赤小豆 黑豆 綠豆(各一升) 甘草(半兩)上淘凈,水煮熟,逐日空心任意服。已染則輕解,未染,服之七日不發(fā)。

紫草散 治豆瘡欲發(fā)未發(fā),或未透者。

紫草 北芍藥(去蘆) 麻黃(去節(jié)) 當歸 甘草(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不拘時服。

加味四圣散 治瘡豆出不快,及變陷倒靨,小便赤澀,余熱不除,一切惡候;虮伙L吹復不膚內者。

紫草茸 木通(去皮節(jié)) 楠木香 黃 (炒) 川芎 甘草 人參(各等分) 蟬蛻(去足翼,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不拘時候,溫服。大便秘,加枳殼少許。大便如常,加糯米

紫草木香湯 治瘡出不快,大便泄利。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術 甘草(炒。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糯米三十粒煎,溫服。蓋紫草能利大便,木香、白術所以佐之

紫草木通湯 治瘡疹出不快。

紫草 人參(去蘆) 木通(去皮節(jié)) 茯苓 糯米(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溫服。大便利者,可入楠木香,去紫草。

快斑散 治豆瘡出不快。

紫草 蟬蛻(去足翼及土) 人參 白芍藥(各一分) 木通(一錢) 甘草(炙,半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溫服。

人參羌活散 治同上。(方見前。)

活血散 治豆瘡已出未出,煩躁。大人同。

北白芍藥(不以多少)
上為末,白湯調下。大能活血,止豆瘡脹痛。屢用屢效!

姜附湯 治四肢冷亟,疹瘡黯色不發(fā),或泄瀉不止。身熱重者,不宜服。(方見大方科中寒

黃芩甘草湯 治挾熱作疹瘡不出,煩躁不得眠。

黃芩(七錢半) 赤芍藥 甘草(各五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溫服。若胃中虛冷,其人能食,飲水即噦,脈浮發(fā)熱,口鼻中燥或衄,加大棗一枚。嘔者,加半夏少許,生姜三片煎。食少者,加人參、紅棗煎。

量大

萬金散 治瘡疹已出,未能勻遍,色不紅潤。

防風(三錢) 人參 蟬蛻(各二錢)
上為末,蘿卜煎湯調下。服了,急用芥子末白湯調如膏,涂兒腳心,干即再傳,其毒漸漸復

奇方 治瘡疹出不透,腹痛甚,或黑靨者。

上以蟬蛻二十五個,去足翼,洗凈為末。每服一錢,熟水調下,腹痛立止而出透,神效!乳

又方用干山楂子為細末,湯點服,立見出透紅活。荔枝殼煎湯溫服,亦效!

調解散 治瘡豆已發(fā),或為風冷所折,榮衛(wèi)不和,或為宿食所傷,內氣壅遏,以致冰硬,并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 桔梗(去蘆) 枳殼(去穣) 當歸(去尾) 半夏(湯洗) 川芎木
上銼散。每二錢,姜二片,棗一枚,煎服。未效,加楂根三寸。

藿香正氣散 治疹瘡根腳白色冰粗,頂?shù)t色而不發(fā),加川芎。若惡寒,加官桂。(方見大類。)

龍腦膏子 治時疾豌豆瘡,及赤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或見鬼神,或已發(fā)而陷伏速治。不爾,毒人臟必死。

生龍腦(一錢)上研細,旋滴豬心血,和丸如小指頭大。每服一丸。心煩狂躁者,用紫草湯化下。若瘡子陷

加味宣風散 治腎虛證,疹瘡變黑。

雞心檳榔(二個) 陳皮(去白) 青皮(去穣) 甘草(炙,各二錢半) 黑牽牛(二兩,半生半
上為末,蜜湯下。氣怯者,加南木香一錢。先下黑糞,次下褐糞,后以四君子湯加濃樸、木

獨圣散 治疹瘡陷入不發(fā),黑色,而氣欲絕,服此漸蘇,紅潤。

穿山甲(湯洗凈,炒令焦黃)
上為末。每服半錢,入麝香少許,南木香煎湯調下。或紫草煎湯,入紅酒少許服。

五;镜減毒。(方見后。)

人齒散 治瘡豆初出光壯,忽然黑陷,心煩性躁,氣喘妄語,或見鬼神,并宜速治,不然氣入臟必死。

人齒(燒存性)
上為末,每個作一服,酒調下。

靈砂酒 治疹瘡黑陷不起,以好酒磨化三五粒服效。ǚ揭姶蠓娇起罄漕)

民望方 治瘡疹漸黑,面陷,大便不固。乳母同服亦可。

人參 白術 肉豆蔻(紙裹煨) 白茯苓 黃 (各半兩) 甘草(二錢半)
上銼散。每服一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一枚,煎五分。乳母倍之。若大瀉手足厥冷,詳病

犀角地黃湯瘡疹出大盛者,以此解之。

芍藥 生地黃 牡丹 犀角屑(無,以升麻代之)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溫服。欲干,犀角飲、(方見后。)小驚丸(方見前)。

如圣湯 治疹瘡毒攻,咽喉腫痛。

桔梗 甘草 生蒡子(炒,各一分) 麥門冬(去心,一錢半)
上為末。執(zhí)業(yè)醫(yī)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入竹葉煎尤妙!

神應膏 治疹瘡正發(fā)時,可用以防豆花入眼生翳。

黃柏(一兩) 真綠豆粉(兩半) 甘草(四兩) 紅花(二兩)
上為末,清油調涂兩眼四畔,用之瘡豆面上亦少;虻酶呻僦磕ㄒ嗫。

加減四物湯 治斑瘡入目,或瘡豆收后。

歸尾 芍藥 川芎 蒼術 白菊花 干葛 羌活(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地黃少許,捶碎,同煎半盞。量兒大小服之,乳食后服。

蟬菊散 治斑瘡入目,或病后生翳障。

蟬蛻(凈洗去塵土) 白菊花(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少許煎。乳食后量兒大小與之,屢驗!

決明 治疹豆入眼。

決明子 赤芍藥(各一錢半) 瓜根 甘草(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蜜水調下。

羌菊散 治疹瘡后毒瓦斯不散,生翳障。并治暴赤眼疼,翳障羞明。

羌活 蟬蛻(去足翼土) 防風 蛇蛻 菊花 谷精草 木賊 甘草 梔子 白蒺 大黃
上為末。每服一錢,清米泔溫暖調下。

奇方 治瘡疹入眼。用屎焙干為末,茶清調下。瘡疹安后方可服,多服即愈。仍治昏翳。

又治豌豆瘡入目痛楚,恐傷眼睛。浮萍陰干為末,每服三錢。隨紀大小,以羊子肝半個入盞

密蒙花 治疹痘瘡,并諸毒瓦斯入眼昏暗,生翳膜。

密蒙花(一錢半) 青葙子 決明子 車前子(各半錢)
上為末,白羊肝一片,破開作三片,摻藥令勻,卻合作一片,以濕紙裹,火煨,于地上出火

決明丸 治豆瘡入眼,雖赤白障翳膜遮漫黑睛,但得瞳子不陷者,可治之。

石決明( ) 川芎 黃柏(各一兩) 蒼術(半兩,米泔浸)
上為末,用兔肝,或無以白羯羊肝代之,研爛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臨臥

又方用谷精草煮白柿吃。仍用綠豆根燒灰淋水,以上面清者洗,下面濃者服之。

通圣散 治豆瘡入眼生翳。

綠豆皮 谷精草(去根) 白菊花(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二大錢,干柿一枚,生粟米泔一盞同煎,候米泔盡,只將干柿去核食之,不拘決明散,浮萍散 治斑瘡入眼。(方見眼科通治類。)

熏藥真谷精草,蛤粉各等分。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豬肝二片,青竹葉十皮煎熟,先熏后

洗方上以黃連去須、白滑石、銅青用絹帛包,泡湯,候溫洗。

塞耳丹 治疹瘡入眼。

上以水銀、國丹五錢,同丸作六丸,入熔銀窩中,丸瓦上蓋,濕紙糊護定,用香爐盛炭火燒

加味犀角飲 治毒瓦斯壅遏,壯熱心煩,瘡疹雖出,未能勻透,口舌生瘡,不能吮乳。

牛蒡子(三兩,炒) 荊芥穗(五錢) 甘草(炙) 防風 川升麻(各七錢半) 犀角(三錢)麥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去滓令溫,時時令呷,或頻灌之。大便利,不宜服。

射干 治瘡疹后身壯熱,大便堅,口舌生瘡,咽喉腫痛,余毒未盡。

鼠粘子(一兩,炒) 升麻 甘草 射干(各三錢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溫服,不以時候。

連翹飲 治瘡疹壯熱,小便不通,余毒未解。

連翹 瞿麥 荊芥 木通 車前子 赤芍藥 當歸(去尾) 防風 柴胡(去須) 滑石蟬蛻
上銼散。每服二錢,加紫草煎,溫服。

五;镜 治瘡疹余毒,上攻口齒,及治蘊積毒熱,驚惕狂躁,頰赤咽干,口舌生瘡,夜譫語煩渴,頭面身體多生瘡,赤眼等疾。亦名青黛丸。

人參(半兩) 玄參(兩半) 茯苓(一兩) 青黛 甘草(各五錢) 桔梗(一兩) 牙硝(枯過,上為末,蜜丸,每兩作十二丸。一歲兒一丸分四服,用薄荷湯下。瘡疹上攻口齒,涎血臭氣化下

甘露飲解毒殊效。(方見前。)

瘡爛成片方上用黃牛糞干敷。膿多痛甚者,干凈黃土為末敷之。瘡遍口中,痛不能食者,五;镜ぁ

出無之黯右所如其有余

活血散 治疹子出多,疼痛。及體痛,時時叫喚。(方見前。)

敗草散 治瘡疹抓搔成瘡,膿血淋漓。

上用多年蓋屋爛草或蓋墻草,不以多少,曬干為末,干貼無痕。若渾身瘡破,膿水不絕,粘天

摻方 治水泡、豆瘡。

苦參 滑石 蚌粉 輕粉 川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干摻之,立效!

木香散 治發(fā)瘡疹,身熱作渴。

木香 大腹皮 人參(去蘆) 桂心 赤茯苓(去皮) 青皮(去穣) 前胡(去蘆) 訶黎勒(去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煎,空心溫服。

異功散 治豆出欲靨未靨之間,頭溫手冷,腹脹,渴,瀉,急服此,切不可與蜜水。

木香 當歸(各三錢半) 官桂(去皮) 白術 茯苓(各三錢) 陳皮 濃樸(去粗皮,姜汁炒)一錢半)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二枚煎服。

白術散 治豆已靨,身熱不退。清神生津,除煩止渴。人參 白術 藿香葉 木香 甘草苓(各一兩) 干葛(二兩)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不以時溫服。

人參麥門冬散 治發(fā)熱煩渴。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人參(去蘆) 甘草(炙) 陳皮 白術 濃樸(姜汁炒,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不拘時微溫服。

消風散 治疹豆或發(fā)透或未透,忽面青暴吼,是為風邪所傷,此藥主之。疹豆證以耳冷、尻足下冷,及耳后有紅縷驗之,然須見心胸間細點如粟起,則為真是,加蟬蛻末。(方見熱證類。)

五苓散 治小便赤澀,加燈心十莖,麥門冬去心、車前子各半錢煎湯調。人參東加枳殼去穣少許,治大便秘結,內煩外熱。未效,更加四順清涼飲少許。(方見大方科傷暑及傷寒陽類。人參湯即小柴胡湯。)

四順清涼飲 治同下,熱實者用。(方見大方科積熱類。)

大如圣湯 治瘡疹毒攻咽喉,腫痛。

桔梗 甘草(生) 牛蒡子(炒,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細細呷服。入竹葉五皮煎湯尤妙。

枳殼桔梗湯 治胸腹脹滿。

桔梗 枳殼(麩炒,去穣,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分二服。

二陳湯 治痰壅吐食,每服二錢,生姜二片,烏梅半個煎服。(方見大方科嘔吐類。)

理中湯 治下利嘔逆,加木香、熟附子。每服各半錢。(方見大方科泄瀉類。)

豆蔻丸 治疹豆滑泄不止,水谷不化。

木香 縮砂仁(各三錢) 白龍骨 訶子肉(各半兩) 赤石脂 枯白礬(各七錢半) 肉豆蔻
上為末,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煎異功散下;驗a水谷白色淡黃色,木香

蘇合香丸 治疹瘡為陰邪穢氣所傷,亦令變壞,可用醋炭熏,后以蘇湯化服解之。(方見大氣類。)

捷效化毒散 治豆瘡欲發(fā)未發(fā),便服之,此藥以毒攻毒,縱然瘡出亦少快,無惡證。

上于冬月先取人、貓、豬、犬糞各等分,于高處黃土窖五日,取出。卻用沙鍋盛蓋,鹽泥固溫

二參飲 治豆瘡后余熱不退。柴胡 甘草(炙) 黑參 人參 龍膽草(各二錢半) 麥門冬(心,三錢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稍熱服,不拘時。量大小加減。

木筆花散 治豆瘡出后,有余瘡生塞鼻中,不能睡臥。

上用木筆研為細末,加生麝香少許,蔥白蘸藥入鼻中,數(shù)次即通。

減瘢散 治豆瘡愈后,瘡痂雖落,其瘢尤黯,或凹或凸,用此。

紹粉(即水粉,一兩) 輕粉(一兩)上同研勻,豬脂油調涂。

又方白蜜不以多少,涂于瘡上,其痂易落,且無疤痕,亦不臭穢;蛴蒙橥奂,摩痕并數(shù)食之。

綿繭散 治豆瘡后,身體及肢節(jié)上生疳蝕瘡,膿水不絕。

上以出蛾綿繭,不拘多少,用白礬捶碎,塞入繭內令滿,以炭火燒,候白礬汁盡,取出研細,。每用干貼豆瘡內。若不早治,則潰筋骨,以致難治。

瘧疾

香蘇香薷散 治春傷風,夏伏暑作瘧。其證自汗惡風,先熱后寒,或但熱不寒。每服三錢,蔥白二根,水一大盞煎服。(方并見大方科傷寒、傷暑類。)

十神湯 治夏傷濕、秋傷風作瘧。其證寒熱自汗,嘔吐身疼。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姜三木瓜二片煎。秋末感風冷,冬又傷寒,或感溫暖之氣,先寒后熱,亦服。(方見大方科類。)

五苓散分陰陽,和榮衛(wèi)。用人參少許,茵陳,車前草各一根,煎湯服。弱者,木瓜、紫蘇或服通苓散亦可。(方并見大方科傷暑泄瀉類)

人參湯 治熱多寒少。每服二錢,生姜二片,麥門冬十粒去心,正地骨皮少許煎,多服取效小柴胡湯。方見大方科傷寒陽證類。)

草果平胃散 治寒多熱少。方見大方科 瘧類。

爭功散 治熱瘧多效。

知母 貝母 柴胡(去蘆) 常山 甘草 山梔子 檳榔(各五錢) 蟬蛻(十個) 地骨皮(去
上銼散。每服三錢,用桃柳枝各五寸煎。未效,用過路葛藤五寸煎服。

勝金丸\x (方見大方科 瘧類。)

蕩脾丸化痰消積,進食駐顏。及治氣喘,疳積

杏仁(一兩,去皮尖,用蚌粉炒令黃色) 半夏(一兩,生姜自然汁浸一宿,次日焙) 巴豆(
上為末,用大好北棗七枚,入燈心,水蒸,去皮核,取肉為丸。每服五丸,常服燈心、棗子或

通神餅截瘧有功。

甘草末(三錢) 綠豆末 敗荷葉(各三錢) 砒霜(半錢生) 朱砂(一錢半) 定粉(半錢)腦上煉蜜丸,梧桐子大,作餅子。周歲半丸或一丸,大者二丸而止,一日只一服,不可過多。

參苓白術散愈后調理脾胃。(方見大方科脾胃類。)

紅丸子 治血膜包水,僻側于脅旁,時時作痛,發(fā)寒熱。瘧家中脘多蓄黃水,日久結癖亦效三棱(煨) 莪術(煨) 芫花 桃仁(去皮,別研) 杏仁(去皮,別研) 朱砂 烏梅(炒)巴豆
上為末,醋糊丸,小綠豆大,朱砂為衣。米湯空腹下。

又方三棱 莪術 川楝(去核) 陳皮(去白) 青皮(去白) 芫花上用芫花醋浸一夕,炒漸干,入三棱、莪術同炒,又入川楝,陳皮,青皮同炒焦,取為末,大。

一歲二丸,臨睡米飲下。此二方稍相似,不若于方中和桃仁與烏梅則尤妙。又用蒜湯下蕩脾

木鱉膏貼痞癖。

木鱉(多用,去殼) 獨蒜(半錢) 雄黃(半錢)上杵為膏,入醋少許,蠟紙貼患處。

灸法∶兩乳下一寸各三壯。

枳實理中丸 治虛氣痞塞,胸膈留飲,聚水腹脅,或加脹滿,手不可近。四君子湯加枳實去干姜炮為末,煉蜜丸,綠豆大,熱湯化下?剩予槭V根。下利,加牡蠣粉各等分驗。

桔梗枳殼湯 治熱氣痞滿,胸膈兩脅按之則痛。

枳殼(去穣) 桔梗(去蘆,各五錢) 半夏(湯洗) 黃芩 栝蔞仁 黃連(去須。

各三錢)
上銼散。生姜、麥門冬去心煎服。利黃涎沫即安。

蘇合香丸 治神氣嫩弱,外邪客氣獸畜異物暴觸忤,口吐青黃白沫,水谷鮮雜,面色變易,痛,反側瘈瘲,狀似驚癇,但眼不上竄視,其口中懸壅左右若有小小腫核,即以竹針或以指瓜摘破,急作醋炭降真香、皂角熏之,卻服此。(方見大方科中氣類。)上每服一丸,姜湯調開,頻頻與服。次用豉三合,水濕捏為丸如雞子大。摩兒囟上及足心各久難

雄麝散 治客忤、腹痛、危急。

雄黃(一錢) 明乳香(半錢) 生麝香(一字)
上為末。每一字,刺雞冠血調灌之。

犀角散 治客忤,驚啼,壯熱。

天麻 犀角 麥門冬(去心) 鉤藤 朱砂(各一錢) 鐵粉 雄黃(半錢) 生麝(少許)
上為末。每服半錢,金銀煎湯調。但服安神丸亦可。(方見前。)

黃土散 治小兒卒客忤。

灶中黃土 蚯蚓糞(各等分)上研細,水調涂兒頭上及五心良。

癉毒

治風熱積毒聚成,發(fā)于頭面手足,熱者如胭脂色,其熱如火,輕輕著手,痛不可忍,加紫草煎,與犀角消毒飲相間服。赤癉、火癉、紫萍癉并治。壯熱煩渴甚,加黃芩、麥門冬去心、樸硝各半錢。(方見后瘡腫科諸瘡類。)

紅內硝 當歸 茄片 甘草節(jié) 羌活 黃芩(各半兩) 麝香(半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茄蒂煎湯調成,或生地黃亦可。

治癉毒初發(fā)如白梅樣,游走遍體,躁悶,腹脹,焦啼。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二紫草少許煎,溫服。(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通治

平血飲與敗毒散合和,生姜、薄荷、蟬蛻去足翼,防風去蘆細切煎。渴,加天花粉少許。

又方 角癉游走不定, 然赤腫疼痛,用藥角,歸手足上為妙。后取碎∶
寒水石 石膏 黃連 黃柏(各一兩)
上為末,水調刷。

又方 青黛、土朱為末,井水調,入蜜敷角亦可。

又方 黃丹不拘多少,磨刀水調刷。

又方 癉毒腫痛如火,用大黃,樸硝為末,調涂腫處,立效。水苔、生地黃、菘菜、浮萍、

用防風、酸車草、赤豆、灶心土煎水洗。

又方 洗角后,用小驚丸壓邪,大驚丸鎮(zhèn)驚。(方見前。)

取碎,用水蛭數(shù)條,以青苔蓋覆,或濕紙亦可,去血即消,未消再用。癉毒滿身遍入腹、入陰難治。

諸疳

治心疳。面黃臉赤,煩滿壯熱,心躁口瘡,虛驚。(見前。)

治脾疳。體黃,肚大,愛吃泥土,脹滿,氣粗,痢下酸臭。(方見后。)

治肝疳。搖頭揉目,白膜遮睛,流汗,合面而臥,肉色青黃,須立,筋青,腦生干地黃(洗) 熟地黃(洗凈,蒸,各半兩) 川芎 半赤茯苓 枳殼(煨,去穣) 杏仁(去
上銼散。每服二錢,生姜二片,黑豆十五粒,水煎,臨臥溫服。

治肺疳。咳嗽氣逆,多啼,揉鼻,咬甲,寒熱。

桑白皮(炒,半兩) 紫蘇 北前胡 黃芩 當歸(去尾) 天門冬(去心) 連翹 防風赤茯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溫服不拘時候。

治腎疳極瘦,身有瘡疥,寒熱作時,頭極熱,腳冷如冰。

生干地黃(八錢) 干山藥 山茱萸(各四錢) 澤瀉 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用一二丸;_服。

治熱疳。潮熱如火,大便澀。

胡黃連 川黃連(各半兩) 朱砂(一錢半,別研)上二連為末,和朱砂入豬膽內系定,虛懸于銚中煮一炊久,取出。研蘆薈、青黛干各二錢半

治熱疳。肌肉黃瘦,目夜不見物。陳粟米飲化下。(方見前。)

治冷疳。時時泄瀉,虛汗不止。

丁香 丁皮(各一錢) 木香 紫濃樸(制見前) 使君子肉(焙) 橘紅 肉豆蔻(濕紙略煨。
上為末,神曲糊丸,麻子大。每七丸,食前米飲下。

治走馬疳。口內生瘡,牙齦潰爛,齒黑欲脫,或出血臭氣。丈夫婦人同。

川白芷(半兩,生) 馬牙硝(一錢) 銅青(一分) 麝香(一字)
上為末,干敷口角,及擦齒上妙。仍服蟾酥丸效。(方見后。)

治蛔疳。因食肉太早,或腸胃停蓄肥膩為蛔。其證多啼,嘔吐清沫,腹痛脹滿,唇黑,腸頭及齒癢。

新白苦楝根皮(酒浸,焙) 綠色貫眾 木香 桃仁(浸去皮,焙) 蕪荑(焙,各二錢) 雞心檳榔(二錢) 鶴虱(炒,一錢) 輕粉(半錢) 干蛤蟆(炙焦,三錢) 使君子(略煨取肉,五
上為末,飛羅面糊丸,麻子大。每二十丸,天明清肉汁下。內加當歸 川黃連各二錢半,治

治脊疳。蟲蝕脊膂,身熱羸黃,煩熱下痢,脊骨如鋸齒,十指皆瘡,頻嚙指甲。

蘆薈 蕪荑 木香 青黛(干) 檳榔 川黃連(凈,各一分) 蟬蛻(二十一枚) 麝(少許)
上為末,豬膽二個,取汁浸糕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治腦疳。頭皮光急,滿頭餅瘡,腦熱發(fā)結,身汗,腮腫腮高。

龍膽草 川升麻 苦楝根皮(焙) 防風 赤茯苓 蘆薈 油發(fā)灰 青黛(干) 黃連(凈。各
上為末,豬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二十丸。薄荷、紫蘇泡湯下。食后,仍以蘆薈末入鼻

治干疳。瘦悴,少血,舌干,目睛不轉,干啼,身熱,手足清冷,皮燥,大便口,癡眼,。

黃連(去須) 白鱔草龍膽(去蘆) 青橘皮(去穣) 五倍子 蟾頭 夜明砂(炒)苦楝根
上為末,研令勻,糯米糊和丸,麻子大。一歲兒每服一丸。不計時候,米飲下,日進三服尤

又名清寧散。治疳渴,煩躁引水,乳食不進,夜則渴甚,加烏梅、陳米;疳瀉,停滯,水谷不聚,頻泄不效,加肉豆蔻、訶子。(方見前。)

治疳痢,冷熱不調,五色雜下,里急外重。

黃連(凈,三錢) 木香 紫濃樸(去粗皮,姜汁炒) 縮砂仁 夜明砂(隔紙炒,各二錢)訶
上為末,粳米飯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干艾葉,生姜煎湯,食前溫下。

治疳腫脹。因虛中有積,腹肚緊脹,頭面虛浮。

蘿卜子(一兩,炒) 陳皮 青皮 好檳榔 黑牽牛(取仁,半生半炒) 北五靈脂 赤茯苓
上為末,飛羅面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五丸,紫蘇、桑白皮煎湯下。

治疳癆。嗽喘不定,虛汗骨蒸,渴而復瀉,乳食遲進。

黃 (蜜炒)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生干地黃 蛤。ㄈプ,炙焦) 鱉甲(醋炙焦。

各三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一枚煎,食前服。

治疳癆。

人參(半兩) 川芎 蕪荑 北柴胡(各一兩) 使君子(二十一個) 胡黃連 川黃連(各二兩)上用鱉血一盞,吳茱萸一兩,拌和二連,淹一宿。次早炒干透,出茱萸并血,只用二連。

治腦后項旁有核如瘰癧狀,按之轉動,軟而不疼,名無辜疳毒。兼治諸疳。一服虛二服渴止,三服瀉痢住。

蟾蜍(一枚,夏月溝渠中取腹大不跳不鳴者,其身癩磊石)上取糞蟲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桶上要干,不與蟲走。卻將蟾蜍殺之,頓在蟲中,任與字,粳一方 白蕪荑、黃連、胡黃連、青黛各半兩,蚵 一個,只用酒浸炙,去骨為末,面糊丸,又方 治無辜疳。

上以夜明砂炒為末,入諸飲食中與之。

治諸疳,殺蟲,止腹痛,退虛熱,大效。或因病后通泄太過成疳。

蟾酥(一個,酥油炙,去骨) 胡黃連 宣連(去須) 龍膽草 陳皮 川楝子(去核)木香使君子(去殼) 蕪荑(各一兩) 麝(半錢或不入) 巴豆(二七粒,去油) 茴香(一兩,炒)上為末,豬膽汁丸或糊丸,青黛為衣,常服蘇湯下。

治諸疳多因閉乳,吃食太早,或因久患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腹大不能行,發(fā)熱無精神。

黃連 神曲(各一兩) 大麥 (半兩,炒) 木香(二錢) 檳榔(二個,不見火) 使君子肉
上為末,面糊丸,蘿卜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量兒歲數(shù)加減,熟水吞下。

捉疳止瀉。

丁香 木香 肉豆蔻(去殼,各半兩。三味用面裹,同入漫灰火煨,令面熟為度) 訶子使君子 蘆薈(各一兩。細研入)
上為末,棗肉丸,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米飲下,乳食前服。

治疳傷肚大。

青皮(不去白,炒焦黃) 干姜(燒微存性) 北五靈脂 蓬莪術(各一兩)
上為末搜和。稱藥末一兩,用肥巴豆肉去油稱一錢,研細拌和,粳米飯丸,麻子大。每服三

治諸疳作熱,頻瀉。每服二十丸,米飲下。(方見大方科咳嗽類。)

上以肥兒丸每服十五丸,用蘇合香丸一粒,入朱砂、五靈脂末各少許,石菖蒲煎湯調開下。

治疳瘡。自孩提至弱冠,潮熱發(fā)瘡,乃疳氣使然。疳蟲食其肌膚空虛,疳熱流熱瘡,發(fā)歇無已。蟾酥丸相間服尤妙。

豬肚(一具、凈洗) 鷹爪黃連(去須凈、七兩)
上銼作小截,少水和,納豬肚中,用線縫密,頓在五升粳米上蒸十分爛,取放臼中,入些蒸冠者見前則

上用大腹皮、苦參、川白芷為銼散,煎湯淋洗,妙!又方 甘草、黃柏、馬鞭草、帶須蔥、荊芥煎水洗。后卻用訶子連肉核燒灰,入麝香、輕粉

治疳后虛熱,小便腫。

上以韭菜地龍糞 為末,出火毒,清油調敷。

針法∶治無辜疳,腦后項旁有核如彈,按之轉動,軟而不疼,其間有蟲如米粉,不速破之,血虛此衣


點擊查看:<<世醫(yī)得效方>>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