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脹)
水腫之癥,皆由脾胃虛弱,不能制水所致。岐伯所謂水脹、膚脹、鼓脹、腸覃、石瘕,名雖不同,即斯癥也。腫之初起,目窠微腫如臥蠶之狀,漸及渾身胖大,面目虛浮,咳嗽喘急,胸膈 脹,足脛跗腫,小便不利,即水腫之候矣。
千金云∶水腫有十,其名不同,所感亦異,合而為五。一曰風(fēng)腫,先從四肢腫起,時常走注,皮膚麻木;二曰氣腫,其侯乍消乍起,乍盛乍虛;三曰血腫,其候血絲縷縷;四曰陽水,色多青黃,身熱口渴,大小便秘澀;五曰陰水,色多青白,大便m.bhskgw.cn/shiti/溏瀉,小便清利,四肢厥冷。各隨其癥而治之。脈浮大易治;脈沉細(xì)者難治。凡水腫,肌肉崩潰、足脛流水、缺盆平滿、臍凸唇黑、手足心平,有此癥者,五臟內(nèi)傷不可治矣。素問曰∶面腫者為風(fēng),足腫者為水。若腰以上腫者,宜發(fā)散;腰以下腫者,必當(dāng)利水。此治腫之要法也。腎水橫流,當(dāng)益脾元防泛溢;藥憑淡滲,謹(jǐn)調(diào)胃氣始全功。
脹滿之癥,即鼓脹是也。亦由脾胃虛弱,過食生冷,并腥葷毒物,凝滯中膈,積久不消,清濁不分,升降失職,則生脹矣。腫脹忌鹽、醬、面食、腥葷,服藥方效。
又有久瘧、久瀉、久痢、久疾,飲食少進(jìn),脾氣虛極,自然身發(fā)浮腫。用藥當(dāng)補(bǔ)脾胃,扶元氣為主。宜補(bǔ)不宜瀉。
四君子湯、補(bǔ)中益氣湯去甘草,加分利陰陽溫暖之藥。脾元一復(fù),腫自消矣。治宜寬緩,不在水腫治例。
葶藶散 治十種水氣,咳嗽喘急,坐臥不安,小便短少。
葶藶(一錢五分,微炒研) 澤瀉 黑丑(各一錢) 椒目(炒研) 豬苓(各一錢二分)
蔥白三莖,水煎,空心服。日午下小便升許,間日再用蔥白煮稀粥催之。
五皮飲 治風(fēng)濕客于脾經(jīng),氣血凝滯,以致面目浮虛,肢體腫滿,心腹膨脹,上氣喘急。
加味胃苓湯 治一切水腫脹滿。隨癥加減,功效如神。
蒼術(shù)(一錢二分) 濃樸(七分) 陳皮 茯苓 白術(shù) 豬苓 澤瀉(各一錢) 紫蘇 香附(各七分) 木香(五分)
階沿草十葉,淡竹葉二十片,生姜三片,水煎。風(fēng)腫∶九味羌活湯加紫蘇;氣腫∶木香流氣飲去甘草;m.bhskgw.cn/lunwen/陽水身熱∶八正散;陰水身涼∶本方加干姜;血腫∶桃仁承氣湯兼平胃散;春月∶升麻、羌活、防風(fēng);夏月∶香需、干葛、黃連;秋月∶桂枝、白芍,倍紫蘇;冬月∶干姜、官桂;喘急∶杏仁、桑皮、蘇子;心膈飽脹∶檳榔、枳殼;氣脹∶蘇子、葶藶(炒研)、大腹皮;口渴∶花粉、麥冬、五味;發(fā)熱∶柴胡、黃芩、干葛;痢疾∶枳殼、檳榔、黃連∶泄瀉∶黃連、訶子;
神助丸 治十種水氣,隨癥加減。
二赤水∶先從舌根腫起,一云腳根,根在心,葶藶;
三黃水∶先從腰腹腫起,根在脾,甘遂、椒目;
四白水∶先從腳腫起,根在于肺,桑白皮;
五黑水∶先從腎腫起,根在腎,澤瀉、連翹;
六玄水∶先從面腫起,根在外腎,芫花;
七風(fēng)水∶先從腎腫起,根在膀胱,甘遂、茯苓;
八石水∶先從四肢腫起,根在骨, 本;
十氣水∶或盛或衰,根在腹,赤小豆。
主君者一兩,臣使五錢。三錢蜜丸,茯苓湯下。為散亦可。
八正散 治陽水發(fā)熱,頭目浮腫,大小便不通,及熱淋。
瞿麥 蓄 大黃 滑石 梔子 木通 車前子(各一錢) 甘草(少)
燈心二十寸,水煎。
分氣飲 治腫脹,氣短而喘。
陳皮 桑皮 桔梗 枳殼 半夏(六分,制) 大腹皮 蘇子 紫蘇 木通(各一錢) 草果(五分)
生姜三片,水煎。
香平散 治大小水腫,隔氣噎塞,并效。
蓬術(shù)(醋炒) 三棱(醋炒) 香附(醋炒) 黑丑(各一兩) 干姜(五錢) 蒼術(shù)(一兩,炒) 濃樸(六錢,制) 陳皮(七錢) 甘草(一錢)
為末,每服一錢,姜湯調(diào)下。醋糊為丸亦可。
木香檳榔丸(方見前。治腫脹甚效。)
檳榔丸 水腫腹脹,心膈痞悶,喘急不安。
檳榔 黑丑(炒) 蘿卜子(炒) 青皮(巴豆炒,去豆) 香附(各一兩) 木香(五錢)
為末,姜糊為丸。每服二三十丸,白滾湯下。
土狗半邊散 治諸般水腫。
芫花(醋炒) 甘遂 大戟 土狗(七個,五月內(nèi)取能飛者) 大黃(半生半熟。各三錢)
先將蔥搗爛為餅,推新瓦上,將土狗安蔥上,焙干。去翅、足、嘴,每個剪作兩片,分左右成對,記之再焙干,為末。欲退左邊腫,即以左邊七片末,加藥二錢,淡竹葉、天冬煎湯,五更調(diào)服。候左邊腫消至第四日,再服右邊七片末,加藥如前。服未效,用大黃三錢,煎湯助之。如未動,茶清助之。
圣腰子 治十般水腫。忌甘草數(shù)日。
大戟 牽牛 木香(各一錢) 甘遂(五分,共研細(xì))
將腰子左右一對,每用一個,剖開入末藥一錢,紙裹煨熟,細(xì)細(xì)呷之。
蛤粉丸 治氣虛,面目虛浮、腫脹。
蛤粉 大蒜(一個,煨熟)
搗丸,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滾湯下。若氣不升降,大蒜一個,每瓣入小茴七粒,紙裹煨熟,細(xì)嚼,白湯下。瀉不止,每瓣加丁香一粒,如茴香煨服。
甘遂餅 治膜外水氣。
甘遂 大麥麩(各五錢)
為末,和作餅,燒熟食之。如不利,熱湯催之;利不止,冷水洗手足頭面即止。小兒減之。
廣術(shù)潰堅湯 治腫脹,內(nèi)有痞塊積聚,堅硬如石,坐臥不安,二便短澀,上氣喘急,遍體虛浮并效。
濃樸(姜制) 黃芩 草豆蔻 益智仁 當(dāng)歸 黃連 半夏(制) 蓬術(shù)(醋炒) 紅花 升麻 吳茱萸 柴胡 神曲(炒) 澤瀉 甘草(一分) 青皮 陳皮(各五分)
生姜三片,水煎。
治脹神方 治大小一切腫脹。久病十劑,無有不效。
砂仁(七分、五分、五分) 陳皮(一錢) 枳實(七分、五分、七分) 濃樸(七分、五分) 草豆蔻(一錢、七分) 半夏(七分、五分、七分) 青皮(五分) 紅花(一錢、五分) 檳榔(七分) 山楂(七分、五分、五分)蒼術(shù)(一錢、七分、五分) 神曲(五分) 山梔(五分) 香附(一錢、五分、七分) 川芎(七分) 茯苓(七分)
胡桃肉五錢,生姜三片,棗一枚,水煎。
初三劑,照上分兩;次三劑,照中;后三劑,照下分?jǐn)?shù)。
腫脹丹方(取水法) 大人作一餅,小兒作二餅。
共碾為餅。如爛,加飛羅面少許,用絹一片,鋪臍上,將藥餅當(dāng)臍罨之,再用絹縛緊。約人行五六里,其惡水瀉下,二三便,方去餅。以稀粥補(bǔ)之。久患隔日再用。一餅,可救十人。
敷臍膏 消脹利水。
大田螺(四個) 大蒜(五個) 車前子(三錢)
共搗為餅。罨臍上,以帛縛緊即效。
又方 用此方忌甘草。
地龍(二條) 甘遂(一錢五分) 豬苓(三錢) 針砂(醋 ,三錢)
為末,蔥涎調(diào)敷臍上。日換一次,以絹縛之。
蠱脹良方
沉香(三錢) 木香(二錢) 大黃(五錢) 澤瀉 青皮 陳皮(各五錢) 砂仁(三錢) 木通(五錢) 連翹(二錢) 桑皮 黑丑 葶藶(各五錢) 檳榔(一錢) 益智仁(三錢) 枳殼(五錢) 川椒(一錢) 大椒(二錢) 甘遂(四錢)
為末。大人二錢,小兒一錢,五更時服。病在上陳皮湯;在中桑皮湯;在下沉香湯下。忌鹽、醬、葷、酒。此方水疊為丸亦妙,浸火酒亦妙。
單方 治癥如前。上噯氣,下放屁即效。
大蝦蟆(一個入砂仁三錢)
鹽泥封固,火緞存性,為末,酒調(diào)空心服。大人二錢,小兒一錢。
雞醴
雞糞(乃屎中白者,曬干,或半斤四兩)
鍋內(nèi)炒焦,入酒二斤,澄清,去糞,取酒?招念l頻飲之。忌咸酸一切雜物妙。
商陸根(去皮,水煮,吃根連湯,頻頻飲之。)
黑魚(同蒜煨熟吃,或煮蒜吃亦妙。)
芥菜子(炒研末,每服四五分,好酒下。)
魯丁草(煮紅棗,連汁吃棗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