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濕證
    

醫(yī)學正傳:濕證

論《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濕勝則濡泄。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原病式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于濕。夫濕之為病,所感不同,有從外感而得之者,有從內傷而得之者。若居處卑濕之地,與夫道途沖斥風…

《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濕勝則濡泄。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原病式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于濕。夫濕之為病,所感不同,有從外感而得之者,有從內傷而得之者。若居處卑濕之地,與夫道途沖斥風雨,或動作辛苦人,汗沾衣裳,皆濕從外感者也。或恣飲酒漿 ,多食橘瓜果之類,皆濕從內傷者也。大抵宜發(fā)汗及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濕,是其治也。經又曰∶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長, 短為拘,弛長為痿。因于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丹溪釋曰∶濕者,土之濁氣。首為諸陽之會,其位高,其氣清,其體虛,故聰明系焉。濁氣熏蒸,清道不通,故沉重不利,似乎有物蒙之。失而不治,濕郁為熱,熱留不去,熱傷血,不能養(yǎng)筋,故為拘攣,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王注曰∶素嘗氣疾,濕熱加之,氣濕熱爭,故為腫也。邪氣漸盛,正氣漸微,陰氣衰少,致邪代正,氣不宣通,故四維發(fā)腫,諸陽受氣于四肢也。但今人見膝間關節(jié)腫痛,全以為風,治者多誤矣,學人宜詳察之。

脈法

《脈經》曰∶濕家為病,一身盡疼,發(fā)熱而身色似熏黃也。

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里也;蛳叶,或緩而浮,皆風濕相搏也。

方法

丹溪曰∶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

濕在上,宜微汗而解。經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也。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黃、干葛等劑。濕在中下,宜利小便,此淡滲治濕也。一云∶濕在下,宜升提之。濕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內得者,陰雨濕地,皆從外治,宜汗散,久則疏通滲泄之。

蒼術治濕,上下部都可用。一云∶上焦?jié),用蒼術,其功甚烈。

二陳湯加酒芩、羌活、蒼術、木通,散風行濕最妙。

(以上丹溪方法凡四條)

防己黃 湯(金匱) 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或周身疼痛。

防己(三錢) 甘草(一錢五分) 白術(二錢) 黃 (三錢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三片,大棗二枚,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喘者,加麻黃。胃氣不和,加芍藥。

氣上沖,加桂枝。下有寒,加細辛。濕勝身重,陽微中風,則汗出惡風,故用黃 、炙甘草以實表,防己、白術以勝濕。

甘草附子(仲景) 治風濕相搏,骨節(jié)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而痛者。

甘草(炙,二錢) 白術(二錢) 附子(一錢五分) 桂枝(四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督饏T》方∶無桂枝,加生姜、大棗,名曰白術附子湯。

加味五苓散(元戎) 治濕勝身痛,小便不利體重發(fā)渴者。

本方中,加羌活一倍是也。

除風濕羌活湯(東垣) 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

羌活(七分) 防風 升麻 柴胡(各五分) 本 蒼術(各一錢m.bhskgw.cn/rencai/)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羌活勝濕湯(東垣) 治肩背痛,不可回顧。此手太陽氣郁而不行,以風藥散之。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此足太陽經不通行,此藥主之。

羌活 獨活(各一錢) 本 防風 甘草(炙) 川芎(各五分) 蔓荊子(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如身重腰痛沉沉然,經中有寒濕也,加酒洗漢防己五分,輕者附子五分,重者川烏五分。

茯苓滲濕湯(東垣) 治濕郁成黃膽,寒熱嘔吐而渴,身體面目m.bhskgw.cn/yishi/俱黃,小便不利,不思飲食,莫能安臥。

黃芩 黃連 梔子 防己 白術 蒼術 陳皮 青皮 枳實(各四分) 赤茯苓 澤瀉(各五分) 茵 (六分) 豬苓(去黑皮,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茵 五苓散(局方) 治濕熱大勝,黃膽發(fā)熱。五苓散內,加茵 一倍即是也。

(祖?zhèn)鞣?

白術酒 治中濕,遍身疼痛,不能轉側,及皮肉痛,難著席。

白術(一兩)

上細切,作一服,無灰老酒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丹溪活套)云∶濕本為土氣,火熱則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萬物干燥。夫熱而怫郁,則生濕也,因濕生痰,故用二陳湯加酒芩、羌活、防風,去風行濕,蓋風藥能勝濕也。大抵治濕宜利小便為上策,故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如一身盡痛或無汗,是濕流關節(jié),邪氣在表,宜五苓散加羌活、蒼術以微汗之,不可大汗,恐汗去而虛濕仍在也。若自汗多者,宜白術甘草湯。若小便自利清白,大便泄瀉,身痛自汗,此為寒濕,宜五苓散加生附、蒼術、木瓜。如風濕身痛,微腫惡風,宜杏仁湯∶官桂五錢,大門冬、芍藥、麻黃各二錢五分,杏仁七個,水三盞,姜十片煎,分二服。又治濕,消腫脹,利小便,健脾胃,葶藶木香散∶葶藶子、茯苓、豬苓、白術各一兩,木香、澤瀉、木通、甘草、桂枝各五錢,滑石三兩,為末,湯調服。然以上諸方,乃略示其端倪耳,全在活法加減而用之,不可執(zhí)一論也。夫治濕者,固當以二術為君,以補脾為主治。然亦有濕盛氣滿膨脹者,又當以利水行氣為先,補脾藥又未可遽用;蛞远g為君,而利水藥為臣使;或以木通、澤瀉、葶藶、草前子等利水藥為君,而以茯苓、白術、人參等補脾藥為臣使。有本而標之者,亦有標而本之者?淳徏倍┲危瑒t萬舉萬全之功,可立而待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