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論文范文: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療效及X線影像對比分析
【關鍵詞】 肺表面活性物質;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X線診斷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多見于早產兒,主要由于肺發(fā)育不成熟,產生或釋放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引起廣泛的肺泡萎陷和肺順應性降低所致。胎齡愈小發(fā)病率愈高。臨床突出表現為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呻吟、發(fā)紺、“三凹征”。臨床上常繼發(fā)各系統(tǒng)疾病,病程發(fā)展快,早期死亡率高。近年來,隨著肺泡表面活性物質(PS)的應用,NRDS的病死率明顯下降。因此,NRDS早期的診斷和治療極為重要。X線胸片是診斷該病與觀察療效的主要檢查方法之一,F回顧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采用從氣管插管內注入PS治療32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臨床取得的效果與X線影像進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6年1月~2008年1月經我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收治的NRDS患兒共55例,其中3例在生后1天內死亡,不予統(tǒng)計。其余52例根據使用PS和不使用PS治療分為兩組:用PS治療的32例稱治療組;未用PS治療的20例稱對照組,進行比較分析。
1.2 資料 治療組32例,男26例,女6例;胎齡28~32周20例,32~37周6例,平均胎齡(30.7±2.1)周;出生體重<1000 g 1例,1000~1499 g 7例,1500~2500 g 22例,>2500 g 3例,平均(1734±399) g。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進行性呼吸困難、呻吟、發(fā)紺、“三凹征”和血氧分壓降低。呼吸頻率加快,最高可達100次/分。血氣分析:PO2下降;血pH值下降,最低6;PCO2升高,最多達18 kPa。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根據入院時情況,經皮測氧飽和度適當用氧,使用沐舒坦、預防感染及出血、對癥支持等治療,按NRDS處理及機械通氣。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處理的基礎上入院后盡早用PS(固爾蘇),劑量100 mg/kg。給藥方法:均行氣管插管,吸凈患兒氣道內分泌物,用無菌注射器吸取已加溫至37 ℃左右的PS,置患兒于仰臥水平位、右側臥位及左側臥位三種體位分別注入1/3支,注后立即氣囊通氣1 min,使藥物在肺內分布均勻,注藥完畢后,改用頭罩或新型鼻塞持續(xù)氣道正壓呼吸給氧, 或與呼吸機連接。使用PS后2 h后拍第1張床邊正位胸片,12 h后拍第2張床邊正位胸片。
1.3.3 NRDS臨床診斷標準 胎齡<37周,出生后不久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乃至呼吸暫;呼吸衰竭,具有典型肺部X線改變醫(yī).學全.在.線網站m.bhskgw.cn。
1.3.4 NRDS影像學診斷標準[1] Ⅰ期X線表現為肺野呈網格狀及彌散顆粒狀陰影;心臟及膈界限清楚。但病變進展,肺泡萎陷明顯,氣體不能進入肺泡,支氣管及細支氣管內壓力增高,管腔擴張,在密度增高的肺野襯托下,出現支氣管充氣征。Ⅱ期X線表現病變融合,出現支氣管充氣征,越過心臟邊緣,心緣清晰;由于病情加重,合并肺出血或肺水腫,肺野透光度明顯下降,心緣及膈面模糊。Ⅲ期X線表現為肺野呈毛玻璃狀,心膈影模糊不清;病情惡化,肺出血或肺水腫明顯,肺泡幾乎完全萎縮,實變,肺野呈現一片增白,心緣及膈面模糊且顯示不清。Ⅳ期X線表現為“白肺”。僅可見支氣管充氣征,心影及膈界限不能辨認,有時可見食管充氣相;肺泡完全萎陷、不含氣。
1.3.5 床邊照片時間 治療組:出生后或用PS治療前攝第1張胸部平片;使用PS后2 h拍第1張床邊正位胸片,12 h后拍第2張床邊正位胸片。對照組:出生后攝第1張胸部平片,治療后一般情況下24 h攝第2張胸片,特殊情況下可以不定時復查。
1.4 觀察指標 (1)臨床一般轉歸:應用呼吸器機率;平均吸氧時間(以<3天與>3天比較);治愈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及死亡率。(2)用PS治療前后胸部平片直接改變是NRSD的級別轉換,主要觀察比較指標是:①肺野透明度:正常(右膈面位于第8后肋,透亮度與胃泡相近)為0,+1稍增強(右膈面位于第9后肋),+2為增強(肺氣腫),+3為明顯增強(氣胸);相反-1為稍減低(右膈面位于第7后肋),-2為減低(毛玻璃樣改變),-3為明顯減低(白肺)。②肺內網狀粟影:0為正常,-1為雙肺均勻分布的網狀粟影,-2為部分網狀粟影融合,-3為‘白肺’。③肺容積大。0為正常(右膈面位于第8后肋),+1為增大(右膈面位于第9后肋),-1為縮小(右膈面位于第7后肋)。④心膈緣:0為清晰光整,-1為模糊,-2為消失。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數據采用非參數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一般轉歸比較 治療組上機率、用氧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治療組治愈32例(治愈率100%),并發(fā)肺炎8例(發(fā)生率25%);對照組死亡及放棄治療6例,治愈14例(治愈率70%),并發(fā)肺炎17例(發(fā)生率85%)。兩組一般轉歸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一般轉歸比較
2.2 胸部影像轉歸比較 見圖1、表2、3、4。表2結果顯示,治療組用PS前后胸部影像征象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結果顯示,對照組第1、2次胸部影像征象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21>0.05)。表4結果顯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胸部影像征象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治療組用PS治療前后胸部影像轉歸比較表3 對照組第1片與第2片胸片影像比較表4 治療組用PS后與對照組第2片的比較醫(yī).學全.在.線網站m.bhskgw.cn
3 討 論
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fā)生與肺泡表面活性物質(PS)缺乏有關。本研究應用的固爾蘇為豬肺磷脂,是一種從豬肺中分離出來的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質,經氣管內滴入能替代性彌補內源性表面活性物質的缺乏,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防止肺泡萎陷,維持肺順應性,維持肺泡毛細血管間液體平衡,防止肺水腫,參與呼吸道免疫調節(jié)及防御機制,還能促進肺液清除,保護肺泡上皮細胞等作用,使用后效果滿意,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使用PS后需要上機的比率明顯降低,因而也降低了因上機而帶來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患兒對氧的依賴時間也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胸部影像也有明顯改善,治愈率明顯提高。由此充分說明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確切、經濟、安全,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應用。本研究結果也證實,X線胸片是較直觀、客觀、科學、經濟、方便的觀察方法,盡管各種先進的醫(yī)療設備不斷應用于臨床醫(yī)學的治療中,但仍不能替代胸部平片在新生兒疾病檢查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