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新中醫(yī)2002,34(4):57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蒼耳子15g,白芷15g,川芎15g,薄荷6g,細辛6g,辛夷10g,荊芥10g,防風10g,黃芩10g,藁本10g,金銀花20g,魚腥草20g,蜈蚣2條,全蝎3g。 |
加減 | 頭痛甚者加羌活10g,桂枝10g,藿香10g;膿涕多,風熱偏重加連翹15g,蒲公英15g,生石膏15g,黃連6g,菊花10g ;膽腑郁熱加龍膽草5g,柴胡10g。 |
功效 | 散風開竅,解毒祛瘀排濁。 |
主治 | 鼻竇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分3次服,每次150ml。并囑患者煎藥時用藥蒸汽嗅吸,使局部吸收。7日為1療程,用1-2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臨夏州人民醫(yī)院史有禮等,觀察了蒼痙鼻竇炎合劑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癥狀消失,X線鼻竇攝片無異常。好轉(zhuǎn):癥狀明顯改善,鼻腔檢查見充血、黏膜腫脹等表現(xiàn)減輕,X線鼻竇攝片有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結(jié)果:本組162例,治愈88例,好轉(zhuǎn)6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6.9%。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