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走莖丹參、烏痧草、鹽咳藥、小退火草 |
漢語拼音 | hu guang cao |
英文名 | Herb of Creeping Sage |
藥材基原 | 為唇形科植物佛光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佛光草,一年生10-40cm。須根叢生。莖被短柔毛或微柔毛;~大都為單葉,莖生葉為單葉或三出葉,單葉卵圓形,長1-3cm,近無毛,小葉卵圓形,頂生的較大。輪傘花序2-8花,疏離,組成頂生及腋生假總狀花序;苞片卵圓形;花萼鐘形,長3-4mm,外被微柔毛及腺點,上唇全緣,下唇具2齒,齒卵狀三角形;花冠淡紅色或淡紫色,上唇直伸,下唇3裂;花絲長約1mm,藥隔短小,長不及1mm,弧形,上下壁等長。小堅果卵圓形,淡褐色;ㄆ3-5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四川、貴州。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40-950m的林邊、溝邊、石隙等潮濕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鎮(zhèn)咳、平喘、祛痰作用,湖廣草煎劑8mg/ml、17mg/ml對組胺所致離體豚鼠氣管收縮均有松馳作用。煎劑10g/kg給小鼠腹腔注射,對氨霧法咳嗽有顯著才鎮(zhèn)咳作用,口服無效。煎劑20g/kg灌胃,未見大鼠呼呼道分泌液有顯著的變化經(jīng)。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微苦;性平 |
歸經(jīng) | 肝;腎經(jīng) |
功效 | 清熱化痰;益腎;調(diào)經(jīng);止血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祛痰藥 |
主治 | 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吐血;腎虛腰酸;小便頻數(shù);帶下;月經(jīng)過多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右燉肉服。外用:管量,鮮品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廣西藥植名錄》:治痧癥,蜘蛛瘡。 2.《四川常用中草藥》:清肺熱,止吐血。治風熱咳嗽,痰多氣喘及吐血。 |
考證 | 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Salviae Substolonifer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alvia substolonifera Stib. |
科屬分類 | 唇形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