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mu bie zi gen |
英文名 | Root of Cochinchina Momordica |
藥材基原 | 為葫蘆科植物木鱉子的塊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粗壯大藤本,長達(dá)15m。具板狀根。全株近無毛和稍被短柔毛。卷須較粗壯,光滑無毛,不分歧。葉柄粗壯,長5-10cm,初時被黃褐色柔毛,后近無毛,在基部和中部有2-4個腺體;葉生卵狀心形或?qū)捖褷顖A形,質(zhì)較硬,長寬均為10-20cm,3-5中裂至深裂或不分裂,葉脈掌狀。雌雄異株;雄花單生于葉腑或有時3-4朵著生豐極短的總狀花序梗軸上,花梗粗壯,近無毛,單生時,花梗長6-12cm,頂端有1大苞片,苞片無梗,兜狀,圓腎形,兩面被短柔毛,花萼筒漏斗狀,裂片寬披針形或長圓形,花冠黃色,裂片卵狀長圓形,密被長柔毛,基部有齒狀黃色腺體,外面2枚稍大,內(nèi)面3枚較小,基部有墨斑,雄蕊3,2枚2室,1枚1室;雌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5-10cm,近中部生1苞片,苞片兜狀,長寬均為2mm,花冠花萼同雄花,子房卵狀長圓形,長約1cm,密生刺狀毛。果實卵球形,先端有1短喙,基部近圓形,長達(dá)12-15cm,成熟時紅色,肉質(zhì),密生3-4mm的刺狀突起。種子多數(shù),卵形或方形,干后黑褐色,長26-35mm,寬20-38mm,厚5-6mm,邊緣有齒,兩面稍共起,具雕紋;ㄆ6-8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常生于海拔450-1100m的山溝、木緣和路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挖塊根,洗凈泥土,切段,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塊根極粗壯,直徑8-18cm,帶皮者表皮淺棕黃以,微粗糙,有較密的橢圓形皮孔,去皮者表面色稍淺,斷面淺黃灰色,質(zhì)較松,粉性甚差,纖維極多。橫斷面韌皮部有多層橫向?qū)蛹y,木部有較密的棕黃色導(dǎo)管小孔,味苦。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含皂甙木鱉子甙(Momordin)、菠菜甾醇(Bessisterol)、木香醇(Costol,C15H24O)。莖皮含生物堿。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墮胎作用,根中所含的木鱉糖蛋白相對分子,量約32000,對小鼠可產(chǎn)生中期流產(chǎn)。 2.其他作用,塊根中含有一種溶血成分,能耐熱并不被蛋白分解酶分解,可能是一種甾醇糖甙。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甘;性寒 |
歸經(jīng) | 心,肝經(jīng)。 |
功效 | 解毒;消腫;止痛 |
功效分類 | 解毒藥;消腫藥 |
主治 | 癰瘡疔毒;無名腫毒;淋巴結(jié)炎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廣西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Momordic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
科屬分類 | 葫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