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打爛碗花、黃香棵、小黃花、過路黃。 |
漢語拼音 | huang hua xi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藤黃科植物黃花香的根、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黃花香 灌木,高約lm。全株無毛。幼枝紅褐色,有2棱,老枝灰褐色,皮縱向開裂。單葉對生;葉柄短;葉片堅紙質(zhì),長橢圓形、長圓狀卵形至披針形,長1-3.5cm,寬0.3-1.5cm,先端銳尖或鈍或具小尖頭,基部寬楔形,全緣,中脈直貫葉端,在下面凸出,側脈每邊2-4條,全面散布透明腺點和短腺線,上面綠色,下面白綠色;1-3朵頂生;花直徑3-4.5(-6)cmm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至長圓形,長0.5-1.5cm,寬0.2-0.5cm,有縱向條紋;萼片5,卵圓形至橢圓形;花瓣5,倒卵形,黃色,長1-2cm,寬0.8-1.5cm,先端圓形;雄蕊多數(shù),合生成5束,長為花瓣1/2-3/5;子房卵球形,5室,花柱5。蒴果卵狀球形,室間開裂。種子圓球形,兩側有龍骨狀突起,表面有細蜂窩狀紋。花期5-7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000m以上的灌本叢中或林緣。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利濕;解毒散瘀 |
功效分類 | 清熱利濕藥;解毒散瘀藥 |
主治 | 濕熱黃疸;淋病;泄瀉;痢疾;黃水瘡;燙火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筋骨疼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鮮葉適量,搗敷患處。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Hypericum beaniiN.Robson[H.patulum Thunb.var.henryi Veitch.ex Bean.] |
科屬分類 | 藤黃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