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ha cao jue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Fingered Schizaea |
藥材基原 | 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陸生蕨類植物。根莖短而橫走,頂端被棕色短毛。葉簇生;葉柄近圓形,棕色,長 2.5-5cm,其先端與葉片漸狹的基部難于分別;葉片禾草狀,草質或紙質,線形,長20-25cm,寬2-5mm,扁平,全緣,有軟骨質的狹邊,干后常向上面反卷;僅有主脈1條;孢子葉片與營養(yǎng)葉片同型,上端緊縮,掌狀深裂成5-15條裂片;裂片長2-4cm,寬約1mm。孢子囊棕黃色,呈2行排列于裂片下面主脈的兩側,成熟時幾覆蓋整個裂片下面。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東、海南島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00m左右的低山丘陵干瘠砂壤土疏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涼 |
歸經 | 肺經 |
功效 | 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感冒發(fā)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服:6-15g,煎湯。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微苦,性涼。有清熱解毒、退熱的功能。用于感冒發(fā)熱、扁桃體炎等癥。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植物分類學報》。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chizaea digitata (L.)Sw.[Acrostichum digitatum L.] |
科屬分類 | 莎草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