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zou mu ye
|
英文名 |
twig and leaf of Japanese xylosma
|
藥材基原 |
為大風(fēng)子科植物柞木的枝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柞木,常綠喬木,高可達2-10m,多少有刺,尤以幼時為甚;小枝禿凈或被微柔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卵形,長3-7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尖、鈍或渾圓,邊緣有鈍鋸齒,兩面均禿凈,側(cè)脈5-6對;葉柄長4-10mm?偁罨ㄐ蛞干,l-2cm,被微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淡黃色或綠黃色,直徑約5mm,有花盤;萼片卵圓形,長約lmm;花瓣缺;雄花有雄蕊多數(shù),長2-3mm。漿果球形,直徑3-4mm,熟時黑色。種子2(-3)顆;ㄆ谙募。
|
資源分布 |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平
|
歸經(jīng) |
心經(jīng)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竅下行;催生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開竅藥
|
主治 |
癰疽;腫毒;難產(chǎn);下死胎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20g。
|
用藥禁忌 |
孕婦禁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治諸般癰腫發(fā)背:柞木葉四兩(干),干荷葉、金嬰根(董草)、甘草節(jié)、地榆各一兩。上同銼,搗為煮散。每服半兩,水二碗,煎至一碗,分兩服,早晚各一,并滓再煎一服。忌飲食毒。(本事方》柞木散)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mulus Et Folium Xylosmae Japonic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Xylosma congestum (Lour.)
|
科屬分類 |
大風(fēng)子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