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一柱香、大毛葉、龜與箭、樓臺香、牛耳草、虎尾鞭、霸王鞭、海綿薄、毒魚草 |
漢語拼音 | mao rui hua |
英文名 | Herb of Flannel Mullein |
藥材基原 | 為玄參科植物毛蕊花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毛蕊花 二年生草本,高達1.5cm。全株被密而厚的淺灰黃色星狀毛;~和下部的莖生葉倒披針狀長圓形,長達15cm寬約6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柄狀,邊緣具淺圓齒;上部莖生葉縮小為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基部下延成狹翅。穗狀花序圓柱狀,長達25cm,花密集;花梗短;苞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花萼5裂幾達基部,裂片狹披針形;花冠黃色,直徑1-2cm,輻狀,裂片5枚,內(nèi)面光滑,外面被星狀毛;雄蕊5,后方2枚的花絲有毛,前方2枚光滑,其花藥略下延成個字形。蒴果卵形,約與宿存的花萼等長,先端鈍尖。花期6-8月,果期7-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新疆、江蘇、浙江、四川、云南、西藏。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草地、河岸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向陽而較高燥的環(huán)境。以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上較好。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四川地區(qū)在9-10月播種。一般采用直播法,也可育苗移栽。在整好的地上,開1m寬的畦,按株距50cm,開穴兩行,深約7cm,施入人畜糞水,然后每1hm2用種子900-1350g,混至拌有人畜糞水的草木灰里,均勻撒在田內(nèi)。 田間管理 在幼苗有3-4片真葉時勻苗、補苗,每空留苗1株,同時中耕除草、追肥1次過冬。第2年3月,再留苗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但要掌握先淡后濃,并注意不要施在葉片上。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可用石灰水淋穴防治。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采集。鮮用或陰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全草含棉子糖(raffinose),水蘇糖(stach-yose)[1]。 根含桃吉珊瑚甙,還含水蘇糖,庚糖(heptose),辛糖(octose),壬糖(nonose)等[2]。 葉含魚藤酮(rotenone)和香豆粗(coumarin)[3]。 果實灰分(ash),含鋁、鈉、鉀、鎂、果產(chǎn)另含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4]。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同屬植物V.Nobille的總生物堿部分有神經(jīng)節(jié)阻斷作用,故能降低血壓。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苦;性涼;小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止血散瘀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止血藥 |
主治 | 肺炎;慢性闌尾炎;瘡毒;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粉或鮮品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云南中草藥》:消炎,止血,拔毒。治瘡毒,刀槍傷,跌打損傷。 2.《云南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治肺炎,關(guān)節(jié)扭傷。 |
考證 | 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Verbasci Thaps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Verbascum thapsus L. |
科屬分類 | 玄參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