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kui yang san jiao nang
|
英文名 |
Kui yang san capsules
|
標(biāo)準(zhǔn)號 |
WS3-B-1251-92
|
藥物組成 |
甘草500g,白及75g,延胡索150g,澤瀉50g,海螵蛸75g,薏苡仁75g,黃芩150g,天仙子2g。
|
處方來源 |
藥品標(biāo)準(zhǔn)-中藥成方制劑標(biāo)準(zhǔn)1992年
|
劑型 |
|
性狀 |
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棕黃色的顆粒;氣香,味甜。
|
功效 |
理氣和胃,制酸止痛。
|
主治 |
脾胃濕熱,胃脘脹痛,胃酸過多,潰瘍病,慢性胃炎。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5粒,日3次。
|
用藥禁忌 |
|
制備方法 |
以上八味,甘草用氨水(1→100)滲漉,漉液濃縮成稠膏。其余延胡索等七味粉碎成細(xì)粉,與上述稠膏混勻,用60%乙醇制粒,干燥,裝膠囊,即得。
|
檢查 |
應(yīng)符合膠囊劑項(xiàng)下有關(guān)的各項(xiàng)規(guī)定(附錄16頁)。
|
鑒別 |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xì)。草酸鈣針晶纖細(xì)。不規(guī)則透明薄片,有的有細(xì)密條紋。淀粉粒極多,聚集成團(tuán),單粒,類圓形或多面形,臍點(diǎn)星狀;復(fù)粒少見,多為2-3分粒組成,層紋不明顯。厚壁組織碎片綠黃色,細(xì)胞類多角形或略延長,壁稍彎曲,有的呈連球狀增厚,紋孔細(xì)密。
(2)取本品內(nèi)容物約2g,加乙醇40ml,加熱回流1小時(shí),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jiān)铀?0ml使溶解,加氨溶液使呈堿性,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提取液,揮干,殘?jiān)右掖?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yàn),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2μl,對照品溶液1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氯仿-甲醇-二乙胺(10:6: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碘蒸氣中熏,取出,在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diǎn)。
|
含量測定 |
|
浸出物 |
|
規(guī)格 |
0.4g/粒
|
貯藏 |
密封。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