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經(jīng)曰∶實則瀉之。此大苦大寒峻利之性,猛烈之氣,長驅(qū)直搗,一往直前,茍非血分熱結(jié),六脈沉實者,切勿輕與推蕩。大黃乃血分之藥,病在氣分,及胃寒血虛,并胎產(chǎn)而用之者,是為誅伐無過矣。凡病血閉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熱積;寒熱由于陰虛,而不由于血積;癥瘕由于脾胃虛弱,而不由于積滯停留;便秘由于血瘀、血燥、腸燥,而不由于飲食停滯;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陰血虛,而不由于經(jīng)阻老血,瘀結(jié)滯下者不宜用。初起即屬胃虛,當以補養(yǎng)胃氣,清消濕熱為本,而不可妄加推蕩,當謹慎分別。若輕發(fā)誤投,損傷胃氣,多至危殆,戒之戒之!
〔利〕大苦大寒,入脾、胃、心、肝、大腸五經(jīng)。瀉有形積滯,水食痰結(jié)者宜之。有撥亂反正之功,得峻快將軍之名。清血分實熱,血瘀血逆者宜之。
仲圣瀉心湯,治心氣不足而吐衄,乃心氣不足而包絡(luò)肝膽與胃之邪火有余,雖曰瀉心,實瀉經(jīng)血中伏火也。又心下痞滿,按之濡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亦瀉脾胃濕熱,非瀉心也。病發(fā)于陰,下之則痞滿,乃寒傷營血,邪氣乘虛結(jié)于上焦。胃之上脘當心,故曰瀉心,實瀉胃也。病發(fā)于陽,下之則結(jié)胸,乃熱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亦瀉脾胃血分之邪。若結(jié)胸在氣分,只用小陷胸湯,痞滿在氣分,只用半夏瀉心湯。
〔修治〕川產(chǎn)如錦紋者良。洗切片,浸取汁,沖入藥。制用酒浸,或酒拌蒸,則性緩而能上行。邪熱之在上者,借酒行之,以成勛也。生熟之力不同,生用更峻。欲取通利者,不得驟進谷食。大黃得谷食,不能通利也。
〔害〕凡苦寒性燥,功能除熱,而非補益之品。但無濕者,如脾肺虛熱,及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水腫,血枯經(jīng)閉,肺受寒邪喘嗽,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漏皆忌。胎前若非實熱而服之,因損胎元矣。
〔利〕苦寒,中虛而大者曰枯芩,瀉肺火,清肌表之熱,并理目赤,疔癰。堅實而細者曰條芩,即子芩,瀉大腸火,治 痢腹痛,兼可安胎,亦治上焦風熱濕熱,利水。二芩俱兼入脾經(jīng),苦能燥濕,泄熱下氣也。輕飄者上行,堅重者下降,不可不別也。柴胡退熱不及黃芩,柴胡苦以發(fā)之,散火之標,黃芩寒以勝熱,折火之本。
若飲食受寒,腹中痛,及飲水心下悸,小便不利,而脈不www.med126.com數(shù)者,是里無熱也。
〔修治〕得酒炒則上行,得豬肝汁炒,除肝膽火,得柴胡退寒熱,得芍藥治下痢,得桑白皮瀉肺火,皆取苦寒瀉有余之邪。
(見肝部瀉將)
〔害〕固能除熱益陰,然陰陽兩虛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飲食少進,及食不消,或兼泄瀉,或嘔惡冷物,及好熱食,腎虛天明作瀉,上熱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宮寒冷,血虛不孕,陽虛發(fā)熱,瘀血停滯,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金瘡發(fā)熱,癰疽潰后發(fā)熱,傷食發(fā)熱,陰虛小水不利,痘后脾虛,小水不利,血虛不得眠,血虛煩躁,脾陽不足作泄等癥,法并忌服。必尺脈洪大,按之有力方用之?嗵摶鹫`服,有寒中之變。
〔利〕苦寒,入脾、腎、膀胱、大腸四經(jīng)。統(tǒng)涼三焦,瀉龍火而救水,利膀胱之濕熱。
佐以蒼術(shù),理足膝之痹痛。漬以蜜水,嗽口舌之生瘡。
〔修治〕川產(chǎn)肉濃色深者良。生用降實火,炒黑止崩帶。酒制治上,蜜制治中(蜜炙,庶不傷胃),鹽制治下。
(見心部瀉將)
〔害〕傷胃滑腸,令人作瀉,凡陽痿及易舉易泄,脾弱,飲食不消化,胃虛不思食,腎虛溏泄等癥,法并禁用。士材云∶苦寒肅殺,非長養(yǎng)萬物者也。世以其滋陰,用治虛損,則如水益深矣。
〔利〕辛苦寒滑,清肺熱,瀉腎火之有余,入二經(jīng)氣分。潤腎燥滋陰,消痰定嗽,止渴除煩,兼能安胎,利二便,消腫,為涼脾胃大腸之品。知母須,其根也,力薄而苦寒性減。
〔修治〕二八月采根,凡用揀肥潤里白者,去毛切,得酒良。上行酒浸焙干,下行鹽水拌焙。忌鐵。
m.bhskgw.cn/rencai/〔害〕其氣寒涼,凡虛寒體及脾胃薄弱者勿服?钟泻懈雇矗沅缧篂a之患。癰疽潰后宜少用。經(jīng)謂寒則血澀,不易收斂也。
〔利〕甘平,入脾肺,解熱化毒,療風養(yǎng)血,除利寬膨。凈銀花性加涼而解熱化毒之力更勝。忍冬藤,甘寒無毒,祛風解毒,而舒筋結(jié)。
〔修治〕四月采花陰干,不拘時采。藤干者不及生者力速,釀酒、代茶、熬膏并妙,蒸露尤佳。
〔害〕寒胃消脂。酒后飲茶,引入膀胱腎經(jīng),能令人腰腳膀胱冷痛;拣匏[拘攣,空心尤忌多食。發(fā)黃消瘦,使人不睡,多成飲癥。
〔利〕苦甘微寒,入心、肺、脾三經(jīng)。下氣消食,去痰熱,除煩渴,清頭目,利小便,解炙爆油膩之毒,消痔漏等瘡。
武夷茶,消食偏長,飲之宜熱。冷則聚痰。與榧肉同食,令人身重。
〔修治〕三四月采,焙干,芽尖入藥。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luò)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