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比如一門學(xué)問、一項技藝,或者一種功夫,當(dāng)你深入瞭解其精髓之後,的確是沒有太多東西可談的。俗語說:假傳萬卷書,真?zhèn)饕痪湓挕V灰覀儼盐樟四恰耙痪洹,一切玄機皆在其中。
記得以前學(xué)游泳,跳入水中卻怎麼也浮不起來。好友Sonny說:“你不是看過《莊子》裏面的逍遙遊嗎?游泳之道也在於此。讓身心放鬆,不要拘緊,平展四肢,它就會自然浮起來!蔽殷w會了一下,果然如此。原來是我太用力了,反而抵消了水的浮力。這叫欲巧反拙。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是讓我們不要強做聰明。
後來山居時,跟一位師兄學(xué)習(xí)廚藝。他曾在大酒店學(xué)過廚師,於是我向他討教做菜之道,但他並沒有教我具體的做法,只是說:“做菜嘛,並沒有什麼嚴(yán)格的程式,也並非是必須如此這般,只要隨心所欲,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就好!币郧拔易霾丝偸前粗俗V一步一步地來,鹽放多少克,醬油多少毫升,可是做出來總不太對味。我想了想他的話,覺得蠻對,當(dāng)初人們發(fā)明一道菜時,並不是按著固有的模式去做的啊,只是覺得如何會好吃,自己一點點琢磨出來的嘛!油鹽醬醋,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怎可一律照搬呢?讓師兄這一點撥,自己做菜的思路就活躍多了,能自己搭配出很多的菜出來。其實廚藝之道也沒有什麼,秘訣在於主菜與配菜、佐料的配伍,再一個就是火侯。這跟開中藥方子一樣,君臣佐使、文火武火、先煎後下,所以我常說,能作一個好醫(yī)生,就能作一名好廚師。伊尹可為之證,呵呵!
比如配菜之道,主次一定要分明。有的人喜歡把很多菜與佐料配在一起,以為這樣味道就會鮮美。其實不然,菜的風(fēng)格有濃有淡,淡與淡和,濃與濃配,這叫物以群分。否則清濁不分,濃淡相混,就會把菜做得很俗氣。但也不是那麼死,比如
茄子較厚濁,黃瓜較為清淡,也可相伍。茄子味厚,它為君,就得讓它充分發(fā)揮出特長,用大量油爆炸,使油滲入茄條中,則入口綿軟;黃瓜味淡,為佐,後下,一定不能過火,讓它保持鮮綠脆嫩的口感;鹽要稍多些,不然茄子不易入味,而且要在黃瓜前下,不然黃瓜的水分就會被漬出來;然後微勾欠,這樣看起來就很晶瑩,茄綿瓜脆,一紫一綠,又可目又可口。這只是舉個例子,靈活運用,存乎其人。
會做菜後,才能做醫(yī);精通醫(yī)理,才會做菜。醫(yī)只是個理,簡單說就是六經(jīng),再簡單就是水火。仲景方就是最好的菜譜,搭配的非常精妙。所以古人說,你真想學(xué)醫(yī),功夫在醫(yī)外。比如說用
附子,就得少用水,不能煎得太久;同樣,做“炒”菜時,絕不可多放水,否則水裏水氣、拖泥帶水,很難下嚥。一般六成油,入四成水,二者就可無間融合,很乾爽,又適口。做湯則相反,絕不能放太多的菜進去,不然就會喧賓奪主,不倫不類。當(dāng)然湯也有清湯與濃湯之分,也要辨證論治,不可強同一例。
通過上面的論述,就可知道廚藝之道的核心秘訣,也是一個字:度。除此之外,沒什麼好談的。只要把握這個原則,就可以隨心所欲,各種美味佳餚,應(yīng)手而出。
-----------這個很吸引人啊。謝謝樓主的心得。
另外,有個請求:您能講講這個味道之間的搭配嗎?比如說,一道酸味為主的菜,要放一點點糖好像比較鮮。一道放鹽多了的菜,放醋可以沖淡這個咸味,但是菜就變得不好吃了,如何糾正這個過酸,過甜,過辣,過咸呢? 謝謝。
[
本帖最后由 明蕙 于 2007/11/30 21:10 編輯 m.bhskgw.cn]
-----------味道的搭配,還是如上面所說的,這個不是死的。放糖放醋,有點像中藥的反佐,但不一定非要反佐,比如有時就是要用
四逆湯中的
姜附來溫中,那還用放芩連來反佐一下嗎?
再一個就是量,即使加糖醋,量也不要太多,喧賓奪主反而不好。就是要自己反復(fù)試好這個比例。
功夫在于實踐啊。
-----------呵呵,多謝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