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器官捐獻和分配工作,不應由某個政府部門去管,而是由一個專業(yè)的社會組織去實施!
昨日,全國政協委員、衛(wèi)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如果摻雜部門利益,器官捐獻和分配在中國,就很難做到公平透明。
捐獻管理中心脫離行政色彩
上月底,衛(wèi)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聯合宣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3年試點結束,年內在全國所有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推廣。各地均應積極爭取設立省級人體器官捐獻中心(或辦公室),協調人體器官的自愿無償捐獻和公平合理分配。同時,由衛(wèi)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共同爭取編制,調配人員組建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也開始正式運行,今后將在天津和北京兩地設辦公室,統(tǒng)籌全國的器官捐獻和分配工作。
黃潔夫說,希望這個中心,脫離行政色彩,發(fā)展成一個專業(yè)的社會組織,從完全獨立的第三方位置,去協調捐獻醫(yī)院、器官移植醫(yī)院、器官捐獻者之間的關系。
器官捐獻信息系統(tǒng)年內上線
黃潔夫介紹,全國人體器官捐獻信息系統(tǒng),日前已完成技術招標和籌資工作,預計年內上線,實現器官捐獻登記信息的全國聯網。目前已覆蓋全國164家器官移植醫(yī)院,上線試運行的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tǒng),也將正式與捐獻信息系統(tǒng)“接駁”并行,實現器官捐獻、獲取與公平分配的無縫結合。
目前,器官捐獻工作總體推進順利,實施捐獻量以平均每天2例的速度在增加。
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tǒng)計,截至今年2月22日,19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省份,累計實施器官捐獻659例,捐獻器官1804個,拯救了數以千計的生命。
■ 相關新聞
紅會回應網民器官捐獻質疑
知名網友潘采夫七問紅十字會;紅十字會主動致電溝通,3000余字回應質疑
新京報訊 (記者溫薷)針對備受關注的人體器官捐獻體系問題,近日專欄作家、知名網友潘采夫發(fā)表專欄評論列出7條疑問,包括為何由紅會“負責主導”、為何“無償捐獻”受益者要向醫(yī)院交錢、器官會否成為“特供菜”等。
昨日,潘采夫表示,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
鴿主動致電,就“七問”溝通,隨后紅會還發(fā)來長達3000余字正式書面回應。
一周前,專欄作家潘采夫發(fā)表評論《在我成為器官捐獻者之前》,列出針對器官捐獻的7個疑問,并稱這些疑問解決前,“我很難成為一個器官捐獻者。”
昨日,潘采夫稱,雖然紅會的回應“有些宏觀,沒有完全解答自己的疑惑”,但主動溝通、公開回應的形式值得稱道,應該鼓勵。
昨日下午,趙白鴿向本報記者證實致電溝通一事,她表示因正在參加兩會,“書面回應能夠代表紅會的觀點。”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業(yè)務部副部長高新譜表示,潘采夫的“七問”“比較深刻”,但這些問題在器官捐獻工作啟動之初就已經是相關部門認真研究過的課題,也是在工作中重點完善的政策和制度。
“我本人非常尊敬他,雖然他可能并不是一個這方面的專家,但他看問題的角度確實很好,對我們的工作也有促進作用,但在有些用詞上值得商榷。”高新譜表示。
紅十字會回應七問
Q1 為什么“領銜”的是紅十字會?
依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和《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yè)發(fā)展的意見》,會同衛(wèi)生部門,參與宣傳推動、報名登記、捐獻見證、器官分配、緬懷紀念、人道救助等。
Q2 無償捐獻為何向患者收錢?
器官捐獻堅持自愿、無償原則。另一方面,器官捐獻移植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費用,這些費用需要移植受者承擔。收費項目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嚴格的要求。
Q3 獻血都沒搞好,怎么讓我獻器官?
目前,無償獻血工作還有很多不足和問題,與老百姓的期待也有較大距離,需要我們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使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Q4 我的器官會不會成為“特供菜”?
我們會同衛(wèi)生部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制定了公平的分配原則,其次制定了嚴格程序,再次堅持全過程的陽光透明和綜合性監(jiān)督,分配過程是公開的。
Q5 “經濟補償”是否刺激器官買賣?
器官捐獻過程必須排除利益因素干擾,同時對捐獻者家庭進行“人文關懷”和“人道救助”是很有必要的。這一過程主要通過設立器官捐獻基金來實現。
Q6 捐獻器官干嗎要超過美國?
目前移植數量上我國排名第二,隨著器官捐獻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捐獻者加入進來,移植數量會逐漸升高。這是與第一人口大國的需求相一致的。
Q7 醫(yī)生會不會讓我提前OVER?
一切與死亡判斷相關的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衛(wèi)生部頒布的死亡判定技術標準和操作規(guī)范來實施。如有違法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焦點】
昨日,針對潘采夫質疑中的一些焦點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紅十字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
紅會的公信力
“信任危機”推動改革
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后,“善款長毛”、購買別墅等一系列事件,都使紅會的公信力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而近日備受關注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由衛(wèi)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牽頭,衛(wèi)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對媒體表示,器官捐獻將由紅十字會負責主導。潘采夫撰文直指由紅會“統(tǒng)籌”器官,“沒法邁過這道坎”。
對于紅會的公信力問題,趙白鴿表示,微博等新媒體讓每個人都擁有發(fā)言平臺,“如果你不能直面批評,與百姓合作,是不能做好工作的。”她認為,應該正確看待這些社會事件,它們確實暴露出各級紅十字組織在專業(yè)化及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也還不能很好地做到以百姓需求為主導。
趙白鴿表示,“信任危機”實際上推動了紅會的改革。作為一個社會組織,紅會在發(fā)展過程中面臨著新情況和新問題。重新拾起公眾對中國紅十字會的信任,還需要一段時間。
分配的公平性
“排位”數據各方監(jiān)督
器官在分配、移植的過程中會否被特權干擾,如何保證分配制度公平透明,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
紅會回應,衛(wèi)生部組織專家制定《器官分配與共享原則》,核心就是醫(yī)學需要原則,并據此研發(fā)器官分配系統(tǒng)。所有等待移植的患者都依據醫(yī)學需要原則評分排隊,評分高者得到器官,與患者身份、地位無關,而且所有過程都有記錄,可以溯源。
昨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高新譜解釋,將會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建設,使器官分配系統(tǒng)中不僅顯示等待者的信息,還包括捐獻者的信息,成為一個完整的數據庫系統(tǒng)。“等待移植的患者在醫(yī)院等候時,能夠看到自己的排位情況!彼信c“排位”相關的數據,都來源于各個醫(yī)療機構的臨床錄入,各醫(yī)療機構能夠彼此監(jiān)督。此外,還有衛(wèi)生部門的行政監(jiān)管、紅十字會的第三方監(jiān)督等。
補償的合理性
人文關懷人道救助
衛(wèi)生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器官捐獻體系會引入一定的人道救助經濟補償。這是否會導致器官捐獻被利益誘導?
“我們在制定規(guī)則過程中,格外注意防止利益誘導!备咝伦V介紹,對于捐獻者及親人的救助,主要集中在人文關懷、人道救助兩個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對家屬的心理援助等;后者是在目前社會保障體系并不健全的基礎上,對于捐獻者本人最后一次就診中產生的醫(yī)療費和喪葬費,及對于捐獻者需要贍養(yǎng)的父母、需要撫養(yǎng)的子女、無經濟來源和勞動能力的配偶,給予人道救助。他說,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制定具體救助數額,最高限額擬參照當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數額而定,全國各地的具體救助標準會有所不同。這個標準也是經過國內外倫理學專家共同研討制定的。
如何鑒定死亡
建立標準介入監(jiān)督
針對死亡標準,紅會稱,衛(wèi)生部已參考美、英等國的死亡標準建立了中國的死亡標準,一切與死亡判斷相關的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衛(wèi)生部頒布的死亡判定技術標準和操作規(guī)范來實施。同時,紅十字會作為第三方介入,對死亡判定的見證起監(jiān)督作用。在此過程中,如果有違法行為,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高新譜稱,雖無政策硬性規(guī)定,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判斷死亡的醫(yī)生和器官獲取的醫(yī)生并不在同一個醫(yī)療單位。按照器官捐獻流程,“信息員”由一線醫(yī)務人員擔任。當發(fā)現病危、瀕死、腦死亡患者時,“信息員”會聯系分布在全國的332名器官捐獻“協調員”為家屬解讀政策和科學知識的普及,但不能夠進行“勸導”。
記者:魏銘言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