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廳官”在清華大學讀起“論文博士”;百名在職學生在武漢理工大學涉嫌造假獲取碩士學位,部分人已官至局級……曾被廣泛認可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近日卻引發(fā)了人們對高等教育學歷的信任危機。文憑“注水”的背后,存在官員和學校之間的權(quán)學交易灰幕。
如何遏止官員的文憑“大躍進”?有專家認為,要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克服唯學歷、唯論文傾向,同時高校必須守住操守,推進和規(guī)范高等教育學位管理制度改革。
據(jù)新華社電、《半月談》報道
異化 “學歷大躍進”衍生“注水文憑”
學校為身份特殊的學生開文憑“綠色通道”?
近日,清華大學博士生王進文微博爆料稱,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徐景顏與自己同為法學院在讀博士生,但從未見過此人上課。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說:徐景顏是“論文博士”,在職學習,并非全日制博士生。
“論文博士”是一種國外常見的博士培養(yǎng)方式,清華大學也有一整套關(guān)于論文博士的管理規(guī)定,安排嚴格,達不到要求不能畢業(yè)。
但此事依然引發(fā)公眾質(zhì)疑:學校是否為身份“特殊”的學生提供了文憑“綠色通道”?
“我們關(guān)心的,不是徐景顏是否真是‘論文博士’,而是這個‘論文博士’是不是‘論人博士’?學校因為學生的‘特殊’身份而降低門檻,會不會損害教育的公平性?”正在武漢某高校攻讀全日制博士生的曹彥妍說。
近年來,成人高等教育、遠程網(wǎng)絡教育等多種教育模式迅速發(fā)展,確實給有需求的人士和終生教育提供了多元的選擇。然而,在一些地方,干部、商人等利用空余時間“充電”,卻有部分演變?yōu)橐还?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bhskgw.cn/tcm/2009/20090113021841_76186.shtml" target="_blank">盲目的攻讀學位熱潮。
北京市民劉瀟說,她的丈夫在某國家機關(guān)工作,博士已占到辦公室同事人數(shù)的一半左右,不少都是在職博士。
在如此“學歷大躍進”的浮躁之風下,被異化的學歷教育五花八門。一些業(yè)內(nèi)人士將其總結(jié)為以下幾種模式:
“五不型”:即“不用通過國家統(tǒng)一考試”“不用上課”“不用做作業(yè)”“不用寫論文”“不用自己交學費”的學歷教育。在一些高校,原本為照顧國企技術(shù)骨干而制定的研究生單考政策,如今已成為官員和企業(yè)高管獲取文憑的渠道,上課、做作業(yè)、寫論文都可以找人代勞,學費也可以報銷。
“速成型”:如不少省份與一些名校開展的“省校合作計劃”。北京某高校一名教師說,省里給學校一筆錢,學校便替省里培養(yǎng)一批縣處級以上干部。但干部們公務繁忙,不少辦公地距學校千里之遙,無法保證學習時間,其畢業(yè)速度卻高于同等學力的全日制學生。
“論文型”:不上課、提交一篇質(zhì)量不高的論文,就拿到一張博士學位文憑。
灰幕 “注水文憑”背后的權(quán)學交易
官員以權(quán)力謀學位,學校以學位謀資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人也深知文憑“含金量”貶值,卻仍千方百計追求著“注水文憑”,甚至不惜弄虛作假。
有專家指出,“注水文憑”大行其道是幾重力量同時在作祟。對官員來說,用權(quán)力換取一頂“博士帽”,便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烏紗帽”。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法研究中心副教授余雅風表示,“唯文憑主義”和“唯高學歷論”仍大行其道,國家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的工資標準、職稱評定等諸多政策如今仍與文憑掛鉤。
一些地方和部門甚至列出了“學位——官員級別換算表”:學士相當于科員,碩士相當于科長,博士相當于處級,博士后相當于廳級等,延續(xù)著過去“學而優(yōu)則仕”“唯學歷取官”的觀念。
“多一個‘高學歷’頭銜,遞名片、曬簡歷的時候也有面子、底氣足,社會風氣如此!辟F州一名通過“省校合作計劃”拿到碩士學位的副處級干部說。
在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過程中,一些迎合市場需求的高?恐膽{這棵“
搖錢樹”,“生意”紅火,財源滾滾。武漢理工大學被曝出近10年來,便通過廊坊碩士班先后向百余名無資格入學的學生授予了真實的碩士學位。一些學員表示,學習期間都繳納過2萬元左右的費用。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斌賢“發(fā)現(xiàn)”,當前讀在職的,除了一些業(yè)內(nèi)的大學教師,主要是黨政干部。
北京某高校一位老師也曾表示,高校招收一些高官讀博,確實能給學校帶來資金和項目,也給以后辦理其他事情開辟了門路。
正是在“名利雙收”的誘惑下,不少高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串通一氣、為一些“特殊”學生獲得“注水文憑”提供各種便利。
不過,一些高校老師對官員“要文憑、混文憑”之事也充滿了無奈。武漢一所高校的博士生導師稱:“每年招生的時候,都不敢開手機,打招呼、走后門的人特別多,不少人是政府實權(quán)部門的官員,滿足他們感覺是在做交易,拒絕他們又怕得罪不起!
反思 “理想大學應拒絕功利”
人才評價要克服唯學歷、唯論文傾向,高校也必須守住操守
“官員博士化”迅速膨脹,不僅加劇了官員群體升遷道路上的彼此攀比,更加劇了權(quán)力腐敗和學術(shù)腐敗的媾和。有限的教育資源被大量消耗,真正的求學者被排斥,“劣幣驅(qū)逐良幣”使人們對國家教育制度產(chǎn)生了信任危機。
著名數(shù)學家、哈fo大學教授丘成桐在
南開大學的一次演講中,痛斥中國高校的學術(shù)腐敗是“國家的恥辱”。很多教育界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尖銳地指出:官員“博士大躍進”中的種種權(quán)學交易,為一些不學無術(shù)、濫竽充數(shù)的官員提供了升遷的臺階,傷害了那些刻苦學習、勤奮鉆研的學生,使我國的學位含金量不斷下降。
余雅風認為,治理“虛火旺盛”的文憑“大躍進”,應完善人才評價標準,克服唯學歷、唯論文傾向,重文憑更重水平。
例如,公選干部時,對需要博士學歷的崗位,應明確提出全日制博士生的要求。制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黨政人才的崗位職責規(guī)范,建立科學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和考核評價標準。同時,對“偽學歷”要進行嚴厲的懲處。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院院長勞凱聲則認為,高校必須守住操守,不能淪為追逐“生產(chǎn)利潤”最大化的“企業(yè)”,不能讓很多目標設計良好的制度在執(zhí)行中被異化。
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日前表示,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學,應當拒絕功利主義,引導師生樹立“以學術(shù)為志業(yè)”的終身志向。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微博)認為,我國大學應堅持教育標準和學術(shù)標準,嚴把博士學位授予關(guān),同步推進和規(guī)范高等教育學位管理制度改革。
[數(shù)據(jù)]
50%
○據(jù)媒體調(diào)查,一些國家部委領(lǐng)跑“官員博士化”進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總?cè)藬?shù)一半左右。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和高校集中的省份,省部級、司局級、縣處級官員攻讀博士幾乎成為潮流。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在“2009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稱:“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
第1
○根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公報,1998年,我國在校博士生45246人,到了2004年,猛增至16.56萬人,個別年份新招博士生超過5萬人。來自國務院學位辦的統(tǒng)計顯示,2007年我國的博士授予數(shù)量超過美國,攀升至世界第一。
4倍
○據(jù)教育部網(wǎng)站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03年國家一共授予17023名在職人員碩士學位,2008年達到85196人,5年間增長了4倍。
[聲音]
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yǎng)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quán)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
來源:瀟湘晨報
-----------只見錦上添花,豈有雪中送炭?
-----------這就是中國學術(shù)界~~~
-----------世風日下。
-----------學術(shù)腐敗,何以育人?愚人之道,休矣,休矣?!
-----------學術(shù)腐敗,何以育人?愚人之道,休矣,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