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經(jīng)方一兩究竟折算幾克?
    

傷寒雜病:經(jīng)方一兩究竟折算幾克?

                                   經(jīng)方一兩究竟折算幾克?

      中醫(yī)四大經(jīng)典之一的《傷寒論》書中所載方劑劑量的討論,主要圍繞張仲景時代的一兩到底相當幾克的核心問題,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臨床療效。

  經(jīng)方劑量一兩折算,有的依據(jù)臨床用藥經(jīng)驗和一般用藥劑量,但經(jīng)不起出土實物及歷代文獻的考證;有的以神農(nóng)秤為依據(jù),將其1兩折合為1—2克間,亦無出土文物可證,日本漢方學家常用此劑量,在我國則應用較少。目前,臨床上據(jù)經(jīng)方劑量一兩等于現(xiàn)代重量3克應用。

  之所以會出現(xiàn)目前的換算,主要與歷史上4位有影響的醫(yī)家有關:

  梁代陶弘景《本草經(jīng)集注》云:“古秤惟有銖兩而無分名,今則以十黍為一銖……”然《漢書·律歷志》明確規(guī)定:“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即一百黍為一銖。陶弘景可能將“十黍為一累,十累為一銖”的漢制錯簡或錯寫為“十黍為一銖”,實為后世曲解《傷寒論》藥物劑量之肇始。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轉(zhuǎn)載了陶弘景的錯誤論述,雖提出疑問,但未糾正,僅加注文:“此則神農(nóng)之秤也。吳人以貳兩為壹兩,今依肆分為壹兩秤為定!

  明代李時珍更是在《本草綱目》中明確寫出“今古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

  汪昂《湯頭歌訣》亦有“大約古用一兩,今用一錢足矣。”

  原國家計量局編的《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中“光和大司農(nóng)銅權”(中國歷史博物館藏)被認為是推算漢制的權威標準。此權鑄于光和二年閏月廿三日,光和二年為公元179年,與張仲景為同年代。從權上銘文可知,此權為當時中央政府為統(tǒng)一全國衡器而頒布的標準。銅權,按秦漢密制的單位量值和權的量級程序,此權當為12斤權,標準重量當為2996克。每斤是2996÷12≈249.7(克)。按照這個重量來折合,1兩應該是249.7÷16≈15.6(克)。據(jù)此東漢l兩合今之15.625克。

  可以說,導致漢以后至今與東漢時期藥量相差懸殊的原因錯在陶弘景,疑在孫思邈,定在李時珍,傳在汪昂。



-----------黃元御說一兩是三錢多.
-----------度量衡在變,藥效也在變啊。
-----------銖兩升斗考:《漢書.律歷志》: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
     本起于黃鐘之龠,用度數(shù),審其容以子谷(禾巨)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
     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
         
         權者:銖、兩、斤、鈞、石也。
          一龠容千二百黍,重二十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而五權謹矣。
         一千二百黍為一龠,重今之一錢七分,合龠為合,今之三錢四分也。十合為斤,今之三兩四錢也。一龠重十二銖,今之一錢七分也。兩之為兩,今之三錢四分也。

          從以上可知,漢代和清朝,龠、合是一致的,區(qū)別在于:斤,漢代是十六兩也就是十六合,清朝是十合為斤。

         我們現(xiàn)代考古折算是:一銖是0.65克。一龠就是0.65*12=7.8克。
                                              合龠為合,兩之為兩,一兩就是7.8*2=15.6克。
                                             清朝的三錢四分也就是現(xiàn)在的15.6克。清一錢:15.6/3.4=4.658克。
                                         現(xiàn)在如果藥房按三錢10克入藥,量是輕了。

[ 本帖最后由 一分為二 于 2010/1/21 22:45 編輯 m.bhskgw.cn/sanji/]
-----------1 石① = 四鈞 = 29760 克
1 鈞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兩 = 248 克 = 液體250 毫升
1 兩 = 24 銖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類2.74 克 = 藥末約2 克 = 草木類藥末約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錢匙 = 1.5 克
一錢匙 = 1.5-1.8 克
一銖 = 0.65 克
一銖 = 100 個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① “石”:讀shí,后來讀dàn
② “龠”:讀yuè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黃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藶子一升 = 60 克
吳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蟲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烏頭1 枚小者 = 3 克
強烏頭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梔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蔞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實1 枚 約14.4 克
石膏雞蛋大1 枚 約40 克
厚樸1 尺 約30 克
竹葉一握 約12 克

*******
漢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
漢1升麥冬=今61g
漢1升火麻仁=今49g
漢1升五味子=今40g
漢1升吳茱萸=今31g
漢12枚大棗=36g
漢12枚梔子=20g
漢50枚杏仁=25g
**
24銖 =1兩  16兩 =1斤  20斤 =1鈞  4鈞 =1石
6銖 =1分  4分=1兩  16兩=1斤;
*****
漢唐時期醫(yī)方中的一兩相當于13.8克
從明代到1979年,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10,1錢約等于3.72克。
1錢=10分
-----------
原帖由 pandaii 于 2010/1/21 19:18 發(fā)表
黃元御說一兩是三錢多.


那他說的一錢有相當現(xiàn)在多少克呢?
-----------這個問題我也極想弄清楚,比如JT老師的資料中說劑量,到底是多少?比如說”現(xiàn)在劑量的二三兩“現(xiàn)在劑量的"兩"到底是多少?50克,30克。5克,3克?

[ 本帖最后由 湛然常寂 于 2010/1/22 12:29 編輯 m.bhskgw.cn/shouyi/]
-----------上次在一個網(wǎng)上看到過:
宋前:一兩 = 15克(約) = 4分 = 24銖
宋后:一兩 = 37克(約) = 10錢
要注意后來的度量衡改制,在中藥方面還是保留原來的關系,未作變更,一兩還是37克,不是現(xiàn)在的通用的50克。
所以抄藥方還得看是哪個朝代的方子,不然份量就錯了。

[ 本帖最后由 rrwater 于 2010/1/22 14:11 編輯 m.bhskgw.cn/wsj/]
-----------個人覺得張仲景考慮方子時,看重的不在于藥物的量,更重要的是數(shù),以及各藥物間的配合比例。

為什么《傷寒論》上的劑量大,我蠢蠢的說一句,也許是古代的重量計量比較粗放,不像現(xiàn)在能這么精確到克?赡芘c古代的數(shù)理,與易數(shù)有關,我倒覺得方子里更重于數(shù)。

不說兩、錢等重量單位,很多方子中還有幾升、幾枚、幾片等等與重量無關的單位。印象較深的就是附子的使用,比方說“附子一枚 去皮 炮 破八片”,我就想,仲景為何不說明是多大多重的一枚?為什么要破成八片?今天的人去藥房抓藥,怎么會知道一枚附子破八片是幾克?一枚完整的炮附子破成八片與同等重量的炮附片是等價的嗎?

我是個門外漢,要是說的不對,您就當個笑話。
-----------[quote]原帖由 rrwater 于 2010/1/22 14:08 發(fā)表
上次在一個網(wǎng)上看到過:
宋前:一兩 = 15克(約) = 4分 = 24銖
宋后:一兩 = 37克(約) = 10錢
要注意后來的度量衡改制,在中藥方面還是保留原來的關系,未作變更,一兩還是37克,不是現(xiàn)在的通用的50克。
所以說,一切來源于實踐。張仲景時代也不能說不迷信易數(shù)。中醫(yī)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的是全面,是綜合治理。它絕不是單方面的問題,時間、空間、社會環(huán)境,人體素質(zhì)等,所以單科技術學科是沒法解釋中醫(yī)。用現(xiàn)代學歷理解,專科、本科的水平,是理解不了中醫(yī),必須達到真正的博士的水平才能理解中醫(yī)。
真正能說明中醫(yī)一句話: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這就是數(shù)量的水平,也是度量若谷!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