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走近中醫(yī) 讓中醫(yī)走下玄壇 上課筆記
    

走近中醫(yī)教程:讓中醫(yī)走下玄壇

陰陽五行漫無邊際懸絲診脈玄之又玄中醫(yī)被認為不科學到底什么是中醫(yī)么是“辨證施治”中醫(yī)怎樣看病檢查的作用剝去中醫(yī)“玄”的外套中醫(yī),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是和“陰陽五行”、“懸絲診脈”等名詞聯系在一起的,什么“陰虛”、“陽虛”,什么“金、木、水、火、土”,聽起來…

陰陽五行漫無邊際
懸絲診脈玄之又玄
中醫(yī)被認為不科學
到底什么是中醫(yī)
么是“辨證施治”
中醫(yī)怎樣看病
檢查的作用
剝去中醫(yī)“玄”的外套

中醫(yī),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是和“陰陽五行”、“懸絲診脈”等名詞聯系在一起的,什么“陰虛”、“陽虛”,什么“金、木、水、火、土”,聽起來就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醫(yī)生只要看看、問問、摸摸就能知道你的病在哪里,檢查也不用做,怪“玄乎”的。還有更玄的,一根絲線系在病人的手腕上,醫(yī)生在另一頭就能知道病人的病情,比“孫悟空”還神奇呢。老百姓日常從報刊、雜志或是影視中接觸到的中醫(yī)知識就是這樣,無怪乎中醫(yī)在眾人的眼中會充滿“玄”念了,而我們知道,“玄”是“不科學”的代名詞,正是這頂“玄”的帽子,令中醫(yī)越來越走向死胡同;正因為“玄”,中醫(yī)被認為不科學;正因為“玄”,中醫(yī)的真實面目遲遲不被世人所認識;正因為“玄”,中醫(yī)被很多的不學無術者利用;正因為“玄”,使得中醫(yī)失去了公眾賴以信任的基礎,我無法認識你,還怎么能信任你呢?在這一章里,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這也是揭開中醫(yī)“玄”的面紗的關鍵。如果中醫(yī)在診斷、治療的治病過程中沒有可以讓人信賴的依據和方法,那么,中醫(yī)就真的成為一門“唯心”的醫(yī)學,也就真的離淘汰不遠了。但事實并非如此,在中醫(yī)治病過程中,對疾病的診斷,是有著自己明確而客觀的依據,嚴謹而縝密的推斷的,并非醫(yī)生隨心所欲,隨口亂講的。只有弄清楚這一點,將中醫(yī)的診斷治病落實到有據可依,有理可尋的客觀現實中,中醫(yī)所有的理論才能被人所相信,中醫(yī)才能真正昂首挺胸地說:我是正確的。

中醫(yī)在形成、發(fā)展、成熟的千百年時間中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到而卓越的醫(yī)學成就,這種醫(yī)學成就如果說是建立在“唯心”的基礎上的,恐怕誰都不會相信,只是中醫(yī)一直沒有將自己的真實面目展現給世人,沒有人能把中醫(yī)的實質、中醫(yī)的核心闡述出來,沒有人能把中醫(yī)看病的道理和思維方式明明白白地講述出來,致使中醫(yī)學在世人面前始終蒙著一層“隱晦”的面紗。時至今日,為老百姓所了解的,只剩下了中醫(yī)中的旁門左道了,好比什么刮痧、捏脊、人按摩、放血療法、蜂毒療法、祖?zhèn)髅胤降鹊榷汲闪宋覀冇∠笾兄嗅t(yī)的組成部分,我們甚至能在廣告上看到“祖?zhèn)髅胤街委煿琴|增生”的笑話,試想,在古代根本沒有X光機,何來“骨質增生”一詞?更何況,中醫(yī)的精髓根本不在“祖?zhèn)髅胤健敝愔ι夷┕?jié),而在于中醫(yī)完整而系統的理論體系,獨特而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卓越療效,靠幾個“祖?zhèn)髅胤健焙汀吧襻t(yī)”是不可能使中醫(yī)發(fā)揚光大的,也不可能構架中醫(yī)的真實面目,而要讓廣大老百姓了解真正的中醫(yī),認識真正的中醫(yī),走近真正的中醫(yī),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中醫(yī)是如何看病的?中醫(yī)不做檢查,靠看看、問問、摸摸這種方式來看病是否有科學依據?中醫(yī)對疾病的診斷是嚴謹縝密的還是隨心所欲的?只有弄清楚了這些問題,中醫(yī)才不至于被認為“玄”,中醫(yī)才能走出“不科學”的陰影。

在西醫(yī)學盛行的當今,中醫(yī)理論在很多的中醫(yī)師眼中成了過時和落后的象征,他們認為中醫(yī)沒有先進的生化、影像檢查儀器,又沒有西醫(yī)學嚴謹的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等醫(yī)學理論,僅是憑醫(yī)生的詢問和三根手指頭的診脈怎么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呢?同時這也是大多數人對中醫(yī)懷疑的地方,很多病人在就醫(yī)時會問,你檢查都沒給我做,怎么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能對癥下藥呢?如果病人這么問,我會說,問得好,因為這正是我要解釋的。如果作為一個中醫(yī)師,你也這么認為,我就要說,你根本不配做中醫(yī)師。為什么?因為你連中醫(yī)的門都沒有入,怎么能稱中醫(yī)師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醫(yī)不通過檢查,是否能真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是否能真的發(fā)現疾病的根源?弄清楚了這個問題,你才不會覺得中醫(yī)“唯心”,你才不會覺得中醫(yī)“不科學”。我們知道人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其中單個的器官功能強弱或是物質水平高低,都不能代表其整體面貌,只有將人體內各個組織器官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我們才可能得到最科學的結果。因此,中國古代醫(yī)家在探索生命與疾病奧秘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了超越千古的整體—平衡的研究方式,認為人是一個各組織、各器官協調平衡工作的整體,任何疾病都是整體平衡受到破壞的結果(在第4章中有詳細的論述)。有了整體—平衡這個標尺,我們就可以通過疾病表現出來的各種癥狀,判斷出疾病對人體的整體平衡破壞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度,最后得到一個對疾病的本質性認識(也就是診斷),根據這個認識,我們衛(wèi)生資格考試網就通過各種方法來恢復被破壞的整體平衡(也就是治療醫(yī)學全.在線),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辨證施治”,所謂“辨證”,就是辨整體平衡被破壞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度;所謂“施治”,就是根據辨證的結果來恢復被破壞的整體平衡,這就是中醫(yī)診斷治病的依據所在。因此,中醫(yī)對疾病的研究,重視的是各種致病因子所造成機體整體平衡的失調,至于平衡失調后臟器組織會出現哪些微觀的變化,中醫(yī)并不看重,因為這些微觀的變化只是人體整體平衡破壞后表現出來的一個結果,它并不是疾病的本質和關鍵,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忽略它。這個“整體平衡”是中醫(yī)對生命科學的一個重要著眼點,中醫(yī)對疾病的所有認識,都是圍繞這個“整體平衡”來展開的,所以這里我要著重提出來,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視,在后面很多的內容中都會提到這個“整體平衡”,有了這個“整體平衡”觀,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中醫(yī)。

有人要問了,為什么通過疾病的外在表現,我們就可以判斷人體平衡破壞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度呢?一個有經驗的園藝師,能夠通過植物的外觀來判斷植物的營養(yǎng)狀況和疾病情況,這是為什么?這就是因為植物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的外在表現和整體平衡之間存在著直接而密切的關聯,當植物整體平衡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障礙的時候,它的枝葉上就會出現相應的變化,不同的變化也就意味著整體平衡受到破壞的類型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根據植物的外在變化來判斷植物內部的疾病情況。人體也是如此,疾病時表現出來的各種癥狀,其實就是整體平衡遭到破壞的結果,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和總結,把這些癥狀和整體平衡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疾病時的各種癥狀來判斷體內平衡破壞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度了。而且人體比植物更為高級,他還具有思維表達能力,可以通過語言將疾病時的各種主觀不適清楚地描述出來,這些主觀感覺更是為我們提供了有關疾病的真實信息,從而使我們能更全面、更準確地判斷疾病和治療疾病。通過疾病的外在表現來了解疾病,這種方法往往比檢查、化驗更能準確地抓住疾病的本質。我們想必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在氣溫低的時候,把手暴露在空氣中會感覺寒冷,我們便會很自然地采取戴手套、烤火、搓手等方法來改善手的寒冷感,這其實就類似于一個簡單的“辨證施治”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寒冷刺激”是引起機體不適的原因,“手冷”是機體在“寒冷刺激”這一原因作用下的外在表現,通過我們的主觀感受,我們能很直接地判斷出導致人體不適的原因是“寒冷”,我們就能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變它,假如我們感到手冷,要先去化驗檢查一下,看看什么指標不正常再來考慮如何處理,我想任何人都會認為這是笑話。對疾病來說也是這樣,人體的各種外在表現和主觀不適是疾病最本質和最真實的反映,比如胃部冷痛、脹痛、隱痛、刺痛所揭示的疾病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在中醫(yī)的理論指導下,我們可以知道這分別是“脾胃虛寒”、“脾胃氣滯”、“脾胃虛弱”、“脾胃瘀血”所造成的,在治療上應該分別采用“溫胃散寒”、“理氣和胃”、“培補脾胃”、“活血化瘀”等不同的方法,而如果我們做檢查的話,結果往往是千篇一律的“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你說哪種方法更能反映疾病的本質?當然是中醫(yī)!因為,檢查結果只是告訴我們人體疾病時的一個結果,它并不能告訴我們疾病的本質,如凍傷和燙傷都可以引起疼痛,檢查的結果往往都是“發(fā)炎”,而疾病的本質卻有著天壤之別,因此,人體疾病狀態(tài)下的各種外在表現和主觀感受,是更能反映疾病本質的,而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中醫(yī),對疾病的認識也就更為科學和人性化。

我們現在所用的檢查和化驗,其實反映的是人體各臟腑器官、各物質成分在當時的一種狀態(tài)和現象,也就是疾病對人體造成的后果,我們再拿胃鏡來做例子,胃鏡下看到的胃粘膜充血、局部糜爛、潰瘍等等,這都是一種結果,是各種因素導致胃部出現的一種后果,它并不是疾病的本質,如果將這個結果來當作疾病的本質,那么,我們對疾病的認識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打個比方,爐子上有一壺燒開的水,我們可以用溫度計測量出水的溫度,如果我們把沸騰的水作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我要問:使水沸騰的本質是什么?是水溫高呢?還是水壺下燃燒的火焰?你肯定會回答,是水壺下的火焰。不錯,我們再回頭看看前面關于胃炎這個例子,胃痛、胃部不適合就好比是沸騰的水,它是一個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粘膜充血、局部糜爛、潰瘍就好比是水溫,我們可以通過胃鏡得到這樣的檢查結果。那么,這個結果是否就是胃痛的本質?當然不是。它只是胃在各種因素作用下,導致功能失調后的一個結果。那么,如果我們將胃鏡檢查的結果作為用藥和治療的依據,我們會得到怎樣的后果?那就好比是通過給水壺中加冷水而希望水不沸騰一樣。加了冷水,水溫是低下來了,水暫時是不沸騰了,但水壺下的爐子還在燃燒,水在外界熱力的作用下,還是會逐漸熱起來,最后又回到沸騰狀態(tài),這種方法誰都知道不可取。既然這種方法不可取,那么我們通過什么方法才能真正得到胃痛的本質呢?我們再來看個例子:沸騰的水、和結冰的水,我們是否能判斷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當然可以。我們并不需要什么檢查和化驗就能得出結論:沸騰的水當然是因為加熱后出現,結冰的水自然是遇冷后出現。不錯,我們?yōu)槭裁磿@么判斷?因為日常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水的外部狀態(tài)和其內在本質是有關聯的。對水來說,這種關聯就是加熱到100℃時會沸騰,降溫至0℃時會結冰,因此水的外部狀態(tài)就能反映其內在的本質。對人體來說也是這樣,在健康狀態(tài)下,人體內部各組織器官、各物質成分之間都是協調平衡運轉的,當各種外界或內部的因素導致人體這種動態(tài)平衡被破壞人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這就是疾病。平衡破壞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度不同,出現的癥狀也就不同,所以這個癥狀和人體內在平衡的狀態(tài)是直接關聯的,也就是說,不同的癥狀反映的是體內平衡被破壞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和程度。中醫(yī)學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探索和研究各種疾病癥狀和人體內在平衡之間的關系,最后實現通過疾病的外在表現來推斷人體內在平衡狀態(tài)的目的,而人體內在平衡的狀態(tài),就好比是使水沸騰的爐火,這才是疾病的本質所在。講到這里,我們可以明白了,中醫(yī)望、聞、問、切這些方法都是用來獲取疾病外在征象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這個手段,我們可以用來判斷人體的內在平衡狀態(tài),從而抓住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治療提供最為可靠的依據,這就是中醫(yī)不做檢查,而是通過看看、問問、摸摸來實現對疾病的診斷的原理所在。

中醫(yī)通過“整體平衡”來認識疾病的這種方法,應該是更符合生命科學的法則的。我們知道,人作為一個復雜的有機體,非但有很多物質我們現今的科學還無法認識和檢測,對各物質之間的互相聯系與作用更是知之甚少,而且能檢測到的物質,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現行的西醫(yī)學各種檢查化驗的指標往往是一個統計學處理后的參考范圍,它并不絕對,它只告訴我們一種存在,至于在每一個具體的病人身上,它是否直接意味著疾病,我覺得應該商榷。打個比方,人老了頭發(fā)會變白,皮膚會起皺紋,它和我們健康成年人的黑發(fā)、光滑的皮膚有著顯著的差異,這是否也是疾病呢?你當然會說:不是。因為我們看到產生這一變化的是老年人,我們知道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變化。那假如我拋開活體,告訴你黑發(fā)和光滑皮膚是正常的,給你在顯微鏡下觀察白頭發(fā)和起皺的皮膚你會得出一個怎樣的結論?你肯定會說:這是不正常(病態(tài))的。因此我要說,拋開了“人”這個“活體”,單純的化驗數值并不能作為判斷疾病的依據,而中醫(yī)正是從“活體”這一生命科學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入手,時刻關注機體外在表現所揭示的內在本質,因而更有針對性,對疾病的認識也更有遠見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化驗檢查就一無是處,化驗檢查能給我們提供一個當前的信息,就好比我們用溫度計測水溫,溫度的高低雖然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質,但它能提供我們當前水的狀況,我們可以從溫度的高低來了解當前水的狀態(tài),溫度高了,我們便可以考慮到是否有外界熱量在作用,溫度低了我們也會想到有致冷因素的存在。化驗檢查也一樣,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體內各物質或臟器的變化,可以提供給我們有關臟器工作狀態(tài)的信息,通過它,我們可以更細致地了解到人體內在平衡的狀態(tài),另外,化驗檢查的結果,也可以作為我們治療效果的一種檢驗和依據。因此,正確看待化驗檢查,它可以成為中醫(yī)“望、聞、問、切”的延伸,在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理論指導下合理運用化驗檢查手段,使之服務于“辨證”過程,也將使中醫(yī)得到新的發(fā)展。中西醫(yī)要如何結合,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思路,但我們在結合的過程中,始終要堅持的,那就是中醫(yī)的整體平衡觀念,如果拋棄了這一點,那就不再是中醫(yī),我們也將最終葬送我們的中醫(yī)。

了解了這一點,中醫(yī)“玄”的外套已經慢慢解開了,而走下玄壇的中醫(yī),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嶄新的醫(yī)學領域,以下的章節(jié),我將逐一介紹中醫(yī)的理論、用藥、臨床等知識,徹底揭開中醫(yī)神秘的面紗,讓我們近距離地去進行一次中醫(yī)之旅吧,愿您開卷有獲!


點擊查看:<<走近中醫(yī)>>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