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ㄒ)概論
臨床醫(yī)生經常為病人的診斷、治療作出決定。這些臨床決定亦即臨床決策(clinical decision)。所謂決策(decision making)就是為達到同一目標在眾多可以采取的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在臨床處理病人的病情時,由于疾病臨床表現復雜多變,診治方法多種,有些藥物還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患者的心理變化等等,促使醫(yī)師在考慮上述情況后作出全面和合理的選擇。
決策分析的基本步驟有以下四步:
1.供臨床選擇的治療方法有時很多,此時要篩除一些“劣”的決策,有利于下一步的分析。
2.確定各決策可能的后果,并設置各種后果發(fā)生的概率。
3.確定決策人的偏愛,并對效用賦值。
4.在以下三步基礎上去選擇決策人最滿意的決策,即期望效用最大的決策。
(二)診斷決策樹模型
臨床決策分析的模型很多,為說明診斷決策問題,在此介紹決策樹模型。決策樹(de-cision tree)是一種能夠有效地表達復雜決策問題的數學模型。醫(yī)學.全.在線.網.站.提供
決策樹由一些決策點、機會點和決策枝、機會枝組成。一般用圓圈“○”表示機會點,發(fā)生的結果不在醫(yī)師的控制之下;小方框“□”表示決策點,在決策點,醫(yī)師必須在幾種方案中選取一種;決策點相應的分枝稱為決策枝;機會點相應的分枝稱為機會枝。
下面介紹由Jc Sisson等人的一個關于胰腺癌的決策樹模型(圖6-4)。
圖6-4 對疑似胰腺癌患者的診斷決策樹
(Lowenthal.1976)
胰腺癌常常難以在疾病的早期作出診斷,當發(fā)現時癌腫已有轉移,患者多在短期內死亡。最可能患胰腺癌者包括40歲以上,中腹部疼痛持續(xù)1~3周的人。假設這類人中胰腺癌的發(fā)生率為12%。如有一種不冒什么風險的早期診斷方法對胰腺癌的檢出率為80%(敏感度),但對有類似癥狀的非胰腺癌患者的假陽性率為5%,用此法診斷確診的胰腺癌患者手術死亡率為10%,治愈率為45%。
根據上述疾病概率,診斷概率和死亡、治愈概率,如對1000人進行診斷、治療,其所獲得的益處,是否比不進行診斷檢查和手術更大?可以用一個決策樹(圖6-4)進行分析比較。
從以上決策樹可見,不作該項檢查的死亡者為12例,均為胰腺癌病人。用該項檢查手術后死亡12.5人,其中有5例為非胰腺癌病人。而且新的檢查使44例非胰腺癌患者的胰腺功能因手術而可能受到損害。因此這項檢查對病人是弊大于利,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