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藥學理論 > 中國中藥 > 正文:入地蜈蚣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學成分查詢
    

入地蜈蚣

  
別名 倒地蜈蚣、蜈蚣草、倒麒麟、地蜈蚣、過路蜈蚣、過路鵝江、假七葉一枝花、七葉一枝槍、水蜈蚣
漢語拼音 ru di wu gong
英文名 Rhizome of Ceylan Helminthostachys
藥材基原 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的根莖或全草。
動植物形態(tài) 七指蕨,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橫走,外面紫紅色,內(nèi)面白色,有多數(shù)肉質(zhì)粗根,形似蜈蚣。葉柄長20-30cm,棕褐色;營養(yǎng)葉呈掌狀鳥足形,草質(zhì),無毛,通常3出,長15-25cm,寬20-25cm,基部羽片有短柄,長0.5-0.8cm,2叉分,中央羽片3叉分或羽片分裂,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長8-14cm,寬2-3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波浪形的小鋸齒或近全緣,主脈明顯隆起,葉脈分離,1-2次分叉。孢子囊穗單生,從葉片基部中間長出,梗長7-9cm,棕褐色,穗長8-12cm,青綠色;孢子囊球形無柄,幾枚聚生于囊托上,頂端有不齊的雞冠狀突起;孢子卵形,平滑。
資源分布 分布云南、廣西、海南、臺灣等地。
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濕潤疏林下或溝邊濕地。
藥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儲藏 夏、秋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鑒定
中藥化學成分 根含豆甾醇(stigmasterol),巖蕨甾醇(fucosterol),衛(wèi)矛醇(dulcitol),還含入地蜈蚣素(ugonin)A、B、C、D。
理化性質(zhì)
中藥化學鑒定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劑型
中藥制藥工藝
藥理作用
藥理學
藥代動力學
毒理學
藥物配伍
藥性 苦;甘;涼
歸經(jīng) 肺;肝經(jīng)
功效 清肺化痰;散瘀解毒
功效分類 清熱藥;止痛藥
主治 癆熱咳嗽;咽痛;跌打腫痛;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用藥禁忌
不良反應及治療
選方 治跌打內(nèi)傷,散瘀止痛:入地蜈蚣童便浸四十九日,洗凈曬干,研末。每服六分,酒或開水送下。(《廣西藥植圖志》)
臨床運用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圖志》:清熱,化痰。治癆熱咳嗽及跌打內(nèi)傷。2.《廣西藥植名錄》:止咳,去瘀生新,鎮(zhèn)痛。治痢疾肺炎,蛇傷。
考證 出自《廣西藥植圖志》
藥物應用鑒別
藥典收錄
藥材拉丁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L.) Hook.[Botrychium zeylanicum L.;Osmunda zeylanica L.]
科屬分類 七指蕨科
出處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