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水澤蘭、冷水草 |
漢語拼音 | bo zhu c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茜草科植物薄柱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薄柱草 小草本。莖柔弱,長5-10cm,稍匍匐,節(jié)上生根。葉對生;托葉三角形,基部寬,與葉柄合生,先端長尖;葉片披針狀長圓形,長7-16mm,先端短尖或稍銳尖,基部楔尖,兩面有微小的粃鱗,側(cè)脈2-3對,不明顯;紙質(zhì);ㄐ。睆2-3mm,單個頂生;無;蚓邩O短的梗;總苞小,杯狀,具兩尖頭;萼檐截平;花冠輻狀,4裂,裂片長圓形,鈍;雄蕊4,著生于花冠基部,長伸出;子房2室,每室有1枚胚珠。核果直徑約2mm,紫黑色;ㄆ谇锛尽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溪邊或河旁巖石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收全草,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燒傷;燙傷;感冒咳嗽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草搗汁涂;或干葉研末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Nertera sinensis HemsL |
科屬分類 | 茜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